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医疗队员在社区义诊。
重庆日报消息,“那曲高、阿里远、昌都险”,这句在藏区流传已久的谚语勾勒出昌都的险要位置。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藏语意为“水汇合处”,其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从2015年起,重庆开始“组团式”医疗援藏,先后有371人支援昌都,帮助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并帮助类乌齐县人民医院、芒康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甲医院。如今,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已接过上一批队员的接力棒,继续坚守在昌都。
在这371名援藏队员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
怀揣理想,371人毅然来到昌都
2017年11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面向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征集第三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队员。
“到西藏去!”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生李春的心一下被点燃了,他曾去过昌都,很清楚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如果可能,我很愿意为当地做点什么。”
于是,李春迅速递交了申请,让他没想到的是,丈母娘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你年纪也不小了,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身体受得了吗?”
“援藏,是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是我的理想。”李春不断给家人做工作,“当地很缺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要是所有人都顾着小家,工作还怎么开展?”
与李春一样,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黄书明报名援藏后,也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只能对家人软磨硬泡:“如果我能被选上,那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对我,也是一个新的机会。”
经过严格的筛选后,重庆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共20人,于2017年12月10日抵达昌都,开始了他们的援藏工作。
今年9月初,记者在昌都采访时,重庆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蒋迎九不无感慨地说:“援藏,是我们无悔的选择,正因为大家心中有一点理想,才会走到一起。”
始料未及,除了高原反应还有严冬
医疗队员抵达昌都后才发现,藏区严酷的现实条件,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仅仅是突如其来的高原反应就让大家始料未及。高原反应是由缺氧引发的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头疼、气短、胸闷、乏力。刚刚抵达藏区的那段日子,对于很多援藏医生来说,睡觉都成了大问题。“根本睡不着,头疼,即使睡着了,往往又会因为胸闷被憋醒。”黄书明说。
高原上的严冬,也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
冬季的昌都,气温会低至零下20多度。“水泼到地上,瞬间变成冰。”早上出门时,黄书明的头发没干,从驻地到医院约有20分钟路程,伸手一摸,头发上已经结满了冰碴子。
当地的干部也最清楚自己家乡的情况,昌都市卫健委主任邵晶对重庆援藏队员很敬佩:“他们从海拔两三百米的重庆一下到了3000多米的高原,即使躺着,也是一种奉献。”
仁心仁术,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
面对高原反应,每个援藏队员的反应都是尽量克服,并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2018年1月10日上午11点30分,昌都市人民医院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名重度窒息的新生藏族男婴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放大。
一接到产科手术室电话,李春的第一反应就是“跑”,因为重度窒息婴儿的死亡率极高。
当他赶到产科手术室时,看见男婴面色苍白,连呼吸心跳都停止了。李春立即指挥抢救,在当地医生张安鹏及产科医生杨雪梅的辅助下,马上清理男婴的呼吸道、气管插管,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半小时后,男婴终于暂时脱险。
可抢救回来的孩子仍然昏迷不醒。经检查,其除重度窒息外,还有肺炎、脑损伤等疾病,需要上呼吸机维持生命。当家长知道孩子病情后,曾一度想放弃救治。
“作为医生,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由于语言不通,李春只能通过当地医生护士多次与男婴父母沟通:“请再给我们几天时间,孩子目前心跳呼吸都已恢复,可能还有希望,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争取让孩子好起来!”
男婴的父亲土登江措最终同意了李春的建议。经过降颅内压、呼吸机辅助通气、镇静等治疗,3天后男婴成功撤掉呼吸机,5天后男婴苏醒,7天后男婴睁眼看东西。看着孩子一天天好起来,土登江措向李春竖起了大拇指:“好门巴!”(门巴是藏语医生的意思)
就是凭着这样的干劲,重庆援藏医生在昌都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针对当地医院发展理念滞后、后劲不足的现状,援藏医疗队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了昌都市人民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患者病情评估、急救绿色通道等各项制度867项、预案流程145条。援藏的陈军华博士自主研发出“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系统”,实现了管理制度化、精准化;推行排班制度改革,实现对患者的连续、全程、人性化护理,医护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目前,昌都市住院婴幼儿死亡率从2.2‰下降至0.18‰,孕产妇死亡率从168.25/10万下降至106.61/10万,人均期望寿命增至70.6岁,危重症抢救成功率从86.8%上升至98.4%,基本实现了“两降一升、三不出”的援藏工作目标。
我做你学,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重医附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马颖是援藏队员中年龄最大的,援藏时已近50岁(按相关规定,援藏人员不能超过50岁)。
“努力将昌都市人民医院创建成三级甲等医院、培养出一支思想上过硬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带不走的医护队伍。”马颖的目标很明确。
该如何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马颖想了一个“笨”办法:我做你看、你做我看。
一天,医院来了一位急诊病人,是一名刚入伍的年轻战士。两天前的新兵训练,使他头部受到一次轻微外伤,之后便逐渐出现头痛、呕吐,来院时意识处于昏睡状态,头颅CT显示:右侧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
“对于年轻人,一个轻微的外伤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颅内血肿?会不会伴有自身的血管性疾病,比如血管畸形?”马颖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进行判断,并立即着手准备手术。
当晚,马颖带领当地年轻医生张琪对小战士进行大骨瓣开颅探查和血肿清除术,手术很成功。
不管工作多忙,每周五下午,马颖都会召集当地医生上课,给他们讲解新的医学知识和手术技术。张琪、彭斌等年轻医生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昌都市人民医院的骨干。
援藏期间,最对不起的是家人
至今,来自重医附一院的刘丽萍仍会回想起援藏的日子。
一个周日,刘丽萍与同事一起到类乌齐县义诊,汽车沿着狭窄的山路爬行,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万丈深渊,而深渊下面除了灌木就是残破的汽车残骸。
突然,车子方向失控,司机猛地把方向盘甩向左边,幸好左边有一堆木材,才让车子停了下来。坐在后排左侧的刘丽萍,清晰地听到车子撞击的声音。“要是是岩壁,车子就会被反弹回去,直接摔下悬崖。”
尽管事后想起仍有些后怕,但却没有一个援藏队员因此而退缩,继续坚守在援藏一线,任劳任怨。只是在谈到自己亲人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忍不住掉泪。对家人的愧疚,是他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今年7月底,李夏渝才抵达昌都没多久,有天深夜就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岳父突发脑梗,陷入昏迷。
电话中,是妻子慌乱的声音和无助的哭声。李夏渝心都揪起来了。好在抢救及时,岳父性命无忧。
2016年,当得知昌都市需要援藏妇产科医生时,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吴琴毅然报了名。当时,她的儿子才1岁多,女儿也仅8岁。
吴琴将儿子寄养在阿姨家,带着女儿一起援藏。有多少个夜晚,当吴琴忙完手术回到办公室时,发现女儿已经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看着女儿小小的背影,吴琴深深地自责。
但所有的援藏队员都不曾后悔,他们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卓有成效地推动着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
相关新闻>>
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重庆援外医生受欢迎
9月2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全市医疗援外和医疗援藏工作会上获悉,我市已派出149名援外医疗队员、371名援藏医疗队员,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据了解,2002年10月,重庆市向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派遣首批中国医疗队;2016年12月,重庆市向加勒比国家巴巴多斯派遣首批中国医疗队。17年来,我市共派出14批135名援外医疗队员,2批14名短期医疗专家,涵盖28个临床专业、涉及22家派员单位。目前,我市常年驻外工作的援外医疗队员有19人。
“我们的医疗队被受援国政府和人民誉为最受欢迎的外国专家技术援助组,被我驻受援国使馆称为穿着白大褂的外交官。”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17年来,医疗队在受援国共诊治患者11.6万余人次,开展复杂危重手术5200余台次,开展带教培训5200余人次,带去神经外科、颌面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血管介入等专科领域新技术160余项。
“初到巴巴多斯,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对方不了解我们。”第一批中国援巴巴多斯医疗队队长、重医附一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罗诗樵说,为此,医疗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对方做不了的手术,看对方看不了的病。”
2015年以来,我市还选派111名长期援藏队员、260名短期援藏队员入藏开展等级医院创建、医疗技术培训等工作。如今,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类乌齐县人民医院、芒康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
据透露,在常规医疗队基础上,我市还将推进援外创新项目,适时派出短期专家组,并支持受援国医务人员来渝进修等。在援藏方面,将探索建立新招入医生“9+3”人才双向培养模式,即9个月在昌都工作,3个月在重庆进修学习。并将开展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打造一批高水平、成梯次、成建制的医疗人才骨干队伍。
原标题:2015年重庆开始“组团式”医疗援藏,先后有371人赴昌都支援——重庆好“门巴”在昌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