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消息, 从2月24日俄罗斯决定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至今,俄乌两国爆发冲突已经一个月了。
纷飞的战火在乌克兰留下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鲜血、创伤、废墟和苦难,也给世界带来全方位的考验和困难。人们已经感受到了股市的震荡、大宗商品的跳涨、油价粮价的飙升、供应链的紊乱……新冠疫情笼罩下已经十分困难的世界雪上加霜。
一个月来,战争与反战争,制裁与反制裁,激烈博弈持续进行,各方谈判反反复复。至今,战火仍在燃烧,深远影响和冲击仍在不断显现,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人们在问,战争何时结束?未来局势如何演变?世界将走向何方?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今天,上海证券报综合权威报道,梳理呈现俄乌冲突一个月已经带给世界的冲击,分析前瞻世界可能需要面对的十大悬念和挑战。我们期盼早日停火止战,呼唤早日重归和平。我们一起来看→
1.能源安全有保障吗?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为能源价格上涨。
3月以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和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直在每桶100美元以上高位运行。一些华尔街机构认为,考虑到欧美与俄罗斯可能出现的制裁和反制裁前景,油价破百或许不是能源价格涨势的终点,而更可能只是开端。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应国,美国去年石油进口总量的约8%来自俄罗斯。分析人士指出,对俄石油禁运将为美国带来不小的通胀压力。
美联储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预计今年美国通胀率将升至4.3%,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将达到4.1%,均高于先前预估,且远高于2%的通胀控制目标。美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近日全美平均汽油价格一度升至每加仑4.33美元,21日仍处在每加仑4.25美元的高位,与一年前每加仑2.76美元相比,如今全美平均汽油价格已大幅上涨超过50%。
车辆经过美国旧金山湾区米尔布雷一家加油站。(新华社发,李建国摄)
欧洲对俄能源依赖远高于美国,欧盟国家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约三成和四成来自俄罗斯。制裁俄罗斯后,欧盟国家能源价格在去年的高位上进一步上涨。以德国为例,价格监测机构估算,德国家庭天然气年账单要增加一两千欧元。
2.会发生粮食危机吗?
俄罗斯不仅是全球主要油气出口国,还是全球最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乌克兰和俄罗斯合计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30%,是全球重要“粮仓”。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东、非洲地区一些国家粮食供应严重依赖俄乌出口,乌克兰局势动荡可能进一步推动粮价上涨,增加欠发达国家民生负担,甚至引发当地社会动荡。
2008年7月17日,在乌克兰西南部的文尼察州,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宋宗利摄)
据乌克兰海事局消息,乌克兰在冲突爆发后已关闭国内港口。此外,春季种植季即将来临,冲突延续可能导致乌克兰玉米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而作物施肥中断也会影响收获预期。
俄罗斯农业咨询公司SovEcon研究公司日前表示,考虑到供应链中断等因素,俄罗斯本年度小麦出口预期将下调近3000万蒲式耳,至12.31亿蒲式耳。
分析人士认为,俄乌冲突已引发全球粮食安全焦虑,主要消费国正加强采购以保障供应,中东和北非地区主要进口国正寻找新货源,多国已停止农产品出口。
黎巴嫩、埃及等国严重依赖乌克兰小麦进口,黎巴嫩进口小麦的一半以上由乌克兰供应。黎巴嫩政府11日发布禁令,禁止本地食品出口。埃及上周也禁止小麦、面粉等出口。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预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将增加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但依然无法弥补黑海地区供应缺口。长期而言,全球农产品供应将进一步趋紧,价格继续上涨。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已攀升至多年来高位。分析人士认为,冲突如果持续甚至加剧,可能引发全球粮食供应危机。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今年以来涨幅一度超过70%,创2008年3月以来新高。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今年以来分别上涨约30%和超过25%,分别创2013年和2012年以来最高价位。
3.全球供应链还能维持吗?
全球供应链紊乱加剧,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活动遭遇更大瓶颈。
一方面,相关军事行动可能影响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海空航运,对电子、汽车制造等相关行业的商品运输造成干扰。国际货运信息平台海上交通网站数据显示,乌克兰局势升级后,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刻赤海峡鲜有船只通行。通常情况下,每天会有数十艘船只运送钢铁、谷物等商品穿过这一海峡。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田亚雄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俄乌冲突导致保费攀升,导致火车运输和航运受限,提高了货品交付难度和交付费用。装运延误使信用证产生不符点,也会触发信用风险。若上述风险进一步发酵,海外其他产区惜售或违约的风险也会增加,现货企业可能会面临更高的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据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俄罗斯的钯、锑、钛、镍、黄金等金属供给均占全球超10%的比重,铜、铝、白银等大宗金属的供给占比约为5%。农产品方面,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俄罗斯小麦、大麦、葵花籽等出口份额均占全球约10%。对俄制裁升级无疑会对上述商品的出口造成显著影响。
此外,俄乌冲突也令持续数月的欧洲能源危机“雪上加霜”,电价飙升或将引发欧洲金属冶炼厂停产、减产。以电解铝为例,据上海有色网统计,欧洲铝厂最新减产规模约为69.1万吨,后续仍有计划减产约51万吨。
市场分析人士24日警告,随着俄乌冲突升级,芯片生产所需的氖气、钯等多种原材料的国际供应可能被扰乱,进而导致全球芯片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
在芯片生产过程中,一部分看似不起眼的惰性气体不可或缺,其中包括氖气。俄罗斯和乌克兰均为氖气生产国。据市场调研公司TrendForce提供的数据,乌克兰供应全球将近70%的高纯氖气。
TrendForce分析,俄乌冲突加剧可能扰乱氖气供应,但从短期看不会造成全球芯片生产彻底瘫痪。只是,国际市场氖气供应减少“可能导致(氖气)价格上涨,进而导致芯片制造成本增加”。
4.金融战会升级吗?
美国等西方国家2月26日发布联合声明,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措施,以防其配置国际储备削弱制裁措施造成的影响。专家认为,动用SWIFT这一“核武级”金融制裁选项,对世界经济影响重大。
俄罗斯央行(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目前从SWIFT系统中移除的,是几家主要俄罗斯银行。”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 Perry对记者表示,将部分俄罗斯银行被逐出SWIFT,叠加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性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央行以可能破坏制裁的方式部署其国际储备。
Joe Perry还强调,SWIFT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金融信息传递的通道,而SWIFT并不对银行账户做任何划拨,对银行账户进行资金划拨的是清算和结算业务。俄罗斯客户可能被迫减少国外出行,导致商业活动陷入停滞。
中信建投宏观经济团队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禁用SWIFT将阻断俄罗斯与国际金融机构间交易信息收发。尽管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联系汇款信息,但安全性不完善,大量数据需要人工交换,作为支付信息的传输路径极为脆弱。尽管资金流并未被切断,交易仍将面临打击,大幅阻断俄罗斯能源进出口。
庆应大学教授白井早由里分析说,终于祭出SWIFT工具,是因为面临能源危机的欧盟担心给世界留下软弱印象会对地区安全保障形成长期性打击。接下来俄罗斯将采取什么样的报复措施令人忧虑。
5.欧洲将是谁的欧洲?
与美国不同,欧洲与俄罗斯在地缘与经济上联系极为紧密。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不断鼓动战争,而欧洲则希望促进冲突方对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矛盾分歧。2月以来,随着俄乌局势日趋紧张,欧盟主要大国法国和德国领导人都展开了十分密集的外交斡旋,希望欧洲能够在缓和乌克兰危机上发挥作用,改变美俄主导局势的状况。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欧盟不仅暴露了自身作用的局限性,而其追求的“战略自主”也受到打击。法德参加的旨在调解乌克兰危机的“诺曼底模式”已经岌岌可危,法德调停下签署的新明斯克协议也难以维系。而美国通过俄乌冲突坐实了欧洲面临安全威胁,欧洲在安全上将更加依赖美国。在26号公布的一段采访中,美国总统拜登公开谈及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欧洲实现“战略自主”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欧盟成员国在独立防务问题上始终摇摆不定,而且各怀心思。其次,当前欧洲面临外忧内患,虽然通过乌克兰危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完全依靠美国,但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国的防务依赖。
欧洲央行副行长路易斯·德金多斯认为,乌克兰局势将进一步推高物价,打击欧洲经济增长。“俄乌冲突通过宏观经济渠道以及对市场信心和情绪的影响,最终将导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政治报》欧洲版19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对俄制裁给欧洲人带来的痛苦已达可承受的临界点。眼下欧盟国家领导人“更关心保护本国经济而非对抗普京”,这些国家正匆忙出台限价和补贴措施,以应对能源高价的冲击。
安联集团高级经济学家卡塔琳娜·乌特默尔表示,如果西方进一步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包括对能源行业实施制裁,可能将欧元区经济推向衰退。
6.全球化会逆转吗?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已宣布多轮对俄经济制裁,包括实施对俄出口管制等,并于2月26日决定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对俄制裁的无限滥用正在冲击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主要表现为金融、经贸联系板块化、政治化。
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在金融、贸易等领域强力打压俄罗斯,长期而言可能迫使俄罗斯进一步减少与欧美的经济往来,推动世界划分成基于地缘政治因素的不同经济集团,给经济全球化带来逆风。
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认为,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会产生“回旋镖效应”,随着各种制裁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俄罗斯受到的打击会升级。但同时,欧美发达国家遭受的打击也会相应加大,这对世界经济来说是很大的风险因素。预计今后全球金融市场将密切关注追加制裁内容,继续处于紧张状态。
据环球网消息, 据俄新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21日,俄罗斯政党公正俄罗斯党议员向俄罗斯国家杜马(俄联邦会议下议院)提交了俄罗斯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草案。
“今日俄罗斯”援引俄新社报道称,为了保护俄罗斯联邦国家利益和实行保护主义政策,该法律草案建议废除2011年12月16日在日内瓦签署的《关于俄罗斯联邦加入<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的议定书》,以及废除于2012年7月21日生效的《关于批准俄罗斯联邦加入<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的议定书》的联邦法律,以此作为对(西方)制裁的回应。
有消息人士称,美国和西方盟友正在评估俄罗斯是否适合留在二十国集团(G20)。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23日在回答有关中方立场的提问时指出,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汇聚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俄罗斯是重要成员,任何G20成员都没有权利开除其他国家的成员资格。当前全球抗疫正处于关键阶段,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疲弱,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在此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在引领全球抗疫、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7.美国何时就“生物实验室”向世界交代?
俄乌冲突意外揭露出美国在乌克兰的军事生物进化,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和疑虑。
俄罗斯国防部和外交部近日接连表示,俄方在军事行动中发现了由美国资助的、在乌克兰境内实施的军事生物计划,并已获得大量证据。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10日说,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从事过蝙蝠冠状病毒样本实验。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在社交媒体上予以否认。据美方自己公布的数据,美国在乌克兰有26个生物实验室和其他相关设施,美国国防部拥有绝对控制权。乌境内所有的危险病毒都必须存储在这些实验室,所有的研究活动都由美方主导。未经美方许可,任何信息都不得公开。
部分乌克兰美国生物实验室分布 来源: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面对不断增加的质疑和指控,美国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日前只是简单承认,乌克兰有“生物研究设施”。然而,据统计,美国国防部以“合作减少生物安全风险”“加强全球公共卫生”等名义,在全球30个国家控制了336个生物实验室。数量如此众多,外界却对其知之甚少,国际社会对此广泛质疑: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军事活动或只是冰山一角。
无独有偶,美军在韩国的生化实验室也站上风口浪尖。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釜山市居民“关于釜山港美军实验室去留”投票促进委员会联合200多家民间团体,在釜山市举行集会,要求驻韩美军全面关闭和撤走设在韩国境内的生化实验室。
抗议者表示,驻韩美军无视韩国法律规定,未经任何申报程序就向韩国境内秘密运送剧毒和有害物质,并进行生化实验,危害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美国的生化实验室不断展开活动以提高细菌战实力,“只为实现美国的利益,对所在国来说是不幸的根源”,韩国应对境内的美军生化实验室进行公开调查并予以封锁。
俄罗斯知名军事问题专家、《国家军火库》杂志主编列奥科夫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长期规避《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规定的义务,打着“民用”的幌子,在全球30个国家控制了336个生物实验室。
列奥科夫说,俄罗斯军方和情报部门获得的信息显示,美国在乌克兰设立的生物实验室已成为传染性疾病的“祸源”。
8.西方的“双标”何时休?
随着俄乌冲突的演进,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问题关系时往往采取“双重”甚至“多重”标准的做法。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日前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中,观众拉起多条横幅,细数美国、北约过去几十年来轰炸或挑起战争的国家和地区名单,并高唱反战歌曲。
3月17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中,塞尔维亚观众拉起多条横幅(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多国专家学者和民众表示,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执行双重标准,一方面标榜“反战、和平”,另一方面却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对他国实施军事干涉,插手他国内政,随意实施制裁,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给全球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
阿富汗政治分析人士穆罕默德·萨利姆·弗鲁格说,20年前,美国和北约等西方盟友以反恐为借口侵略阿富汗。他们口口声声承诺支持阿富汗重建、支持维护人权,但他们并没有履行承诺,没能给阿富汗及周边地区带来和平及安定。
阿富汗赫尔曼德省桑金地区居民阿卜杜勒·瓦吉德多年来目睹了美军及北约盟友对阿行动。他痛诉道:“美国及北约军队对我们发动了20年的战争,人们每天在担惊受怕,我们这里的生产和生活完全被摧毁了。”
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穆罕默德·奥马里表示,在人道主义问题上,美国实行双重标准,它声称关心难民问题,却无视自己在中东地区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美国实质上为人道援助设置障碍,导致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月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乌克兰问题应询时表示,美国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不断推高紧张、煽动战争危险,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美国向乌克兰运送了至少价值15亿美元、1000多吨的武器弹药。在那个时候,如果各方都是在做劝和工作,一起来审视一下乌克兰问题的经纬,尊重和照顾彼此安全关切,合理解决,妥善使局势软着陆,情况会是怎么样?
“我们反对任何煽动战争的行为,所以中方从一开始就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劝说各方不要去推高紧张、煽动战争,我认为中方的做法恰恰是非常负责任的。”华春莹说,那些跟在美国后面煽风点火,而火烧起来了以后却指责别人见火不救的,这真不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始作俑者,点火的应该考虑现在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尽快把火扑灭,而不是指责别人。”
9.新一轮军备竞赛开始了?
在俄乌冲突中,俄方使用了一些此前未见实战的新式武器,并引起了美方的重视和强烈反应。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19日表示,俄军18日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位于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的一个大型地下导弹和航空弹药库,并利用“棱堡”岸防导弹系统摧毁了数个位于敖德萨州的乌无线电工程情报中心。
据介绍“匕首”导弹因速度极快,拥有超高的动能,在本次实战中有效摧毁了地下和拥有坚固防护的目标。在本次军事行动中,“匕首”导弹飞行距离超过1000公里,但是飞行时间不到10分钟。俄国防部表示,俄军将继续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使用“匕首”导弹。
此后,据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报道,在研发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落后于俄罗斯的美国海军,正加紧将其首枚高超音速武器投入使用,最快将于明年底在军舰上安装。
报道称,美国正在与俄罗斯等国竞争研发高超音速武器。这种武器的飞行速度与弹道导弹不相上下,但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因而很难被击落。
来自田纳西州的民主党众议员、监督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小组委员会主席吉姆·库珀说,美国正“竭力追赶”,因为美国没有对新技术进行投资。在上世纪80年代参与该项目的1万人中,只剩一小部分人还在研究。他说:“如果我们想要追求对等,我们就需要用比现在更多的资金、时间和人才来支持这一努力。”
报道称,俄乌冲突是五角大楼本月晚些时候将公布其预算提案、阐明其高超音速及其他武器系统目标的大背景。
10.新冷战会开始吗?
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持续紧张,使世界被“新冷战”的阴云所笼罩。
一些迹象显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积极构筑反俄阵营,拉拢更多国家加入对俄制裁抵制的阵线中。日前,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表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不会违反美国的制裁,但敦促印度“考虑一下你应该站在哪里”。普萨基还警告称,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意味着“支持一场显然正在产生毁灭性影响的入侵”。
对此,印方政界反弹明显。印度表示将继续从任何最符合其利益的来源进口能源,即使交易伙伴为俄罗斯。印度外交部消息人士表示:“印度的合法能源交易不应被政治化。”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就分析指出,美俄围绕乌克兰之争难以化解的根本原因是,美主导的欧洲安全架构中没有与俄罗斯实力和地位相匹配的合理位置或空间。
他表示,总的来看,乌克兰危机是涉及欧洲安全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美国不会停止东扩进程,被逼入墙角的俄罗斯除了全力反击没有他法。这预示着新冷战格局在欧洲已然定型的结局。
据新华社报道,中美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拜登表示,50年前,美中两国作出重要抉择,发表了“上海公报”。50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再次处于关键时刻,美中关系如何发展将塑造21世纪的世界格局。我愿重申:美国不寻求同中国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愿同中方坦诚对话,加强合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有效管控好竞争和分歧,推动美中关系稳定发展。我愿同习近平主席保持密切沟通,为美中关系把舵定向。
日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联合国安理会公开会上强调世界需要对话合作,不需要“新冷战”,并就当前乌克兰局势阐述中方立场和主张。
张军说,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维护国际体系的和平稳定,更加关注实现普遍安全和共同发展的真正出路。应坚持对话与合作的大方向。各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应该成为对话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对抗的理由。世界不可分割,安全不可分割。
张军说,冷战早已结束,基于集团对抗的冷战思维应当彻底摒弃。固守霸权逻辑,挑起阵营对立,最终只能给世界带来灾难,加剧动荡与分裂。在欧洲如此,在其他地区也如此。这个世界不需要“新冷战”,这个世界也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各国应该在多边主义旗帜下加强团结合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报道)
原标题:俄乌冲突一月,带给世界十大悬念!局势演变,一图读懂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