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人民网评“自媒体账号乱象”: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10-25 08:37:03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消息,不久前,一条“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被带走协助调查”的谣言,从微信公众号“光祥财经”发出后,在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让与伊利公司相关的奶农、上下游合作商、企业员工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感到恐慌。今天上午,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宣判,两位造谣的自媒体作者分别获刑。

这一案例,还只是自媒体沦为“谣言集散地”“谣言放大器”的沧海一粟。清博研究院的《造假风暴和大数据异常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抽检的近万个疑似造假账号中,自媒体占比近88%,尤其是营销、公关类公众号成为重灾区。而今年以来,从“企业家被抓”“企业家子女表白”之类的恶意中伤,到“明星出轨”“明星怀孕”之类的无中生有,再到涉机构改革、涉军涉警谣言兴风作浪,对当事方造成极大困扰,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

谣言四处传播,假话蒙蔽人心,这是任何法治社会都难以接受的。或是误导公众认知,或是毒害网络生态,或是消耗公权力形象,或是破坏市场秩序、伤害企业利益,无论什么形式的谣言,都极具社会危害。正因为这样,包括自媒体在内的网络参与者,都应当恪守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底线,自觉做社会正能量的拥护者、支持者、奋斗者。

谣言止于智者,人人都渴望得到事实真相。但许多时候,自媒体造谣传谣费尽心机、用尽手段,就是为了让谣言看上去“比真相还真”。有的靠耸人听闻、见所未见的标题和内容吸引关注,比如“黑人留学生轮奸女学生”“国民素质排名世界倒数”;有的蹭公众人物、时政新闻热点,比如“王某某表白马某某女儿”“明星赵某某怀孕”;还有的打友情关怀、健康提示牌,比如“全球43种燕麦片可能致癌”“某牛奶被检出致癌物超标”。套路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骗取点击量和关注度,继而从中渔获暴利。

近年来,社会各方面辟谣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严惩网络谣言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同时也需看到,自媒体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造谣速度和数量甚至远远超过辟谣。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反差局面?我们看到,尽管许多造谣传谣者因为诽谤、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被惩处,但仍有大量自媒体运营者甘愿火中取栗铤而走险。有调查表明,利用自媒体造谣传谣已呈现公司化、产业化趋势,生产、传播环节明码标价,“以谣生利”让谣言屡禁难止。

非重拳惩治不足以激浊扬清,非猛药去疴不足以澄清视听。自媒体不仅需要反“三俗”,更需“打假”“扫黑”。自媒体网络谣言可能嚣张一时,但终究难逃法网,难阻网信事业发展洪流。对那些僭越法律红线、撕裂道德底线的自媒体造谣者,对那些散布谣言、侵权他人的网络大V,对那些妄图通过谣言诋毁竞争对手的不法经营者,对那些想借助谣言进行商业营销、抬高自身名气的人,都应当依法予以严惩。正如有论者所建议的,不妨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那样,认真来一次涤荡自媒体不正之风和不良言行的“新风行动”,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今天,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网络生态是否天朗气清,网络空间是否安全可信,事关8亿多中国网民的福祉。坚决抵制网络谣言,严厉惩治造谣传谣者,我们才能从网络中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原标题:人民网四评“自媒体账号乱象”之二 人民网评: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