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半世纪,获封“香江第一健笔”,《信报》创办人林行止本应在文章里讲出逻辑、事实,体现正义、担当,然而其近期两篇文章,竭力为暴力行为解画、为歪理邪说正名,不惜折损斯文并贻笑世人,此“职守”、此“矜持”,惹人唏嘘、嗟叹。
“摧毁公物促进增长”是否奇谈怪论,已无需太多阐释,常识而已。明辨是非、澄清谬误,人尽可之;于香港风雨飘摇之际,发表此言论,动机何在、后果如何,市民也都“心水清”。面对社会批评,林先生一方面声称“闻过而喜”,一方面又表示“难以接受”,厚己非人,竟无半点逻辑自恰,“笔耕半世纪”而修为至此,“百思不解”的恰是社会公众。
自己发表不当言论,却不让人发表评论,在林先生最新造作的文章里,逻辑已像筛子一样,更加不堪一击了。
他说,不接受言论受“监察”,因为自己享有“言论自由”。林先生用来狡辩的“第一板斧”,真是莫名其妙。香港同胞在基本法保障下,当然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林先生大言炎炎,已经自证。但自己能说别人不能说,先以主观上的恶意揣测否定别人说话的正当性,便是不讲道理了。有言论就有评论,有讨论就可以辩论。如果以为堵上别人的嘴就能说明自己一贯正确,如果只想自己有言论自由不让别人有言论自由,林先生倒是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凌驾”;倒不如堵上自己的耳朵,活在笔锋所至无往而不利的幻想世界中。
珍视言论自由,更要善用言论自由。明知香港乱够了,非社会所乐见,还一味鼓噪;明知暴力冲击违法,置市民于水火,还一直抬轿;林先生所行使的言论自由意欲何为?有人说,香港当下局势,正是一面“照妖镜”,能看出谁是真爱香港、谁想香港“揽炒”。坐在冷气房里指点江山的林先生,真的需要好好想想了,什么才是“以正视听”,什么才是一名文人应有的担当?
如果“第一板斧”照见林先生的心虚,他使出的“第二板斧”就更强词夺理了。上篇文章,白纸黑字,自己豪言“暴力破坏有助GDP增长”“捣毁公物仍有一点积极作用”;到了这篇,又写出洋洋洒洒千余字,否认GDP的意义,抛出“GDP增长无用论”。表面学术语言,其实插科打诨,顾头不顾腚,看得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林先生,您到底想说什么?
GDP增长不是万能的,但意义客观存在。作为一项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世界各国、各地区普遍采用,各市场主体均借此决定或审视市场行为,其有现实性,也具先兆性,从来不是可有可无。林先生自知狡辩,倒打自己一耙,有点“裸奔”的意思了。
就事论事,林先生的“失焦”也是刻意为之。香港经济下行,连续三个多月暴徒的暴力破坏行为更让香港背上沉重包袱。林先生看不见社会骚乱的震荡波正蔓延,各行各业都开始受到冲击?听不到市民正叫苦,“手停口停”的大有人在?没有注意到一些国家和机构已拉起警报,消损着香港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自己选择性视听,也想蒙蔽广大市民,自己逞口舌之欲,却不顾他人生计死活,埋首书写却为了“寻觅新意”而出位,真的对得起“殷殷垂询的读者”吗?
更离奇的是,林先生自己竟先“未审先判”了。在进一步解释香港经济下行原因时,说这跟“有警方无差别殴打示威者及路人”有关,诬蔑说跟“北京不希望同胞来港,自由行人数急挫”有关。也不说什么“独立调查”了,也不要什么“闻过而喜”了,林先生自己做起法官,统统都有“定论”,露出的一副为辩白急赤白咧的模样,真是斯文扫地。
笔力雄健却被心魔奴役,为赋新词不惜颠倒黑白,林先生作为香港一名资深媒体人,越来越让人失望。暴力就是暴力,违法就是违法,因为暴力违法行为香港社会风雨飘摇乃不争的事实,林先生不应当亵渎自己的言论自由,再发那些煽风点火的文章了。五十年笔耕不辍,其勤苦让人钦佩,若下笔千言,信口雌黄却言不及义,让人惋惜。牢牢把住是非善恶的准绳,贡献止暴制乱、恢复秩序的大局,让香港重归繁荣稳定,才是媒体人应有的情怀和作为。
正如我们上篇评论指出,希望林先生“善用手中的笔,站到公义的一边,表现出真爱香港的一面”。今天,我们依然有这样的呼吁:“香江第一健笔”,需要健康起来,拨正是非观,传播正能量,于时局作出真正的建树来。
原标题:暴力破坏有利GDP增长?林先生,暴力岂容煽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