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国新办就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绿色冬奥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人造雪并不完全是北京冬奥会应对天气的应急手段,实际上是国际重大赛事保障用雪质量的客观需求。从全球范围雪上项目举办情况看,为了保障比赛用雪质量,国际上的重大赛事基本上都采用人工造雪。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图片来源/国新网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介绍,从人造雪的具体用水情况来看,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要设在延庆和崇礼山区,这两个地区有比较独特的气候条件,有较多的天然降雪。实际用水量来看,延庆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当地现用水总量的1.6%,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张家口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崇礼区用水总量的9.8%,占崇礼区水资源量的2.8%。此外,滑雪场也优先利用收集贮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等作为人工造雪的水源。人工造雪系统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节水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造雪效率,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总体来看,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严家蓉指出,人造雪并不完全是北京冬奥会应对天气的应急手段,它实际上是国际重大赛事保障用雪质量的客观需求。从全球范围雪上项目举办情况看,为了保障比赛用雪质量,国际上的重大赛事基本上都采用人工造雪。因为和自然雪相比,人造雪可以改变粒径、含水量和硬度,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比赛场地的需求,而且人造雪比自然雪的性状更稳定,在被压雪、平整、注水之后,更容易整备成状态一致的雪道。“从比赛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状态一致的雪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公平。”
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