• 洞见丨媒体驳斥载人航天劳民伤财:支撑国家崛起 也让百姓受益
    09-25 07:55: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U445P4T8D8339175F107DT20170925060235.jpg

     “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2016年4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首个“中国航天日”座谈会上,在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带领下,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和执行过神舟系列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共9人面对国旗重温入队誓词。(资料图片)

    中国青年报消息,天舟一号离轨后的最终烧毁就像是一个隐喻: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背后,往往都伴随着艰辛付出,甚至是牺牲。

    9月22日,作为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太空“服役”5个月后,受控离开预定轨道,轨道高度不断下降,最后进入大气层烧毁。至此,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二步飞行任务及拓展应用全部完成。中国正式迈进“空间站时代”。

    此前一天,也就是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其25周年的生日,该工程于1992年立项实施,因此得来了一个代号“921工程”。25年来,人们最容易记住的可能是几个名字:中国飞向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中国太空出舱第一人翟志刚、三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第一位飞天女航天员刘洋等等。再有的就是神舟、天宫、天舟这些飞行器的名字。至于其他的,就像天舟一号进入大气层后烧毁落下的灰烬,有的甚至都不为人所知晓。

    但对载人航天工程来说,这25年里的每一丝灰烬都至关重要。正如阿姆斯特朗登月后说的,“个人一小步,却是人类一大步”,载人航天每一次任务的成功,甚至是航天员在轨工作的每个“首次”,都意味着国家在某个或者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背后则是众多核心技术“首次实现”和“国产化”的支撑,以及成千上万航天人的心血,而他们往往没有留下名字。

    刚刚过去的5年也是如此:神舟十号应用性首飞、长征七号新型火箭首飞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稳定运行、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中期驻留、天舟一号推进剂顺利补加……这一个个让外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各种“号”,却让中国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离自己的空间站“天宫”越来越近。

    太空之上的“俱乐部”曾拒绝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想自己搞空间站?

    经过25年的磨砺和洗礼,如今的载人航天已经成为助力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地位的一张重要名片,也同样是无数海外华人为祖国骄傲的一个象征性符号。

    然而稍加梳理便会发现,当年,尤其是刚起步那些年,对中国载人航天来说,不管是技术,还是对外合作的局面一度不容乐观。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开局起步之际,便在“三步走”战略中明确提出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但在当时,国内外舆论质疑之声有之、诋毁之声有之、讥讽之声也有之——

    时至今日,除美俄,还没有哪个国家独立建造出空间站,即便“一超独大”的美国也难以独力支撑空间站的运营。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想搞空间站?

    中国就这样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俱乐部”之外。太空之上这个由16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有一长串的参与国名单,其中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却没有中国。

    但对中国人来说,自古有“夸父追日”“万户飞天”“嫦娥奔月”这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无不让人对地球之外的世界心驰神往;近代则有美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先例,泱泱华夏如何就自甘落后?

    现实倒逼中国坚定走上独立发展之路。

    尽管,这条路并不容易。2003年10月,我国决定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就在这一年,世界航天界一片阴霾——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返回地面前16分钟突然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5月4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发生故障, 3名航天员受伤!

    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平台上发生爆炸, 21名航天同行当场遇难,20多人受伤!

    灾祸触目惊心!回到那个历史节点,身处其中的航天人似乎只能逆着“天命”,硬着头皮上。一场以“百问不倒、百查不厌、百想不烦”为主题的质量整风运动悄然展开。

    就在发射前的第3次火箭总检查中,模拟飞行程序进行到第158秒时,有一个反映火箭舱体内的温度参数,突然发生跳变。

    整整一天,技术人员反复回放记盘数据。如果飞行中出现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使逃逸飞行器启动造成误逃,而一次误逃就意味着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失败——后来所谓“开门红”的成功历史就要被改写。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长征2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西北大漠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拔地而起。

    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的飞天梦实现了。“载人航天”也成了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国航天人送给祖国母亲的又一个“金字招牌”。后来,则有“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纷至沓来。

    高密度任务带来的错觉:航天人喜欢谈成功,却避讳失败?

    在过去25年里,航天人不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给人们奉上一个又一个的太空大戏: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从快速交会对接到太空加油……

    一个有必要再重复的大背景就是,这一切都是在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禁运和质疑冷嘲下进行的。而且,中国航天人仅仅花了20多年,就一举跨越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也因此有了一个新名词:中国航天速度。

    以2016年为例,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沉寂”了3年的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拉开了大幕。此时,整个工程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任务周期,过去几年一次任务,如今不到一年内要连续执行4次任务——

    6月22日,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消息一经公布,游客纷纷涌向海南,淡季的文昌机票一时间“洛阳纸贵”。3天后即6月25日,长征七号在烈焰中腾空而起,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海滨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首次启用。

    “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官方消息甫一发布,很快引发热议,“宣布发射时间精确到分,充分彰显中国航天的自信。”这一年的中秋月夜,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2时04分精准发射、成功入轨,彼时中国人正望着月亮、品着月饼。

    同样是这个9月,世界航天却是密布阴霾,美国猎鹰9号火箭在发射台爆炸,国内某型火箭发射前也遭遇挫折。而此刻,神舟十一号发射已进入临战阶段——这可是要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飞船,不容一丝的失误!

    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11月18日13时59分,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遨游太空33天的景海鹏、陈冬安全回到地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且刷新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至此,中国先后把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成功率100%。中国载人航天流传的“十次发射,十次成功”“十战十捷,十全十美”的美谈,被再次刷新了。

    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成功;22日,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迎来太空“快递小哥”的访问;27日,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加油”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的国家。

    短短一年里,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4次重大任务密集执行,发射密度之高、试验任务之重、前后跨度之长、风险挑战之大,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前所未有。

    然而,这种按照任务计划努力来的“频频发射,频频成功”,却给不少人带来一种错觉,即航天人喜欢谈成功,却避讳失败。实则不然。

    借用更大的历史尺度来看,从600多年前,中华飞天始祖万户踏上慷慨悲壮的飞天之旅开始,航天人就明白,这是一项不断挑战极限、不断挑战不可能的伟大事业;也因如此,他们对成败之间的辩证关系,可能有着比他人更加深刻独到的理解——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下次任务永远不会是上次任务的简单重复”“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这些话并非哪个设计师憋在实验室“炮制”出来的,而都是一次次教训后总结的“金句”。换言之,每一句话背后都蕴含着刻骨铭心的“失败”故事。

    成败系于毫发。载人航天,因为“载着人”,必须“严而更严、慎而更慎、细而更细、实而更实”。

    在3次飞天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心中,飞天要不留遗憾:“航天员不能当‘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止。”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赵彦勋 摄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赵彦勋 摄

    航天究竟是投入大产出小的 “劳民伤财”,还是利在千秋的百年大计?

    对于门外汉,航天似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发射,发射完了,也就完了;但对于中国载人航天,每一次发射之间都有其内在逻辑。

    以刚刚受控离轨的天舟一号为例,虽然不同于人们熟悉的神舟载人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却是整个空间站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可以称作载人飞船阶段,主要任务是研制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到太空,开展空间应用实验并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第一步战略任务目标。

    接下来是第二步。这一阶段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和出舱技术,成功对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进行了验证。半年前,第二步还剩下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天舟一号的飞行任务。

    要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站,“人(航天员)”和“空间站”是两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空间站要运行,航天员要工作、生活,空间站运转所需的燃料即推进剂,以及人员相应的工作、生活物资都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运输工具,负责运输货物补给并为空间站“加油”——这个重要使命就由货运飞船承担。

    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已经有了人员往返天地的工具,即载人飞船;能够实现航天器间的交会对接;能够保证航天员在太空工作一段时间,即1个月左右;甚至可以完成人员出舱活动——所有这些都是第三步建设空间站的基础。换言之,第一步、第二步是准备。

    如今,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天舟一号任务的全部完成,就意味着我国具备了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是确保未来我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前提。

    这样的逻辑却不是每一个普通民众,甚至也并非所有航天人都了然于心的。过去,曾经有人质疑载人航天投入大、产出小,甚至诋毁说“这是劳民伤财”。

    而作为百年大计、千年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高铁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一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可能“春天刚种树、秋天就挂果”。而急功近利,只会一事无成,甚至会酿出祸端。

    事实上,通过20多年的“育苗”“种树”,随着“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接近尾声,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也就是说“大树”该结“果子”了。

    这其中既有顶天的也有立地的。顶天,堪称托举民族复兴、支撑国家崛起、助力内政外交;立地,则和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载人航天看似“高冷”的外表之内,有一颗“接地气”的心。

    2013年6月20日10时,一场电视直播刷新央视收视纪录,这场直播既不是世界杯、也不是奥运会,而是一堂来自太空的科普课。

    科普课的主角正是承担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她担当起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外的太空,做起水膜实验、单摆运动、陀螺运动等试验。

    全国6000多万名中小学生,则通过电视镜头看着这位“航天员姐姐”的一举一动。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

    严格来讲,王亚平上课的天宫一号还只是目标飞行器,“孪生兄弟”天宫二号才是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太空中特有的微重力环境是地面难以实现的,这是大国竞相抢占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天宫二号入轨以来,先后进行6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这其中,我国研制的世界首台空间冷原子钟达到1016秒量级的超高精度,约3000万年才会产生1秒误差,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提高卫星导航精度;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等成果转化应用后,将大幅提高天气预报和大气海洋环境观测水平,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准确的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服务。

    而天舟一号上安排的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研究等科学实验项目,成果可以应用于干细胞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人类生殖以及骨质流失的预防和干预等方面。

    可谓是航天人搭台、科学家唱戏、老百姓受益。

    中国载人航天对世界是威胁,还是福音?

    载人航天的“红利”,不仅限于搭载项目本身。作为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活动,载人航天工程涵盖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工程技术。可以说,这就是国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统计,该工程全线取得近千项国家级发明专利,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发展,有2000多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投入产出比在1∶10到1∶12之间。

    或许有的人还不知道,脱水蔬菜、果珍等生活用品,都曾是为航天员量身定制。而如今,载人航天环控生保技术已经应用于煤矿事故救援,航天医学研究成果用于治疗老年人骨密度降低等疾病,来自太空育种的蔬菜瓜果有的也已进入寻常人家的餐桌。

    于国内如此,于国际亦然。

    按计划,2022年前后中国空间站将建造完毕,届时,国际空间站可能到龄退役,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中国空间站可能是太空之中的“独一家”。

    一些国家纷纷伸来合作的“橄榄枝”,这其中不乏一些航天强国。

    比如,与俄罗斯,中国建立中俄载人航天合作联委会机制;与欧空局、意大利,中国签订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合作框架协议。与欧空局成员国家共同研制世界首台高灵敏度伽玛暴偏振探测仪,由天宫二号搭载进入太空;与法国在神舟十一号上联合开展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等等。

    这其中有个细节鲜为人知:2016年10月24日,航天员景海鹏正在执行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恰逢他50岁的生日,当时他在太空上所享用的蛋糕,正是由欧空局提供的。不久后,在国际空间站上,欧洲航天员托马·佩斯凯也吃上了来自中国的太空美食。

    中外在航天领域合作之深入,情感交流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这些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成果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不仅会造福中国人民,对全世界更多的是福音,而非威胁。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空间站的最终建成。也因此我们更期待下一个5年:那时,我们就将迎来那个属于空间站计划建成的日子。

    (原标题:逐梦天宫需回答四个疑问——写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5周年之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