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31日,重庆智汇电子商务规划研究院发布《2018年上半年重庆市网络零售发展报告》。报告显示,重庆上半年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334.41亿元,同比增长25.62%,其中食品保健、本地生活、服装服饰这三类为上半年热销类目。
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重庆市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平稳增长,实现网络零售额334.41亿元,同比增长25.62%。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281.53亿元,占比84.19%,同比增长27.86%,服务型网络零售额52.88亿元,占比15.81%,同比增长42.3%。
从重庆整体电子商务规模来看,增速减缓,各区县电商发展有较大差距,电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突出。根据各区县电子商务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的区县交易指数来看,重庆各区县排名前五位依次为江北、沙坪坝、渝中、九龙坡、南岸。另外,位于渝东南秀山、石柱等,在地理位置、经济产业等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但从人口数量、电子商务发展氛围、主体经营销售情况等综合加权评价排名整体靠前,发展势头相对较强。
从网络零售额占比来看,以江北区、渝中区等电商企业集聚优势明显的区域占主导地位。上半年,网络零售额占比较为突出的区县分别为江北区、九龙坡区、渝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等,合计占比超过80%,属于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力军,主要因为企业集聚的载体平台和区位优势、政策扶持和发展环境、支撑和服务体系相对成熟、电商服务团队和人才集聚等产业优势。
从增长速度来看,渝东北和渝东南占比较低,但随着产业条件不断成熟和发展环境的优化,政策环境的扶持力度加大,增速高于主城和渝西的平均水平,其中万州、秀山等区县电商发展整体水平突出,在全市区县中排名进入前15位。
从全市店铺的商品网络零售额来分析,2018年上半年重庆店铺热销类目主要是食品保健类80.41亿元、本地生活类75.37亿元、服装服饰类48.34亿元 。对于热销的食品保健类,网销产品以火锅底料、陈麻花、豆干、牛肉干等地方特产为主,淘宝上销售“重庆特产”的重庆本土天猫店铺有79家、淘宝店有790家。以天猫店铺销售数据为例,销售“火锅底料”的客单价平均为39.24元,月平均销量2941件,平均店铺收藏量超10000人次,产品标题热词主要有火锅、底料、牛油、重庆、麻辣、特产、老火锅等,涉及有桥头、德庄、秋霞、肖佬五、秦妈等重庆本土火锅品牌。而食品保健和手机数码、汽车用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品类发展失衡,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发展基础、地理位置、市场主体、人才和资金等因素不一,需要进一步从政策、产业规划、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做好全市产业规划,采取区域化电商扶持落地性政策,引进电商高端人才及展开本地化人才培育等。
从整体来看,2018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继续扩大,保持平稳增长,在农村电商、跨境、服务业电商方面效果明显,电子商务在带动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电商扶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传统行业转型初见成效,线上线下零售实现双增长。以美团、糯米、大众点评等为例,截止6月底监测数据显示,开展网络营销服务的店铺约100万余家,实现网络零售额52.88亿元,第一、二季度零售额相比增长约198%,线上线下融合这一营销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
而从农产品品牌数据来看,目前全市有效期内“三标一品”产品2740个,全市区域农村产品公共品牌22个。其中2017年新增名牌农产品17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6个,全国区域公用品牌4个,但对于重庆38个区县来言,农产品品牌相对偏少。需进一步加大网络品牌的培育,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品牌培育并搭建平台推广重庆网销品牌。通过品牌化运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网销品牌的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品质较好,具有超高网购者的口碑,更容易打造成“爆款”。如重庆“奉节脐橙”地标品牌,在2017年第三届中国果业品牌盛会上,以26.2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国橙类第一名,巫山脆李、恒都牛肉、桥头火锅底料、老四川牛肉干等企业品牌农产品收到网民追捧,占据重庆网销爆款排行榜。
重庆日报记者 杨艺
原标题:上半年重庆市网络零售发展报告出炉 网络零售额高达334亿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