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独一代”抚养,在互联网社会成长的“独二代”,将如何实现大规模协作?如不能,就只有听命于一个强势权威。
“6个人12只眼睛看着一个小人儿吃饭,有时都照顾不过来。”这就是隔壁老王家外孙女吃饭时的写照。12只眼睛当然是极端情况,通常是8只眼睛看着小东西吃饭。小东西刚2岁时就学会了支配人,小嘴一动,给我拿酸奶去。
原来我家的孩子已算是很成功的啦,她只是像小狗般在饭桌旁巡游,有一口没一口就算吃饱了。最成功的是楼下清洁员的孙女儿,人家早早地在不到两岁时就学会了自己用筷子吃饭。那孩子一点儿也不娇气,遇到别人欺负就跟他斗,敢于捍卫自己的尊严,几乎不哭。
“独二代”,出自4+2+1家庭结构中的那个1,也有说是“非常6+1”那个1,80后90后“独一代”的孩子,正在批量上市。这一茬儿孩子在父母与爷奶两代价值观冲突下成长,特别善于在长辈马拉松式的争吵中见风使舵,左右逢源。隔壁的王爷爷说“都这么大了,还带着奶嘴儿啊”,孩子爸爸说“我闺女乐意,她就是带到结婚,我都乐意”。是啊,这孩子带着奶嘴以后至少有六套房。
3岁看小、5岁看老的意思是,看他怎么待人接物。小孩玩玩具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
一次我闺女动了一下别人的小车,一个男孩飞奔过来直接就推个大跟斗。印象中只有一个小姐姐说过“我喜欢分享”,让别人用她的旱冰鞋。这是成人教育的结果,只是这样的教育太少了。那种“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的教育方式就是未来竞争的预演,“一分干掉一操场”的应试教育的预演,上重点考奥数的预演。他们似乎缺了分享一课。
“独二代”们未来怎么合作,他们怎么组合成大规模社会?会不会越来越任性?
要知道,当初长辈审视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时也有“小皇帝”难题。现在怎么样,人家是背负高房价重担的一代,网购分享一代,团队合作也不差。未来“独二代”会重复“独一代”的历程吗?
也许我是过虑了,未来的年轻人,自有他们的技术解决办法,就像互联网生存之道那样,陌生人都可以跟陌生人交易。
可我还是纠结小孩子和小孩子怎么玩的问题。我们小时候大多是群体游戏,比如说丢沙包,比如说撞拐,比如说攻城。大多是户外训练,野外拓展,也是一种角色培养,谁是领导一看就知道了。所以,我们一代不需要团队建设。但是现在的小孩子,好像都想当领导,但又都当不了领导,“既不能令,也不听命”。
现在社会上办了很多学前班,开了许多数学英语班,能解各种试题,却解不了人生大题。这自然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前置,是中产焦虑的前置。北京前一段还下发文件,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可家长还不干呢。媒体常常说,现在的幼儿园都在祸害我们的孩子,当然这有点儿耸人听闻,但是幼儿园的的确确没有教会小孩子怎样做人,怎么样合作,什么才是生活之道。
难道我们的小孩教育,就不能轻松一点?没办法,竞争压力太大,轻松不起来。但现实就是你越是不轻松,你未来要交的社会成本就会越高。人类协作关系是在轻松状态中缔结的。我们会为我们的紧张竞争教育买单的。
未来,那些懂得合作分享的“独二代”将是领袖。中国“独一代”遇上互联网,互联网让他们又团结在了一起,这也是一种角色扮演和角色培养。无论是在做公益,还是在做维权,还是在做兴趣小组,QQ和微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信“独二代”能找到自己的解决之道。
但网上社区有个大问题:你只愿与你趣味相投者社交,以为你们就是全世界;超越社区,则非我族类;群内爱分享,一出群就互怼。“独二代”如何实现大规模协作?反正不能协作就只有听命于一个强势权威。
且听下一代分解吧。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