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15岁少年高考667分:5岁跳级读二年级……家里阳台改成实验室
06-30 22:29:16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QQ图片20190630231523.jpg

△姜明宇的获奖证书

6月30日上午10时许,合川中学主教学楼中间的空地前,几张成绩榜一字排开,上边写着学校高考成绩600分以上的同学名字。70岁的姜永华站在成绩榜前,看着榜单上一个虎头虎脑少年的照片,满脸笑意。

“667分,在学校排名第四,他还说自己考撇(差)了。”指着孙子姜明宇的照片,患有糖尿病的姜永华此刻精神得像个年轻人,手却在微微颤抖。

此刻,在离学校不远的一间民房里,照片上的少年正安稳地坐在电脑前,整理着给学弟学妹们的数学笔记,偶尔望一眼窗外。

8个月开始说话、1岁会识字、2岁自学英语、5岁直接从学前班跳级到二年级…… 重庆合川的小神童姜明宇早早地就出了名,如今,姜明宇刚刚参加完高考,考出了667分的好成绩,然而对于这个成绩,15岁的他却并不满意。

曾经的“小问题精” 如今是小暖男

QQ图片20190630231517.jpg

△姜明宇和袁礼碧

合川区靛市街22号附7号1栋,姜永华一家租住的房间就在这个老街的一角。

“2009年开始,我就关注这个孩子了,那时候我在合川区公安局工作。”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市公安局工作的民警袁礼碧仍清楚地记得找到姜永华的住所——是她最先发现并挖掘推出“合川有个小神童”的报道。11年来,她一直关注着这个孩子的成长,不仅自己力所能及帮助他,也带动了一批好心人加入到对这个家庭的关爱和帮助中来。

当然,这次过来,她也有个特别的任务,就是将自己和朋友们捐赠的7600元钱交给爷孙俩,“上大学了,肯定要花不少钱,能帮多少是多少!”袁礼碧说。

2013年,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曾和姜明宇见过一面:那个时候,9岁的姜明宇一副虎头虎脑的样子,是个自来熟,和刚刚见面的老师几分钟就打成一片了,紧接着就开始缠着老师,询问学校是否有化学实验室。

“老师,你会背圆周率吗?我能背到后面60位哦”“老师,我们来比比口算”……这还不算完,那时的小明宇爱炫耀,非要和老师比拼数学题,一度让老师很头痛。

如今的姜明宇是什么样子?是否还像当年一样是个“小问题精”?会不会见面就考数学题?这不禁让记者有些期待,甚至是紧张。

推开次卧房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山”,一堆堆,一排排,包围着床和电脑桌,让整个房间几乎没了落脚的地方。

这些都是姜明宇从初中以来做过的教材和试卷,大概估计了一下,如果将这些试卷叠放,加起来起码有10米高。

一张电脑桌前,一个少年正端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展开的Word文档中,是各种各样的数字、符号。

att_1845385.jpg

△姜明宇正在给学弟学妹们整理数学笔记

“我正在给学弟学妹们整理数学笔记,稍稍等我一下哈!”直到记者碰倒了一摞试卷,姜明宇才注意到有访客的到来。他站起来,冲着我们微笑。

翩翩少年,一脸阳光。如今的姜明宇个子已经比爷爷高了,面庞白净,当年满脸的稚气已不见,虽仍是快言快语,但看着却稳重了许多。

爱化学,把阳台改成实验室

趁着姜明宇整理笔记的空档,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重新打量了爷孙租住的房子。在这套两室一厅60多平方米的房屋里,除了必须的衣柜和散乱的生活日用品,寒碜得让人怀疑这是位于城市的家庭。客厅的一部老显像管电视多少有了点现代化的气息,它是8年前姜爷爷从二手市场淘回来的宝贝。

两间卧室,姜爷爷和66岁的老伴姜婆婆一间,另一间就是姜明宇的小天地。“书山”中的老式木绷子床,弹簧绷子已经失效,一坐下就吱吱作响,家里最值钱的宝贝就是姜明宇的电脑。这还是当年合川区公安局民警刘春林送给姜明宇的初中毕业礼物。

姜永华说,每天中午难得的闲暇时间,孙子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电脑桌旁。

从小学生、初中生到高中生,姜明宇年龄增长,痴迷学习、醉心化学的学习习惯却一直没有改变,靠近街头一边的不足6平方米的阳台,被姜明宇改造成了简易的书房兼小小实验室——实验室虽小,各种器材却不少,烧杯、酒精灯、试管、蒸馏瓶、简易显微镜……都在这6平方米的空间里规规矩矩放着,似乎时刻准备着一场化学实验。

“别拍照别拍照,这里实验设备的摆放很不规范啊!”看到记者端起相机,姜明宇赶忙从“数学海洋”中回神,挡在一堆堆设备前,满脸通红。

原来,因为空间有限,姜明宇这两天将一些数据也放到了阳台上,但对于化学实验室来说,仪器必须远离纸制品。姜明宇没腾出工夫来收拾,但对于专业性,他却有着特别的执着。

“这娃儿,不懂礼貌,太较真!”一边的姜永华嘴里埋怨着孙子,脸上却满是笑意。

实验室是姜明宇上初中后想方设法建起来的,试验用的器材有一些是当年的初中班主任送的,少数是爷爷花钱买的。

墙头书柜里,堆放着从小学到大学,从字典到百科知识的各类杂乱书籍,那里面许多是好心人送的,还有爷爷捡来的破烂。这些书,是小神童重要的精神粮食。小时候,他常常因为沉溺于书中忘记上厕所,多次出现尿裤子的糗事。

爷爷既当爹又当妈

对姜永华来说,孙子是自己的全部,当年孙子出生才5天,他和姜婆婆就承担照顾的责任,后来,小明宇2岁那年,孩子的父母离了婚,姜明宇跟父亲生活。

多年前,一次意外,姜明宇的父亲修车时头撞到大货车底部,患了脑动脉血管瘤,命悬一线,花了17万多抢救过来,也给家里新添了近10万元的债务。姜永华说,这些债目前还有5.6万,只有一分钱一分钱慢慢凑齐了来还。

如今,明宇爸爸仍在休养状态,不能做重活。家里的主要劳力倒下了,本来就拮据的生活就更显捉襟见肘。以前姜婆婆在城区打短工还能挣一份工钱,但不幸却频频光顾这个家,2016年8月,姜婆婆又突然查出患上了膀胱癌,照顾孙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姜永华身上。

姜明宇是爷爷一手带大的,也是他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孙子有学习天赋——姜明宇1岁的时候,拉着爷爷的腿问对面人民医院几个大字怎么念,爷爷随口说了一次。

没想到,几天后再次路过医院,孙子脱口就念出声。从那以后,爷爷惊喜地发现,孙子对街头的所有文字都有异于常人的敏感,再生僻的字,只需要教一次,第二次见了他就能读。

自此,爷爷开始有意识培养小明宇的认字能力,烟摊、药店、街头广告,凡是能蹭字的地方,爷爷都带孙子去,离家最近的书店,也是小明宇去蹭读最多的地方。

爷爷的保护意识还很强,很小的时候,孙子的“小神童”声望已经在街坊传开,姜永华却婉拒了当地记者的采访要求,他担心娃娃太小,出名后会有居心叵测的人把他拐走。后来,合川的街头,经常能见到爷爷陪着孙子在书店蹭读,在钢琴店去看人家弹琴的画面。再后来,5岁的孙子上学了,爷爷依然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老人有个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把孙子培养成才! 

孙子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表面笑嘻嘻的姜爷爷却是内心愁肠百结,自己的年龄渐渐大了,身体已是一年不如一年,糖尿病困扰自己多年,前不久不慎摔了一跤,左小腿肿得像个馒头,伤口后来很久都不能痊愈,现在走路都有些吃力。

“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不然真的挺不过来。”姜永华说,这些年,多亏学校和老师还有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自己才减轻了一些负担。由于当年小明宇父母离异后,小孩的户口一直在外婆家里,外公外婆有退休工资,孩子就不能申办低保。但自己所在的地方目前又是迁移限制额红线区,娃娃的户口暂时不能迁入。没有低保,就不能享受学费减免,合川中学校长告诉他,给娃娃减免的学费都是老师们交的,这让爷爷感激又不安。

后来,合川中学的一位校友——原合川一中89级二班现在白鹿小学当老师的王应玲得知爷孙俩的事情,主动号召原89级二班的同学们捐款,大家每个月捐1000元给爷孙俩。

“真的帮了我们大忙,恩人的情谊不能忘,这都是人情债,将来要还!”姜永华眼里饱含泪水,说话间看向自己的孙子,后者点点头,一脸坚定。

不炫耀自己

从小对玩具不感兴趣,和同龄孩子缺少共同语言,姜明宇也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怪才”,他不会按照世俗的想法去说和做,他有他的原则。

“我整理的笔记,没有什么重点,因为对我来说,课本上出现的每一处知识点都是重点。”闲聊中,姜明宇仍旧没有放下手头的整理工作。

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考试完,扔书、扔笔记甚至烧掉所有高中的学习材料,这似乎成了一种“仪式”。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都是让我进步的工具,没有理由这样。”在姜明宇的屋里,每一本书都整整齐齐摆放在固定的位置,重要的课本书籍,姜明宇更是舍不得丢。

年少成“神童”,姜明宇却很不愿意炫耀自己,比如我们希望能够给他和爷爷拍照,他就一直抵触,还一再要求,绝对不能去学校。他说有一次,一家媒体考试时找他采访,他特别反感,他一再强调,千万莫去学校打扰。

对于自己的未来,姜明宇有很明确的规划——报名南开大学化学专业,大学毕业后考研,之后读博士,或者留学,只要能够继续,就不会停止学习深造。

“这不光为了自己,更是完成对爷爷的承诺。”说话时,姜明宇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爷爷,映着电脑上数字海洋的双眸,此刻有着特别的温柔与坚毅。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景然 曲鸿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