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洁皱着眉头,用力地吸着鼻子,想从公交车厢里找出“香味”的“罪魁祸首”。但是,随着一股淡淡的烟气飘散,所有的痕迹都消失了。
“车厢里禁止吸烟,请你自重一点。”白洁有些生气的喊着,引来了另外几名乘客的共同讨伐。紧接着,公交车到站了,一名身穿黑色外套的青年男子下了车。他掏出一个白色的小盒子放到嘴边,像挑衅一般的抽了起来。烟雾中,一股柠檬和薄荷的混合香气再次扑面而来。
“又是电子烟。”仅仅一周的时间里,白洁在上下班搭乘公交车时,就遇到了4、5次偷吸电子烟的情况。
电子烟曾以“健康”面貌出现,如今却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人变成烟民的“第一口烟”。
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针对电子烟的监管举措再度升级。
《通告》要求从11月1日起,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烟广告。
然而,除了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以外,在禁烟区吸烟也成了电子烟被诟病的原因。
在禁烟区吸电子烟的人
今年28岁的龙磊(化名)有着8年的烟龄,一天一包半的烟量是他的“标配”。“我是销售员,平时需要出差,抽烟能缓解疲劳,就养成了烟瘾大的毛病。现在是饭可以不吃,烟必须跟上。”
在没有遇到电子烟之前,龙磊最怕坐飞机和高铁。“上面禁烟嘛,短途还好说,长途就不行了,烟瘾犯了难受。”
2017年年底,在朋友的推荐下,龙磊吸上了第一口电子烟。除了和烟草有着相同的口感外,最让龙磊舒服的是,可以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在禁烟区悄悄地吸上一口。
“机场、高铁站都抽过,实在忍不了了才会这么干。”龙磊觉得这么做没什么,而且只一口烟,味道很快就会散走,也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麻烦。“最主要的是,你平时去这些地方,打火机和火柴都被收了,想抽也抽不了。电子烟不会,所以有时候就习惯了,拿起来就吸一下。”
龙磊把在禁烟区吸电子烟称为习惯,而且一口也影响不了其他人。但在27岁白领白洁的眼中,这种人是最可恨的。“轻轨站、商场,我都遇到过。甚至有一次我去看电影,影院里还有人这么干。”
“他们觉得抽一口没什么,但是这一口就像是挑衅,对着那个禁烟标识挑衅。”网约专车司机朱峰曾被乘客投诉过车内有烟味,但是自己平时并没有抽烟的习惯,那烟味是从哪儿来的呢?
通过调取车内监控,朱师傅终于找到了真相,是前一位客人在车里吸了电子烟。“他上车的时候,我就和他说了,车内禁止吸烟,还指了禁烟的标识。后来我闻到有一股香味,我又提醒了一次。没想到他吸了一口,在车里散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散掉。”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场所的禁烟区正在成为电子烟偷吸情况的高发区。和传统烟草相比,电子烟不用明火、吸烟时间快,成了明令禁止的监管空缺。
南坪回龙路的商铺,电子烟被摆放在了唾手可及的地方。
电子烟未必能戒烟,还有安全隐患
电子烟是一种特殊的烟草产品,一般由烟具和烟油组成。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流电子烟来看,其烟油主要由烟碱(尼古丁)制成,并通过电子烟具将尼古丁以及各类添加剂雾化后供消费者吸食。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电子烟都在广告宣传语中标注有戒烟、健康、无害等字样。
据清华大学公共健康与技术监管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19电子烟产业监管状况报告》显示,电子烟零售网站的营销话术中,有95%的比重将电子烟与健康、干净联系到一起,89%的网店会宣传和健康有关的益处。
那么事实呢?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电子烟“无疑有害”,不仅有尼古丁,还有其他一些有害物质,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没有充足证据表明电子烟有助于戒烟。
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电子烟企业用“帮助戒烟”“健康无害”等违背客观事实的宣传误导消费者,但多数电子烟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很强,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烟油泄漏、劣质电池等严重质量安全隐患。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许多电子烟产品所含的尼古丁浓度标识模糊,容易导致使用者吸食过量,同时电子烟的器具还存在着电池爆炸、烟液渗透、高温烫伤等安全风险。
对此,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从11月1日起,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通告》重申了去年两局发布的《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
线上线下积极监管,电子烟到了说不的时候
随着《通告》的出台,国内电子烟市场的大品牌都在第一时间公开声明表态,坚决支持并执行电子烟网上禁售决定,全面付诸行动,停止线上平台销售和任何形式的网络广告发布。
然而,反观各大电商平台却显得“雷声大雨点小”,多个品牌的电子烟继续销售,且双11有关促销活动仍旧按部就班进行。即便是个别商品明确标示“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电子烟”,但购买过程并无验证,未成年人还是可以轻易买到。
更让家长感到不快的是,电商平台的电子烟广告中,频繁出现年轻人手持和吸食电子烟的画面,再配上好抽、天然、无害、没有二手烟危害、能提高年轻人搭讪次数等描述,似乎还在宣扬电子烟的“好”。
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却值得我们警惕。
2019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年龄组人群电子烟使用率为1.5%;获得电子烟最主要的途径是互联网;听说过电子烟、曾经使用过电子烟以及现在使用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稍早前,有媒体披露,在b站等视频平台上,有不少电子烟产品评测和花式烟雾教学视频,很多网友在视频评论中交流使用电子烟的经验和感受。
据悉,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一步将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制售电子烟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健康。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电子烟产品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通过互联网推广和销售电子烟行为的监测遏制,对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并严加追究。
同时,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电子烟产品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通过互联网推广和销售电子烟行为的监测遏制,对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并严加追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