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丨放弃温州皮鞋厂 涪陵小伙返乡养鹌鹑走上致富路
02-22 15:22:23 来源:上游新闻

“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这个段子,你一定不陌生。春节期间,参加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的上游新闻记者,在涪陵区同乐乡齐丰村,见到了34岁的盛成波,他正是放弃了在温州开办的皮鞋厂,返乡创业养鹌鹑并走上致富路的典型。

“整个春节,我们都还在忙碌,要把鹌鹑蛋发往各大经销商。”盛成波虽然略带疲累,但仍乐呵呵地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从一个打工仔到返乡创业,再到当地颇有名气的养殖场老板,其成功背后的秘诀:一是勤劳,二是诚信,三是坚持不懈,踏实干事。

28_副本.jpg

盛成波养的鹌鹑。

艰苦创业,他曾与鹌鹑“同吃同住”

盛成波讲述自己的经历仍是感慨不已。2000年,初中毕业的他只身前往浙江温州打工求生。在那段他回忆时觉得颠沛流离的日子,盛成波开过出租车、卖过啤酒、还办过鞋厂,但一家人的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

“虽然在外漂泊多年,但每次回老家过年都还是觉得捉襟见肘。”谈及回乡创业的初衷,盛成波满怀感慨,摆脱贫穷是促使他回乡创业的最大原因,然而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如何找准创业的路子,是面临的第一大难关。盛成波回到老家涪陵后,先后考察过养猪、养鸡等项目,都觉得不理想。

2009年前后,盛成波在朋友的介绍下,到荣昌考察鹌鹑养殖技术。他发现养鹌鹑技术简单,从雏苗到生蛋只需40多天时间,投资少见效快。而且在整个涪陵及周边区县,鹌鹑养殖几乎处于空白地带,市场潜力巨大。

“早期,由于缺乏经验,遭遇酷暑,鹌鹑全都中暑夭折。”2010年,盛成波用自己在外奔波多年所攒积蓄,购买了5000只鹌鹑幼苗及养殖设备,开始了自己的鹌鹑养殖事业。出人意料的是,由于鹌鹑养殖经验不足,他亏了个血本无归。

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受了教训的盛成波找亲友借来资金,每天起早贪黑,与鹌鹑“同吃同住”。并先后奔赴多地实地考察大型养殖场,不断积累养殖经验,还摸清了销售渠道。一年多时间下来,除去成本和开支,居然还净赚了3万多元,这对创业初期的盛成波是个不小的激励。

27_副本.jpg

如今,盛成波的鹌鹑养殖年纯收入突破300万元。

带领乡亲致富 养殖户年利润超5万

大约5年前,盛世波的鹌鹑养殖规模扩大到2万多只,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还成立起属于自己的公司,此后,他的鹌鹑养殖事业进入了发展黄金期。

盛成波表示,诚信经营使他进一步拓宽了市场,他举例介绍,对所有经销商,无论距离远近,不分进购多少,他从不加价和附带其他条件,通通一视同仁。正是这份诚信,周边区县的经销商都愿意收购他的鹌鹑蛋。

“不为养殖户考虑,自己也赚不到钱。”随着经营规模扩大,盛成波不单自己养殖鹌鹑孵蛋,还收购起其他养殖户的鹌鹑蛋。但在2015年,鹌鹑蛋市场低迷,每斤蛋只能卖3元左右时,盛成波仍然坚持不降价收购,甚至出现每收购一斤倒赔5毛钱的情况,这一年,仅仅收购鹌鹑蛋,他就亏了15万元。

川渝一带盛行的麻辣烫、火锅、串串香,对鹌鹑蛋需求量巨大。一路走来,盛成波的养殖规模也日渐壮大,2017年7月,他的养殖场年产值已达500万元,年纯收入达到100万元,加之其代理的鹌鹑蛋销售,年营业收入已达2000万元,年纯收入突破300万元。

“我一个人致富不算真的富,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的富。”正是报以这样的念头,盛成波给养殖场工人开出的工资均,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他还无偿为周围想要养殖鹌鹑的村民提供幼苗,教给他们技术,并定价收购鹌鹑蛋。目前,他培育的养殖规模超过1万只以上的大户就有14户,这些养殖户的年利润均已超过5万元。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摄影 许恢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