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央屡提“常态化”,曾经严而又严的防疫举措,会变吗?
04-29 07:43:46 来源:上观新闻

上观新闻消息,疫情防控正全面进入“常态化”阶段。3月下旬以来,中央对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多次部署,并强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深刻理解把握“常态化”的内涵深意,并将之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引,在当前尤显重要。

在长达数月的艰苦努力之后,上海和全国一样,疫情防控态势不断向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生产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复。最“吃劲”的阶段已经过去,取得的成果弥足珍贵。但同时,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和外部形势持续变化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一项较长期的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常态化”的判断,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而来。

前期的防控成果要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要复苏,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更长周期内的风险挑战也要充分预估。这就需要一系列的观念、思路、手势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疫情防控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始终要因时因势、因情施策。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对风险挑战的高度警醒、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自觉立场,不分“战时”“平时”,应当始终坚持。

在此基础上,“常态化”下的措施与手势,应当同“战时”有一种精准的呼应——不可能一味延续特殊时刻的特殊之举,也不能在一夜间,就将先前经验抛之脑后。

此前的“苦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积累下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应该在常态下沿用的;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还暴露出不少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应急管理、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短板问题,这又启发出许多深层次、制度性、体系化的改革探索,并逐步形成一些新机制、新经验,这些更应在日常环境中得到发扬,助力长效治理。

疫情防控期间,“平战结合”一词经常被人提起,其关键也正是在此。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用平时的充分积累来应对不期而至的极端时刻,并将极端状况下积累的经验、启发甚至教训反哺日常治理,有这样的良性互动,包括疫情防控在内的各场“大考”,才会有“高分”。

某种意义上,正在从“战时”转入“常态化”的当前,提供了一个“窗口期”。我们应该抓住这段时间,及时梳理经验做法,该强化的强化、该保留的保留、该调整的调整、该优化的优化,并加快提升能力,特别是提升问题和风险的发现、监测、处置能力,进而构建出一套高效运转的体系,既能“管一时”,更能“管长远”。

这些认识与行动,也应当从细处着手,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不同人群,准确对照执行。就上海来说,当前尤其关键的,是守好“入城口”、抓住“落脚点”、管好“流动中”、服务“就业岗”、看好“学校门”、用好“监测哨”——口岸防线要兜住,属地防控要精准,公共空间特别是高流动性、高密度空间要把关,企事业单位的防控责任要夯实,复课复学后的校园防疫要到位,而发热门诊、社区“哨点”的监测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检测监测能力要不断提升。

这六个关节点,应当有“毫不松懈”的意识,采取严密、精准、高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安全。而各类社会主体、每一个普通人,也应当把前期形成的个人防护好习惯,转化成一种更为自觉的健康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既为经济社会发展复苏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与场景,也提示我们对发展更为上心、更为用心、更自觉地增强一种紧迫感。

防控“常态化”,意味着告别以超常规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抓防疫的阶段,而要更积极有为地“两手抓”。我们既要守住前期花巨大代价取得的防控成果,更要在压力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修复和提振,并时刻准备应对疫情对全球经济、全球治理造成的冲击,化解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风险。

当前,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是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考题。我们需要展现出更强的统筹兼顾能力,更好地研判形势、把握机遇——综合国内外形势看,当前是做好“六稳”“六保”、奋力推动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期,也是应对长周期复杂风险、谋划长远布局的时间窗口期。

用好这样的“窗口期”,同样是把握“常态化”的应有之义。这对我们的思维、能力与行动力,都是一场更大的考验。

原标题:中央屡提“常态化”,曾经严而又严的防疫举措,会变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