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消息,日前,澎湃新闻接获读者爆料,河北大学一助教2012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涉嫌抄袭河北大学图书馆一工作人员与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老师2011年合作发表的学术论文。
随后,澎湃新闻从中国知网获取了上述两篇论文,分别是时任河北大学助教的王冠华发表在《电影文学》2012年第14期的题为《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论贾樟柯的电影创作》的论文(以下简称“王冠华论文”),和河北师范大学老师李琳与河北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李晓君合作发表在《电影评介》2011年第17期、题目同样为《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论贾樟柯的电影创作》的论文(以下简称“李琳论文”)。
澎湃新闻从中国知网获取了两篇相关论文
从时间上来看,王冠华论文于2012年7月发表在《电影文学》杂志;李琳论文的发表日期是2011年9月,李琳论文的发表时间比王冠华论文早了10个月。
澎湃新闻对比发现,两篇论文均围绕贾樟柯电影的主题展开研究分析,王冠华论文在与李琳论文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小标题,到每一个段落内容,都有高度雷同,疑似抄袭李琳论文。
12月20日,李琳和李晓君均告诉澎湃新闻,此前他们对论文被抄袭一事并不知情。李琳还自行对两篇论文进行了初步比对,同样发现两篇论文大面积雷同的情况。
随后,《电影文学》杂志社回复澎湃新闻称,“学术不端平台重新检测,我们确认‘王冠华论文’确系抄袭《电影评价》2011年9月发表的署名李琳、李晓君的《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论贾樟柯的电影创作》一文,学术不端检测相似度为62.5%。”
经《电影文学》杂志编委会研究决定,给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马上发函,将王冠华论文从各大数据库尽快撤稿;给作者本人发函,要求作者就抄袭一事对杂志社做出书面说明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12月21日,王冠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还坚称,她在《电影文学》杂志发表的论文没有抄袭。她解释说,“因为文学的东西很多地方都是很相似的,可能观点什么的差不多,但是这也不能认定抄袭。”
王冠华表示将与《电影文学》杂志社进行进一步沟通。
题目关键词完全一致、摘要部分雷同
双方的论文题目都是《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论贾樟柯的电影创作》,一字不差。而在关键词方面,李琳论文关键词为“贾樟柯 纪实 城市 存在”;王冠华论文的关键词为“纪实;城市;存在;贾樟柯”——四个词完全一致,只是顺序略有不同。
在摘要方面,李琳论文是这样写的:“贾樟柯的电影极具纪实风格的美学气息,他用摄影机捕捉着被银幕遗忘的时空,保持着对平民阶层的一贯关注,揭露出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城市的异化和人的艰难存在的主题,他坚持‘电影让我们冲破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去关注更多的人群。电影创作不可以“去理想”,如果为了娱乐而放弃思想,终有一天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个人,都将承受泛娱乐化的后果,在这些重要的观念上,我不能迁就观众。’贾樟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李琳论文摘要
而王冠华论文写道:“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一直受人们关注。贾樟柯的电影极具纪实风格的美学气息,他用摄影机捕捉着被银幕遗忘的时空,保持着对平民阶层的一贯关注,揭露出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城市的异化和人的艰难存在的主题。本文正是基于此,对贾樟柯迄今为止执导的六部故事片作一番扫描,贾樟柯影片中富有想象力的影像表达,正确而现实地描绘出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城市的异化和人的艰难存在的主题,再一次让我们回顾他的电影创作,初步揭示其影片特质和意义所在。”
王冠华论文摘要
其中“贾樟柯的电影极具纪实风格的美学气息,他用摄影机捕捉着被银幕遗忘的时空,保持着对平民阶层的一贯关注,揭露出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城市的异化和人的艰难存在的主题”一句,完全一致。
到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两篇论文几乎完全一致。李琳论文的参考文献包括“(1)贾樟柯:《导演的话》,《贾樟柯电影———故乡三部曲之〈小武〉》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 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2)郝建、贾樟柯《贾樟柯关于《小武》的一次聊天》,2005年2月1日(3)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冠华论文也引用了三篇一模一样的文献,包括引用的页码,完全一样。但王冠华论文没有标注借鉴李琳论文。
文章结构一致、遣词用句高度相似
在文章开始的导语部分,王冠华论文也与李琳论文极度相似。
李琳论文的导语是: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据第30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公布,在将于2011年10月14日——24日举行的电影节上,除了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获选为开幕影片外,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当选为本届电影节“焦点影人”,电影节除将举行贾樟柯最新作品《海上传奇》的美国首映看点式以外,还将设立“向贾樟柯致敬”单元,放映贾樟柯的成名作《小武》和短片代表作《河上的爱情》,以向贾樟柯近十年来杰出的艺术成就致敬。贾樟柯影片中富有想象力的影像表达,正确而现实地描绘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城市的异化和人的艰难存在的主题,再一次让我们回顾他的电影创作。
王冠华论文的导语是: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据第 30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公布,在于2011年10月14日~24日举行的电影节上,除了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获选为开幕影片外,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当选为本届电影节 “焦点影人”,电影节除将举行贾樟柯最新作品《海上传奇》的美国首映看点式以外,还设立“向贾樟柯致敬”单元,放映贾樟柯的成名作《小武》和短片代表作《河上的爱情》,以向贾樟柯近十年来杰出的艺术成就致敬。贾樟柯影片中富有想象力的影像表达,正确而现实地描绘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城市的异化和人的艰难存在的主题,再一次让我们回顾他的电影创作。
上述两段对比发现,两段内容几乎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一、王冠华论文对于电影节时间的描述是“在于”,而李琳论文写的是“在将于”,二、对于“向贾樟柯致敬”单元,王冠华论文写为“设立”,李琳论文用词为“将设立”。原因是李琳、李晓君写作的时候,电影节还未开始,一切对于该电影节的描述都是将来时态。
在论文结构上,两篇论文都分为三部分,且每一部分的标题都完全雷同。
李琳论文将论文分为“无奈与茫然———从《小武》到《世界》、反省与思考——《三峡好人》、伤逝与颠覆——《二十四城记》”三大部分,从四部作品着手,分析贾樟柯电影中社会城市的异化和人的艰难存在的主题。王冠华论文同样将正文分为“无奈与茫然———从《小武》到《世界》、反省与思考——《三峡好人》、伤逝与颠覆——《二十四城记》”三大部分,标题中的文字乃至标点都完全一致。
不仅结构完全一致,王冠华论文在正文内容的多数段落与李琳论文保持了极高的相似度。
譬如第一部分,“无奈与茫然———从《小武》到《世界》”一节第一段中,李琳论文做了一个简短的结论来概括贾樟柯早期作品特点。论文写道:“贾樟柯电影非常可贵地运用了平等、朴素的写实视角表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底层被忽略和被遮蔽的生活,他将关注的目光伸向了‘沉默的大多数’,透过其影像中的芸芸众生,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中国人,真实的语言和真实的生存状态,面对社会的进步,早期在贾樟柯的影片中被表达为无奈与茫然。”
王冠华论文则写道:“贾樟柯的电影注重了‘沉默的大多数’,以平等、朴素的写实手法来表现当代中国社会底层被忽略和被遮掩的生活,我们以实际的触角感受到了真实的中国人的真实语言和真实的生存状态,面对社会的进步,早期在贾樟柯的影片中被表达为无奈与茫然。”
对比来看,上述两段语句顺序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平等、朴素的写实手法(视角)”、“沉默的大多数”、“中国社会底层被忽略和被遮掩的生活”、“真实的中国人的真实语言和真实的生存状态”、以及“无奈与茫然”等关键词语和论点是一致的,整段文字也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此外,在第二部分第一段,李琳论文介绍《三峡好人》时是这样说的:“贾樟柯的电影中的人物都居于社会的底层,影片真诚记录了这些人物的生存状态,让他们走出被遮蔽的角落,走进了观众的视线,观众也由此听到了长久以来被主流话语淹没的个体的声音,看到了他们的苦闷和迷惘。《三峡好人》(2006年)则明显不同,每个人都在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婚姻生活,反思自己想要什么,必须舍弃什么。他们的这种反思姿态使他们处于行动之中,这也是他们能够来到三峡坝区,演绎一段故事的原因。”
王冠华论文同样做出了解释:“贾樟柯的电影都以记录居住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为主要线索,研究变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向真正的社会公众去表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去倾听那些逐渐被主流话语淹没的声音,给了他们一次真正面对社会的机会。《三峡好人》( 2006) 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表现电影的主题,通过反省自己的婚姻、自己想要什么、舍弃什么。正是他的这种反思才有了他到三峡坝区,有了以后的故事。”
上述两段对比发现,两篇论文话语的逻辑相似性、关键词语的重复度很高。
如果说两篇论文的前两部分高度雷同的话,两篇论文在第三部分则出现了一字不差、完全一致的情况。
被抄袭者不知情
发表李琳论文的《电影评介》杂志是由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半月刊,属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发表王冠华论文的《电影文学》杂志是由长影集团主办的半月刊,也属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2月20日,李琳和李晓君均告诉澎湃新闻,他们对论文被抄袭一事并不知情。李琳还自行对两篇论文进行了初步比对,同样发现两篇论文大面积雷同的情况。
12月20日下午,《电影文学》杂志社回复澎湃新闻称,“学术不端平台重新检测,我们确认‘王文’确系抄袭《电影评价》2011年9月发表的署名李琳、李晓君的《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论贾樟柯的电影创作》一文,学术不端检测相似度为62.5%。”
《电影文学》杂志社解释说,《电影文学》从2015年1月正式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及投稿系统。2014年前的投稿,均为邮箱投稿,当时该杂志对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系统尚处在试用阶段,检测手段不够先进,检测经验尚且不足,致使王冠华论文得以发表。
经《电影文学》杂志编委会研究决定:给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马上发函,将王冠华论文从各大数据库尽快撤稿;给作者本人发函,要求作者就抄袭一事对杂志社做出书面说明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王冠华论文的“作者简介”显示,王冠华出生于1982年,女,河北曲阳人,河北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及应用语言学。澎湃新闻从河北大学医学部多名工作人员处证实,王冠华目前在河北大学医学部工作,但不确定其目前的职称。
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他们之前并未收到有关王冠华论文抄袭的举报,也并未对此事做出过处理。
根据《河北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学术不端行为情节较轻者,给予批评教育;学术不端行为情节较重和严重者,给予以下处分: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等行政处分;党员或党员干部可予以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撤销因学术不端行为而获得的荣誉和利益。
原标题:河北大学一教师论文确系抄袭被撤稿,当事人:文学都是相似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