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那个时代辉煌一时,现在看起来又充满乡土气息的草根手艺,伴随我们的生活一路走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之后,正在逐步地淡出我们的视线,那些渐行渐远的岁月,逐渐成为记忆中最深处的怀念……
渐渐消失的老行当
你还记得多少?
“火上摇啊摇,转一转,嘭!花开遍地……”吃爆米花的记忆,勾起了几代人的回忆。日前,渝北区茨竹镇寻找镇上的民间老手艺人,一位62岁的爆米花爷爷刘正龙走进视野。从10几岁起背着一台手摇式爆米花机跟着师傅走街串巷谋生活,凭着这门手艺,刘正龙娶妻生子,如今住上了小洋房,孙子都两个了。这台黑得发亮的手摇式爆米花机还在刘正龙手里没有落下。
“那时我经常看见他炸爆米花,这是一门好吃又能赚钱的好手艺,我觉得有意思。”刘正龙说,这个手艺是他师傅唐绍文教他的,唐绍文是第三代传承人,那个时候他背着手摇式爆米花机从半边月走到同仁去找师傅学习,要走两个多小时。
制作传统爆米花,先烧旺炭火,在手摇式爆米花机里加入油后,刘正龙开始摇动爆米花机,这样能让油能够均匀扩散到内缸。然后,刘正龙再倒入玉米和糖,密封好盖子,架在煤炉上就开始匀速摇动。
红色的火苗就在黑黑的爆米花机周围,围着、蹿着、跳跃着。刘正龙的妻子荣术英在旁边的地上铺上塑料袋和铁皮盒子,然后把一个长长的竹篓一头放进箩筐里。这些家当都是老老的、旧旧的,就像老两口脸上的皱纹,满是沧桑却又带着亲切。
“怎么才知道火候够没够,一般看压力表,到了0.7-0.8就可以了。”刘正龙介绍,炸一锅爆米花通常需要转一百多下,最后嘭一响,爆米花就出锅了,因而它还有个雅名——“百转一响”。
“注意额,火候到了!”刘正龙提高了嗓门。
爆米花机到达所需压力后,玉米在爆米花机内的水分会被蒸发,淀粉被液化。刘正龙说,但在压强减小之前玉米是不会被炸开的。
这时刘正龙将加热的炉体离开炉火,并把爆米花机的口套入刚才准备好的竹篓里面,用一根钢棍将爆米花机盖打开。
“嘭!”一声巨响,茨竹村宁静的夏日似乎一下子热闹起来,刘正龙家院坝头缓缓升腾起一片白烟,烟中夹杂着苞谷米粒的焦糖香,弥漫在田间地头。邻居们迫不及待地围拢上来,金黄焦香的爆米花散落在铁皮盒子和竹篓里,馋得让人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刘正龙说:“我现在手艺还没有荒废,一直在坚持,这个手艺也还能带给我一点收益,炸一锅6元钱,每逢茨竹圩日我也去赶集,也能补贴点家用,逢年过节生意还好点,一天就能炸20-30锅。”
目前,渝北区茨竹镇文化服务中心正在开展传统爆米花手工制作技艺非遗申报工作,传承和保护传统制作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传统爆米花制作工艺,把这份传统的味道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传统的味道,记得住传统的工艺。
据说“爆米花”起源于宋朝,当时的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并解释说:“炒糯谷以卜,谷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
为什么把爆米花叫做“孛娄”呢?因为爆米花响是摹拟爆谷时的响声,当地的方言把打雷的声音叫做“孛辘”。
相信在如今琳琅满目的精美零食面前
这种土法爆出的玉米花过程
对70或者80后还会有一定的吸引力
他们不仅期待那即将出炉的美味
更是期待它一场场精彩的“表演”
随着时间的变迁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这个行业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这种原汁原味的行当
留给我们的或许只剩下了回忆
但那空中弥漫的香气是现在任何食物都无法取代的
信息来源:渝北文化旅游
编辑:谭臻 雷鑫(实习)
责编:黄川洋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