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2月15日,是农历丁酉鸡年的最后一天,腊月三十,民间俗称“年三十”。天文专家表示,今后连续4年都有年三十。到了2022年,年三十将会“缺席”,而2023至2024年,年三十又回来了。
年三十时有时无,这是为什么呢?天文专家解释说,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钟(29.5306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这需要通过科学推算加以确定。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月有多少天呢?天文学家固定将农历每月初一安排在朔所在的日子,这样相连两个朔之间的天数就确定了。2017农历丁酉鸡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初一和即将到来的戊戌狗年正月初一之间正好是大月,所以就有了年三十。今年起至2021年一直如此,每年都有年三十。但如果某一年的腊月初一与下一年度的正月初一之间恰逢小月,那就没有年三十了,如2012年、2013年和2016年就没有年三十。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表示,由于平均月长稍多于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这导致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多。
天文年历显示,未来20年,也就是到2038年,年三十“缺席”共有8次。其中,2025年至2029年,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
原标题:天文专家:今后4年都有年三十 2022年将会“缺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