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重庆名村名镇“最全名单” 将制定建设标准保护
01-14 13:53:48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名镇名村的资源也很丰富,各有特色。

如何保护、利用这些名镇名村,使其不仅能留得下原住民,还让人们在假期里愿意去旅游“打卡”?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14日从重庆市城乡建委获悉,《名村名镇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出炉,正在面向大众征求意见。在保护的前提下,将改善路网、增设停车场,方便村民出行和市民旅游。

timg (1).jpg

渝北龙兴镇。网络图

不能盲目单一发展旅游

市城乡建委人士介绍,制定《名村名镇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是为了规范重庆市名镇名村建设,避免建设发展中的不当保护或建设破坏。

所谓“名镇名村”,是指拥有独特文化、自然景观、产业景观等特色资源优势的镇和村,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重庆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

“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涉及自然、文化、历史、产业等多个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发展等,不宜盲目单一的发展旅游”,市城乡建委人士表示,比如,名镇名村的新增建筑,应将长远发展作为前提,结合人口发展、三产融合等,并考虑镇、村的环境承载能力。

当涉及物质空间类保护或风貌控制要求时,为避免盲目建设的破坏,镇村的专业水平受限,应委托有资质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专业设计。

201562910269132.jpg

九龙坡走马镇全景。网络图

保护第一,也可合理建新

去名镇名村,大家最想看到原汁原味的老重庆,而不是大量的“假古董”。

名镇名村的保护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实体保护,包括整体风貌、历史遗存、传统建筑或历史建筑,以及具备产业构成及产业景观资源特色的自然环境、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等;二是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如何保留名镇名村的风貌?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首先应遵循“保护第一,抢救为主”的原则,根据其历史遗存的历史价值、建筑保存情况、规模大小进行评定和分类,对于已经被登录为文物,或是尚未登录但是历史价值较高的历史遗存,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的保护原则,进行重点保护。

其次,应符合“利用为辅、合理建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影响风貌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赋予旧建筑新的使用功能,使其为现代生活与旅游服务。

在保护范围内严格控制新建建筑高度、材质和色彩;采取小规模、渐进式方式,引导和发展文化、休闲等公共活动功能,不得大拆大建,并注意防控火灾。

timg (2).jpg

金刀峡镇。网络图

名镇名村要增设停车场坝

不管是住在名镇名村的村民,还是前往休闲观光的游客,都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让村民住得舒服,让游客感到方便。

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在名镇名村在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时,同步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其中,镇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园林绿化、供气、供水、排水、通信、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车站、市场、村镇服务中心等。

要求新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合理,避免远期的开挖挪移带来重复建设。管线也要“下地”,有条件的名镇宜将各类新增管道引入综合管廊。

名镇名村会吸引大量的游客,特别是周末和假期客流更多。因此,道路和停车场的建设,也成了重要的内容。征求意见稿要求,村内公共路网整治后应满足不同的通车、错车要求,但不宜盲目扩大村道宽度,避免景观尺度的破坏。

此外,要求名村内应择址增设停车场坝,停放的规模要进行科学预测,并分期实施。 

timg (3).jpg

涞滩古镇。网络图 

修缮、移建、重建 这三种情况该咋办?

征求意见稿中,对名镇名村有严格的保护控制措施,主要可分为修缮、移建、重建(复建)三大类。建筑本体的保护级别依次分为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应对其建筑本体进行甄别,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修缮:须原材料原工艺进行

名镇名村的建筑保护修缮,应保证传统风貌的延续。重庆的传统民居,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木承重结构、夯土承重结构与砖石承重3种。

建筑外观及与之紧密关联的部分,应从真实性的角度对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或建造。来看修缮建筑物,需满足哪三大要求?

一是文物应满足不改变文物现状的要求;

二是历史建筑满足保护建筑物本体原有风貌的要求,建筑内部可进行改建;

三是传统风貌建筑宜传承传统作法,做到风貌协调。

建筑保护修缮中,对重点部位如屋顶、墙身、地面、台基的修缮,在满足与原风貌统一的同时,应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让建筑可以抗老化、防水、耐火。 

移建:原基址或本体有危险

当建筑保护对象存在完整性缺失、原有基址存在危险性,或是本体存在危险性的情况下,可以由当地文物部门和建设部门共同商定采取移建工作。

历史遗存的移建,必须满足三大前提:

一是整体性已经遭到根本破坏,但还保存着少量历史文化内涵,或有特殊艺术、科学价值的个体建筑,原址保护已经失去意义,可考虑将其移建到其他区域妥善保护。

二是原址位于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区域、河滩洪水淹没区、陡坡口等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

三是保护对象是污染源和易燃易爆仓储或生产设施,应移建至安全、人口稀少的地方。

移建时应对原结构进行详细测绘,记录建筑内部构架的各部尺寸、构造做法;对所有构件进行编号,在新址复建后,按照历史原貌进行重组和连接。周边的新建建筑,应遵循风貌协调、尺度相宜,色彩相近、材质相仿的原则。

重建:对历史和文化的延续

对于一些濒临倒塌,无法修复的历史遗存,已经消失但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遗存,或是要延续文化意境,经相关部门批准,可予以重建。

哪此历史遗存有必要重建?

一是有纪念性意义的对象的重建;

二是因建筑名称的延续而重建;

三是因古树名木等活态遗产病缺或死亡,而进行的重建。

对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对象的重建,是一种对于历史或文化的认同,强调文化的延续性。历史遗存的重建,首先应评估其文物价值,尤其是复建建筑的价值,并深入对原址现状及周边环境的了解,提供必要的重建设计依据,如历史照片、图纸、考古调查、文献等相关资料。

1.jpg

11.jpg

22.jpg

33.jpg

44.jpg

3.jpg

4.jpg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制图 谢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