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3万元一件的阿玛尼风衣竟然质量不合格 | 留学生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01-28 21:37:48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高价格=高质量?】

3万元一件的阿玛尼风衣 竟然质量不合格!工商局称并非个例!

央视网消息,1月26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对服装的抽查结果,130个批次的轻奢纺织品中,有23个批次被检出存在质量问题,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不合格检出率为17.7%。这些轻奢纺织品多为国际知名品牌,有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 、博柏利(Burberry) 、艾绰(ETRO)、纪梵希(GIVENCHY)、麦丝玛拉(MaxMara)等。    

上海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诸张赢介绍,抽检的商品中,价格最高的达到3万多元。130个批次的商品,平均价格在6000元左右。其中,乔治阿玛尼的一个风衣,价格为35500元,最终被检出纤维含量不合格。

记者从上海市工商局了解到,这次抽查的服装销售企业有54家,抽取样品130批次,所有样品均来自品牌专卖店或大型商场等传统主流流通渠道。    

售价动辄几千甚至几万元一件的服装,许多消费者心目中的高档知名品牌,检测质量却不合格,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市工商局组织的这次抽查中,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主要为起毛起球和纤维含量不合格    

所谓轻奢纺织品,是指由顶尖设计师原创设计,用高品质面料工艺做成的产品。轻奢与奢侈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价格,定位为中高档,不会像奢侈品那样昂贵。价格如此不菲的轻奢服装,却有近两成样品质量不合格,那么,这23个不合格样品,问题到底出在哪?会不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呢?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衣服穿了一段时间后起毛起球,是不少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过的烦心事,因此起毛起球性能也是考察服装质量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实验室记者看到,检测人员把从样品上剪下的布料套在橡胶试样管上,再放入专用的箱式起球仪内翻滚7200转后,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样品严重起球    

国家棉印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纱线检验部部长 朱丽娟:7200转后拿出来就看到这个起球(程度),这是原样,同原样比较,这个起球程度是很厉害的。    

经检测,华美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第二十七分公司销售的这件麦丝玛拉(MaxMara)牌针织衫等3个样品被判定为不合格。    

起毛起球影响着服装的外在感官,纤维含量则直接涉及服装的内在品质。然而在这次抽查中,纤维含量却成为问题最为集中的检测项目。    

国家棉印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陈小诚:不符合的高居榜首的就是纤维含量,它有18批次。23个不合格样品中,有多达18个纤维含量实测与企业明示不符,被判定为不合格,这也是此次抽检中不合格样品里问题最多的项目。检测人员介绍,个别品牌乱标纤维成分,是这一项目检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宣称“全棉”,实际却含有化纤成份。

标识为全棉的衣服里含有氨纶    

国家棉印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徐燕:像我手上的这块样品,就是属于这种情况。黑色针织的,它自己企标标识的是全棉的。在实测过程当中,我拆一下这个样品,就是说它这个黑色纱线是全棉的,然后我们能看到,有一根细细的白白的,它非常有弹性,这个通过目光就能基本能判断出,它是一根氨纶的弹性纤维。    

检测人员介绍,这件标签上标示面料100%全棉,实际检测却含有7%氨纶的样品,是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销售的,由深圳市森美丽服装连锁店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标价达1680元/件的吉纳(GEGINA)牌短袖T恤。除此之外,还有乔治阿玛尼(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牌风衣等17个样品,纤维含量项目被判定为不合格。

部分轻奢服装安全指标不达标    

起毛起球和纤维含量不合格,这些不会对服装的安全造成影响,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有一些服装,关键的安全技术指标也不合格。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国家强制性标准,里面规定的5个检测项目,都是为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提出的最基本技术要求。PH值是其中之一。

陈小诚:人体的皮肤是弱酸性的,那么当PH值过高,就是碱性的,或者是过低,是酸性比较强的话,会破坏弱酸性的平衡。这样致病菌就容易侵蚀进来,可能会产生搔痒、刺痛之类的感觉。    

然而记者了解到,在这次抽检中,有两个样品的PH值不符合要求。    

国家棉印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陈佳君:其中一个样品3.8,是酸性不合格,另外一个样品是9.4,碱性不合格。    

记者注意到,PH值实测为3.8酸性过强的不合格样品,是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销售的由深圳市森美丽服装连锁店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吉纳(GEGINA)牌短袖T恤;而面料PH值实际高达9.4的不合格的样品,是德希坊服饰(上海)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销售的柏翠莎佩佩(PATRIZIA PEPE)牌裙子。    

染色牢度是《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另一安全性指标,主要考察纺织品是否掉色。    

国家棉印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助理工程师 吴佳怡:色牢度是纺织品染料的一个固色程度,通俗的来讲就是染料掉不掉色。    

专业人士介绍,染色牢度指标不合格的服装,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然而在这次抽查中,博柏利(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销售的博柏利牌针织上衣等6个样品均被检测出该项指标不合格。

【父母的爱=控制?】

留学生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消息,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并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儿子的万字长信

“肆意操控”“冲突”“炫耀”…

15000余字记录着放不下的过去

1月23日晚6点30分,北京海淀区的一栋图书大厦前,王猛老远叫出了记者的名字。“我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网站上查到了你,看了照片。”这是他见面的第一句话。

他背着双肩包,包里的电脑装着他至关重要的一封信。这封足有15000余字的长信,记录着他从小学到北大,再到美国研究生毕业前后,与父母间的种种经历,以及生活工作的不顺利等等。行文间,言辞激烈。

见到记者后,我们走进大厦后的一个糕点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他拿出电脑,打开了这封长信。对话全程,他的目光很少离开电脑,“要说的话都在信里写了”。很显然,相对于直面交谈,他更善于文字表达,超出文稿外的内容,则常常需要思索许久,话语也十分简短。他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他认为,这正与父母有关。他的文字里,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他说,“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

这封长信,他于近日完成,也前后发给了多个朋友——不过二三十个人,更多的是一些同学。他希望给这些已是或即将为人父母的同学一些参考,说说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另一方面,他也想给自己找到答案——在伤害已经发生后,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被控制的爱:单纯环境限制了社交能力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王猛直着眼睛,说完话紧咬嘴唇,“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那时,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王猛没按要求着装。“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在穿衣的事情上,这不是孤例。王猛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王猛是大院子弟,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这个院子里,“包括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

王猛介绍,五六年级时,自己对奥数很有感觉,而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自己去,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中时,王猛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此后多次争取也均遭到家人拒绝。尽管后来考上北大,但王猛认为,正是这一封闭单纯的环境让自己的社交能力从小就受到了影响,与一些同学的难以相处也让他对人际交往不再期盼。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王猛说,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情感的孤儿:向父母求助从未得到支持

在王猛看来,家人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虑之列。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这种不支持从小就有。”王猛说,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的取笑,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又一次遭到了亲戚的取笑,且不止一次,“但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不以为然。”

发生在大学前的一次旅行,让王猛至今难以接受。大学前,自己“被迫”参加父母“邀请”的一次毕业旅行。旅行团由单位里的几家人组成,带团的是一名年轻导游。“一路上,母亲都在不停讲述者我如何优秀和培养我的体验,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她的表情却是愁眉苦脸。”

最为突然的事情发生在当天晚上。导游在安排住宿时,当着全团二三十个人的面提出“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王猛瞬间僵住,“我不知所措,什么也没有说。”父母也没有搭话。

回到房间后,王猛才不平地问父母导游为什么这么说,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阵教育责骂,“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但实际上,我需要的是他们的一个反应,哪怕哈哈一笑呢?”王猛说,“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而在上学择校的问题上,同样有类似遭遇。王猛称,在大院学校上高中时,一次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也遭到了父亲的打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高二时,再向父母反映学校的处境,提出想跟校方谈谈时,父亲依然没有支持,而是说“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决裂:拉黑父母,“他们本有很多的机会”

2005年春节成了王猛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当时,王猛即将大学毕业,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王猛介绍,因为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嘲笑,加上大学几年本就因为动手能力原因显得被动,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之后,自然少不了一场争吵。

自那以后,王猛便没在家过春节。2018年春节,他也依然没有回家的想法。毕业后,在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出国读研。

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随后就给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他。在与家人的通信中,王猛讲述了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并列举出其为人的诸多问题,“信有4000多字,至少在我看来是证据严密的,让他们明白我跟这人的关系。”

回信一天后就来了。“尽管承认我的愤怒是真实的,但却称‘绝交未免太狭隘无理了’,且依然要求我学会跟有问题的人交往。”王猛无法接受父亲的回信,“父母的反应仍然不以为然,并不顾我的感受。”

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接着,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这一步,充满无奈,“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

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还是“例行公事”——更换过期身份证。那是2015年春天,整个行程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个小时,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这还是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否则,连10分钟也没有。

救赎:性格弱点突显,赴美申请心理学研究生

北大毕业后,王猛进入一家做生物工程科学实验的研究机构上班,说起来跟专业再符合不过,但王猛并没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绩效评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离开。”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事实上,王猛已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并强烈认为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也曾想过到心里咨询机构就诊,但当时国内心理学科以及心理咨询机构并不成熟,这也让他的心理问题无法提早得到解决。他决定为自己冒一次险,同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决定转换专业,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

他希望心理学能够帮他弄清楚自身遭遇的问题,与过去抗争,也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专业,“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救赎之路并非一路坦途。在美国,王猛曾有一段时间不由自主的会想起从前沮丧的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他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这是他第一次做咨询,他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而这些问题也印证了自己对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猜想。报告出来后,王猛给父母寄回一份,但父母依旧不以为然,“即便后来承认事实,一有机会就把责任推给我。”

研究生毕业后,王猛回了国,仅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知道自己的去向。回国后,在经历了几份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最终在一所高校做起了心理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主要是一些心理基础学科,比如一些孩子的记忆、情感、知识的唤醒,让他们能够分析问题,解决自身遇到的一些问题。”

至今,王猛的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做着什么工作,最多的信息莫过于“在北京”。但身边人问及王猛为何每年春节都不在家时,母亲的回答则一直是“人在美国,没时间回家”。

2017年国庆,王猛收到父亲的邮件,邮件中,家人转变了语气,希望聊一些王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你喜欢什么就聊什么”,王猛没有多说,只冷冷地回了一句“我喜欢的话题有人聊”。

父母搞不懂

儿子为何老揪着过去不放

一步步走到今天,到底是谁的错?

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一开始老王(化名)没觉得有啥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但老王觉得,这算是什么最后通牒啊?“既然是通牒,你总该提出条件吧,总该是不能达到什么条件才会怎么怎么吧!”老王没想到,这不像“通牒”的通牒,真成了儿子与家最后的告别。老俩口搞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搞不懂的或许不止老俩口。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似乎最应该引起重视——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生活无忧,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

春节:母亲只能谎称儿子在美国“忙”

这些年来,无论儿子能否收到,母亲老刘(化名)都会在春节前给儿子发去短信,询问其是否回家过春节。结果如预想一样,大部分信息几乎都没有回应。仅有的两次回复还是在几年前,而回复也极为简洁,“有事,不回”和“不”。

前些年,还有些不适应,但近几年,老俩口似乎已慢慢习惯了。“不然呢?我们除了被动的接受还能怎么办?他电话拉黑了,短信不回,也没有什么微信。”

“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不方便也没多少时间。”老刘觉得这样回答是在为儿子撑面子,“不然说他和父母决裂了,不回来了?”

王猛曾埋怨,说母亲用怪异的情绪来炫耀自己的种种经历,但老刘认为,“我能怎么说,别人要问,我说什么,说儿子不行吗?”

“我们在期待一个契机,给他时间和空间。”老俩口内心期待着儿子的回归,希望与儿子重新建立起亲密联系,他们认为在关系的重建上,主动权仍在儿子那边,家的大门永远打开,“你走近,我不会反手推开你”。

而自己能做的,只有给足儿子时间。

但在儿子王猛眼里,目前似乎并没有重建的基础,“已经没法信任他们了,那么多次机会都那样了,能相信突然地改变吗?”

“可父母就你一个孩子,把你抚养大,送进了令众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就这样决裂,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吗?”红星新闻记者反问。

“那是他们自作自受。”王猛回答得很干脆。

疑问:明明“正常的”孩子,咋就这样了?

饭桌上,老刘多次重复着一句话,“搞不懂他是啥原因”。

可儿子12年不回家过春节,彻底决裂也已6年,身为父母难道真的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吗?

在两人看来,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有一次还主动用别人的电话给我们打电话,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在老刘看来,儿子这些举动都跟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再正常不过。

“即便是他没有回家过春节的前几年,2008年家里地震,他拿到去往美国的offer,还是从家里启程的,到那边还主动给家里说自己的情况。”父亲老王说,从种种表现来看,都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老王认为,在美国做了心理咨询后,加上和“老朋友”的相处不愉快,他就开始不和家里联系了。“这是一个转折事件,总认为我们给他推荐的人不行,是要控制他,也总认为先前的一些其他人比如他的大姨二姨等都是不能交往了,但你不交往就不交往吧,礼节还是要一些吧,他们反正也不会完全进入你的生活。”老王说。

“国内就不说了,国外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介绍一个朋友,在必要时候也好有个照管,我们错了吗?这是要控制他吗?”母亲老刘说,“同时,我们也不了解你的学科,也不了解对方是不是专业的人,你不认同,觉得对方在帮助你的过程中有错,你自己改过来不就好了吗?”

老俩口还是没搞懂儿子到底怎么了。

掌控?人生一半都在外边,“问题出在后面啊”

会不会真如儿子所言,是父母从小的掌控和过度保护导致的呢?

这一点上,母亲老刘似乎也不认同。“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老刘也承认,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我们单位是讲政治的,那时候就有一个警示片,里面讲一个儿子犯错后,在生命最后时刻都在埋怨他父母为什么不能多告诉他一些‘不’字,哪些是不能做的。我可能也更多的是在这些方面给他说了一些不,收得紧了些。”

对于王猛提及的上学问题,以及父母按照个人喜好决定其衣着,老王说,“当时,学校外边经常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抽烟,有时候还打架,我们大院内就单纯得多。”另外,上学无论在哪里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在选择衣服上,老王则称父母的确会帮其做选择,“但也不是所有”。

小白(化名)是王猛的初高中同学,在小白看来,王猛父母的确在对王猛的保护上有些过度了。小白介绍,当时王猛上学到回家实际上仅有几分钟的距离,不过,但凡下雨天,在下晚自习前,王猛的父母都会出现在教室的后门,“手上必备的就是一把雨伞和一双雨靴,连续几年都是这样。”

寻因反思

总以大原则要求他

却忽略了儿子的“不一样”

最近,老王仔细地分析了儿子与家人断绝关系前后的几次转折点,他得出结论,儿子强烈的情绪爆发点往往都在其经历不顺的时候。他认为,儿子本身的性格内向且带着些软弱,在抗挫折能力上是不行的。

“他是状元,到了北大肯定会有比他更好的人,在大学的后期出现情绪异常。之后毕业工作,一开始是很用力的,但后续遭遇不顺,又一次出现了情绪问题。再往后,到美国上研究生,出国时还有很高的目标,前期也还觉得语言很顺利,但后续在专业上出现了无法集中精力,学业出现困难时,也就开始认为是周边的人有问题,同时在看了心理医生后,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上,迁怒于家人。”老王说。

这一点上,小白有同样的观点。“他是当年的理科状元,上了当年北大最好的生物专业,从来都是班级里数一数二的学生,但一直孤僻,不善言语,他抗挫折的能力要差一些。另外,因为从小就在大院里,衣食住行基本都不用操心,在社交能力方面,以及应对外界社会的适应能力上也自然差一些。”小白认为,即便王猛不出国,在国内也终有一天会出现挫折,而他一样可能难以适应。

在王猛的中学老师张老师看来,王猛内向,但有上进心,喜欢跟自己较劲,比如在体能方面,如果班级里其他同学比他好,他也非要去锻炼提升,“之前他有顺拐(走路同手同脚)的问题,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硬是要练回来。”但其在班级里孤立少言的状态也让张老师担心,怕王猛太过压抑出现心理问题,这是有原因的,“大院里,交流有缺陷,交际能力比外边要差一些,说得好听点是单纯,但对外界了解得少,还是会影响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将王猛的万字长信转给了老王一份,希望他能清楚儿子对过往真实的思考和想法。看完信的老王没有说太多感受,“还是以前说的那些事”,他依然认为儿子太放不下。

毕竟儿子远离这么多年,老王其实也有自己的反思。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他也开始回顾自身是否也存在问题:说不上太多,但他觉得曾在处理儿子的“求助”上的确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好比那次他耿耿于怀的旅行,如果当时真的站在他的角度,或者在现场对导游的话有所回应,他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老王说,“再比如,他不喜欢的大姨、无法沟通的美国‘老朋友’,或许并没有必要硬要求他一定要联系,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或者给出策略和办法,让他自由选择要好得多,而不是帮他做决定。”

老王说,儿子是“不一样”的,“但过去,自己却偏偏在任何事情中都一律以大原则来要求他,对任何人都应与人为善,却忽略了凡事都有不同。”

这些年,老俩口搬了四次家,老刘丢掉了所有与自己大学相关的书籍或笔记,对于那个年代的她来讲,这些东西意义非凡,“我都是孩子三岁了才去上的大学,他爸更晚一些”,但惟独没有丢弃的是,王猛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在家里放着。

“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老刘说。

【煲鸡汤】

不要小看你身边,任何一个有计划的人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消息

1

前几天和表妹聊天,得知她找工作遇到了点麻烦。她之前投简历给好几家广告公司,发现他们对应届生的要求都是至少要有一年工作经验,尤其一些国际级的广告公司,条件更是高得吓人。

她的很多同学,在大三时,要么已经在外边的大公司实习,要么考了商务英语,不少人都能写出漂亮的简历了。她直到大四才知道,简历原来是有格式的。

现在看着周围的朋友都收到了offer,只有她的简历一直石沉大海,她开始着急,慌慌张张地找我要经验。

读书时没有做好准备,毕业后就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在那些门槛最低的选择中徘徊。人生的许多决策都需要提前练好本领,你才能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2

大四的时候,陪朋友参加一家大公司的群面。其他的面试者都紧张到不行,很多人甚至拿着自己的简历,不安地在走廊来回走着。只有她站着和我嘻嘻哈哈,特别淡定。

我问她:你怎么都不紧张?

她说:我提前为这个面试做了很多功课,事先预想了面试官会问的问题,所有情况都在脑海中预演过一遍了。遇到任何情况,我都有相应的对策拿出来,按照计划做就好了,没什么好怕的。

我想起一位前辈曾说过:在职场中,“走一步,算一步”这样的思维是最不可取的。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是善于提前做计划的人。

之前大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搬家后第一次上班,在地铁里不小心被挤掉了高跟鞋。她站在地铁站门口,孤零零地给贺涵打电话求助,却被拒绝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贺涵解释了不去帮她的原因:实战之前,必须预演,以排除一切意外的可能。没有人在乎你所谓的特殊情况,更没有人有心情有时间去听你解释。如果出了问题,那么就一定是你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好。

这就是提前计划的重要性。‍

定一个计划,必须把人力、财力、时间、人事等关系都预算到。知道穿高跟鞋挤地铁不方便,那就换一双球鞋;知道赶早高峰上班可能会迟到,那就更早一点起床,更早一点出门。

既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就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3

除了要懂得事先做好计划,还要学会将目标分解,逐一击破。

大四的时候,我曾在一家大型外企的市场部实习,需要每天和成堆的数据打交道。每次接到上司派来的调查任务,我都头疼不已,总觉得自己完成不了,唉声叹气。

但和我一起进公司的伙伴小Q,却显得淡定很多。不管接到什么样的任务,都不慌不忙,一点抱怨都没有,而且总是能在deadline之前将数据完美上交。

有次周六,她回公司拿文件,看见我还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默默加班,就向我传授经验:

你只是被这个工作本身给吓着了,觉得它太复杂,其实只要你学着把它一点一点拆解,每天按目标做一点,肯定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如说,要在五天时间内调查某公司十年的数据,你可以将任务拆成2×5,每天调查两年的数据就行了。

一针见血。

 很多人都会被庞大的计划本身所击垮,要么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要么就拖拖延延,迟迟完成不了。

爱看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中间插播的广告都会有一个倒数读秒的设计,这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心理预期,让我们有信心去等待。

同样的,工作时把任务分割,这就相当于有了进度条。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断地进展,你总会达到你的目标,你会有一个时间估计,成功的概率绝对比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壁要强得多。

4

参加过大学四六级考试的人应该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每天拿着厚厚的单词本背,过了一段时间,你问他背了多少,大多数人估计还是会笑着挠挠头。

你会发现,他们每天背单词,从来只从第一页开始,背了忘,忘了再从第一页开始背。

而那些真正背完整本单词书的人,则是将任务拆分,比如说用60天的时间,每天背20页的单词。

所以,不要畏惧计划本身的力量。再庞大的计划,只要巧妙地分割,每天完成一点点,总有接近终点的一天。

有过面试经验的人都会知道,HR在面试的时候,总会来个“经典之问”: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因为他们明白:一个明确自己定位、对未来有积极规划的人,往往具有不可小看的力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