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马兰儿童音乐节”发布讣告:3月19日下午5时许,邓小岚在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月亮舞台做音乐节准备时突发脑梗,经医治无效,于3月21日23时48分平静离世,享年79岁。
今年2月,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镇44个孩子组成“马兰花合唱团”登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这个合唱团就是以邓小岚义务支教18年的马兰村命名的,邓小岚的感人事迹由此流传。
邓小岚是老一代革命家、党的新闻战线重要领导人邓拓同志的大女儿。1943年,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河北阜平县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这便和马兰村有了连结。18年前,61岁的邓小岚回到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让从未接触过音乐的孩子们由此爱上了音乐。据悉,她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在马兰村度过,18年来从未间断。
在邓小岚病逝后,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联系了城夏学区校长刘凯。他告诉记者,自2019年开始与邓小岚接触以来,深深感受到邓小岚“行胜于言”的品格和精神,孩子们在得知邓小岚病逝后也非常悲痛。
▲邓小岚去世讣告。图片来源/马兰儿童音乐节公众号
与马兰村的缘分
公开资料显示,邓小岚,1943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村附近的易家庄村,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邓小岚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曾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之女。
据了解,晋察冀日报曾在阜平县马兰村一带办报,邓小岚1943年底出生于马兰村附近的易家庄村;3岁前,她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的老乡家里,之后直至1997年,她才有机会再次回到这片出生的土地。
2004年,邓小岚再次来到马兰村。她发现,村里孩子居然都不会唱歌,这让她萌生了教孩子们唱歌的想法。
“行胜于言,(她)实打实做到了,18年如一日地扎根于乡村的支教教育,努力地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山区孩子的一切。”正如刘凯所说,邓小岚是一位行动派,每年有半年左右都在马兰村,为深山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
刘凯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印象中,邓小岚为人热情,碰面时都会主动打招呼,“邓老师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两点一线,从住的地方到学校。”刘凯说。
说起邓小岚为村子和学校作的贡献,他一下子打开话匣子,“她努力地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山区孩子的一切,除了支教之外,还带动了很多爱心人士,通过募捐有了教学楼、音乐楼,幼儿班楼,还改造了学校厕所,由旱厕改成了现在一次注水可无限次使用的生物降解厕所。”刘凯说,在邓小岚的带动下,很多爱心人士关注到马兰村,“其他硬件上,拉来了一些赞助,尤其是音乐设备。爱心人士给孩子们捐助了很多文具,孩子基本不用自己买。”
此外,邓小岚还帮助村子里一些家庭改造了厕所,“也倡导了新风尚,2010年时,邓老师帮助村里一些家庭厕所由旱厕变成水冲厕所,这个还是很超前的。”刘凯赞叹道。
▲邓小岚在教马兰村的孩子们学音乐。图片来源/阜平县融媒体中心
孩子们上了冬奥会开幕式
“小朋友们参加过冬奥会开幕式,一下子大家都听到你们的歌声,真好,谁都夸你们唱得好,现在我们要去参加冬奥会闭幕式,让更多的人听到你们歌声,好不好。”在邓小岚生前的一段视频中,她亲切地和孩子们互动。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群身穿虎头图案服装、头戴红帽、脚穿虎头鞋的山里娃,用希腊语在无伴奏的情况下演唱了《奥林匹克颂》,没有伴奏,之后他们被称作为“虎头娃”。
这群“虎头娃”全部来自2020年脱贫摘帽的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的农村家庭,合唱团叫“马兰花合唱团”。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邓小岚,她组建的“马兰小乐队”正是“马兰花合唱团”的前身。“马兰上冬奥会,离不开邓老师的影响。”刘凯向上游新闻记者感叹道。
邓小岚曾经说过,在她看来,唱歌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如果一个人会唱歌,在生活中无论高兴、难过还是受到挫折,音乐会是一个最好的朋友。而这也深深感染了马兰村的孩子们。
“孩子们(以前)比较腼腆、内向、羞涩,通过成立合唱团、登上那么大的舞台,展现新时代少儿的精神风貌,变成了‘我能行’,最后闭幕式返台,孩子们完全放开了,这个过程是一个华丽的蜕变,现在孩子们回来,精神风貌明显不一样,待人接物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刘凯说。
刘凯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学生们知道邓小岚病逝的消息后都非常悲痛,之后会为邓小岚组织一些悼念活动。
上游新闻记者 汪璟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