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门自拍的样子,很三毛
10-02 09:40:29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公号

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公号消息,假期刚刚开始,你是否已经踏上旅程了呢?也许你还没来得及出发,那正好,可以在动身之前先来一场思想和心灵的旅行。

一年一度的黄金周,几乎成了当代中国人旅行的必选时间——毕竟,这样的机会很珍贵。但旅行的路上,肯定不是光有快乐,也会有很多琐碎无奈的时刻;旅行背后,也不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简单。

关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个人都有很多话想说,写作者们自然也不例外。从《撒哈拉的故事》到《背包十年》,再到《寻路中国》,我们看到了旅行路上观察和思考,可能比拍照和留念更重要。

不管你是否已经踏上旅程,都希望这篇关于旅行的思考和书写,能为你的旅途带去启发。

撒哈拉的故事

流浪者之梦背后,掌握住人生的意义

QQ截图20171002094316.jpg

《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版本: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时至今日,在各个社交网站上,当一个女生po出旅行照,被评价“像三毛”仍是很能满足人虚荣心的褒奖。台湾作家三毛离世已26年,像三毛那样流浪和燃烧般地活一次,依然是几代人憧憬却难以真正实践的梦。

这个梦是从三毛的第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开始的,书中记录了她与丈夫荷西婚后在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岛的生活。还记得他们家的沙发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三毛如何给荷西解释“粉丝”?三毛在沙漠里创造着她与荷西的生活,沙漠也赠予她写作上源源不断的灵感。以沙漠为起点,《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等一系列作品影响了整个华人社会。

在大陆,第一轮“三毛热”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刚从创伤中复苏的大陆在那些年见证了高考的恢复、改革开放,当样板戏退出舞台,港台文化迅速填补和拓展了大众精神生活。如果说金庸构建了一个若实若虚的武侠世界,琼瑶阿姨第一次让我们知道了一个男青年也可以“心好痛好痛”,三毛则是大陆社会开放三十多年来最深入人心的“女文青”。80年代末,三毛到访大陆,“三毛热”再升温,而大陆最后一次“三毛热”,是在她选择自断生命之后的报道热潮。

三毛热几乎涵盖了四十多年间大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思潮,人们开始往外看、往外走,人心开始找寻自由、自我。四十年后,当“文青”尤其是“女文青”已泛滥至有些腐味,三毛在大陆的第一批读者也已人过中年,不再热衷于少年时代的那些梦。三毛浪迹天涯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被不断膨胀的全球化、物质化的消费社会所消解,同时也偶尔会在新一代流浪者身上映出影子。

但三毛是很难被模仿的,即便今天背包客越来越多,自拍杆与裙摆各种摇曳生姿。这些年不难看到这样的评论:少女才读三毛,而成熟的人愿意把三毛的书放在书架底端--还是别以自己“现实”“正确”的生活去框定他人散漫的人生行旅吧。最后重读一遍三毛父亲的话:“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这许是三毛那种旅行的意义。

北京人在纽约

第一代赴美移民潮:纽约是天堂也是地狱

QQ截图20171002094402.jpg

《北京人在纽约》

作者:曹桂林

版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8月

80后或许有过儿时跟着父母看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经历,即便你已经不记得姜文、王姬那时的脸,刘欢为该剧创作的主题曲依然可以攒连起几代人的耳边记忆。“timeandtimeagainyouaskme,问我到底爱不爱你;timeandtimeagainiaskmyself,问自己是否离得开你”,这样中英混搭的歌词在上世纪90年代尚不多见。而纽约,这座今天已经被很多国人标为“去过”的大都市,是当时从北京到美国的第一批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1985年,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取消,出国热在全国升温,留学梦、淘金梦让一批批有条件的人先走了出去。这一波出国热潮到底给那一代人的生命带来了什么影响?第一部描写赴美移民潮中北京人故事的《北京人在纽约》,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销售量累积突破100万册。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1993年播出的电视剧的开场白,它也出现在曹桂林在1991年出版的《北京人在纽约》的书封上。今天若从公共图书馆里找到这本书,它应该是一本薄薄的已泛黄的“年代书”。作者曹桂林曾是中央艺术团任大提琴演奏员,1980年初携妻子赴美,在美国创建了设计和生产美国高档针织时装的C&JKNITWEAR。《北京人在纽约》以其在美打拼十多年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写实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移民的无助、挣扎、心酸与喜悲,一代新移民从主角王起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夹杂在两代人之间东西方两种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与家庭的离合纠结,则把这本书、这部剧推到了更多国人面前,让人看见一段异国新生活开启后的光与暗。

再回看,剧中剧烈的文化冲突在国门开放近40年后未必能引发年轻观众的共鸣,但它仍能冷不丁地展现一些亮点。有网友感叹剧中台词里的一位画家原来这么有名---"看见这画了吧,特现代吧,这都是爸爸一个画家朋友艾未未送的~你知道我跟你未未叔叔花了多少工夫弄这个",还有网友感慨:在当年,它是中国人在美国白手起家的成功范例,如今回看就会发现其中充斥的冷漠,荒诞,伤痛和失落。

不妨接着这感慨自问,今天我们以为是成功范例的某次旅行,会不会在五年后十年后回望时,因着人生阅历的沉淀,浮现出其中充斥的虚空与荒诞?

背包十年

关于生存困境与生活方式,当代青年的发问与回答

QQ截图20171002094456.jpg

《背包十年》

作者:小鹏

版本:中信出版社2010年10月

如果说上世纪关于旅行与异乡的畅销书反映着国人对于异乡旅行与生活欣羡、好奇与观望---客观来说三毛、曹桂林确实有优于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去开启异乡生活,那么新世纪之后,“背包客”、“穷游”、“间隔年”成为新一批畅销书的主流标签,作者更加年轻,沙漠与纽约这种点状的、意象化的目的地则进一步铺展成丰富和流动着的多国、多地行旅路线。

无论是《背包十年》的作者小鹏,还是《迟到的间隔年》的作者孙东纯,相比传奇色彩始终不灭的三毛,他们都有点“普通”-像你我大学同学,或是像一位刚认识不久又离职走远的年轻同事。读《撒哈拉的故事》和《北京人在纽约》,读到的是或甜蜜或心酸的故事,它们平实坦白地诉说着,日子是怎么过的,而翻开这些青年行旅手册,看到更多是带着懵懂、躁动,一点点疯狂与笃定的少年人,如何对生活、对生命,对踏上的这一段旅程提问:为何要上路?如何走完这一程?何时停、如何停以及停下来又该怎么活?书封上的推荐语、节选或是内页开场,也多少有点悬疑和意外意味:

QQ截图20171002094533.jpg

《迟到的间隔年》

作者:孙东纯

版本:中信出版社2009年9月

2006年12月1日,我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间隔年”主题。殊不知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

——《迟到的间隔年》

QQ截图20171002094608.jpg

《转山》

作者:谢旺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08年10月

一个24岁的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独自踏上从丽江到拉萨的征程,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或伟大,而是“在相信与怀疑之间摆荡”,但最终决定走下去,因为哪怕失败,他也“应该在失败面前看见自己究竟是如何就范的”。

----《转山》

相比作家式的写作,在路上的青年写作更开放,因为写作初衷之一就是对自己和同龄人的生存困境与生活方式发问与尝试回答。当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旅行更日常甚至泛滥,而常态生活中大家在工作、房子、“什么时候结婚”、“北京的霾冬又要来了”的压力之下日复一日地活,旅行和生活本身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可能性?这个问题足以让大多数喑哑着,却仍有一丝活络想法的青年,忍不住跟着蠢蠢欲动。

这几本书在豆瓣上评论不一,偶尔难免遭到网友们对于文笔、内容虚实的挑剔,但这同时佐证着它们在青年读者群体中揽获了相当的关注度。不管是否如作者所愿,这类书的腰封推荐语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心灵的成长,懂得感恩,学习爱。这种倾向让书中写到的失败、琐碎、那些灰色地带与悬置暗影,那些不知所措与没有答案更值得珍视,因为它们证明写作者并非自我沉浸和自圆其说,而是真的在思考与自省这段旅行。我甚至期待一些适度的放荡与不羁,要知道不少同类书上“中国版《在路上》”的所指,美国垮掉派作家凯鲁亚克的自传性代表作《在路上》,是他花三个星期在一卷30米长的打字纸上一气呵成的,内容不阳光也不健康,作者最后还死于酗酒--这必然不是一个模仿方向,但是一个不可抹去的人性之维度。

另外,在“间隔年”(GapYear)十多年来在国内方兴未艾之后,另一个词“旅行癖”(wanderlust)也值大家反思。间隔年的目的是让青年在归来后,以更健全的生存技能与自我认知更好地融入社会,而非一味强调“归来仍是少年”。翻开一本青年旅行笔记,大家妨记得敲敲自己的脑袋,记得再精彩的“历经千帆”“出走半生”之后,真实的生活始终要面对。

何伟中国纪实三部曲

用最普通中国人的经历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

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他的中文名近十年以来更为中国读者所知,何伟。他被《华尔街日报》称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这是西方视角,在不少中国读者看来,“中国通”已不足以形容何伟。从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他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他开始的不是带着优越感走马观花的老外看中国,而是“一个人和另一群人的交往”,也正因此,他才能让中国读者在纪实三部曲中,跟随细微而真切的日常生活一起呼吸,碰见那个习以为常被我们忽略了的中国--它的样子,我们可以试着从书中被中国读者摘录、引用最多的几段文字中一窥。

QQ截图20171002094638.jpg

《寻路中国》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

在中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制度的擦边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

在中国,如果有人抱怨饭菜不好,那是常事。中国人可能会对很多东西都逆来顺受,但饭菜不在其列。我认为,那正是他们长期以来既有一流美食,又有政治灾难的原因之一。

这个国家最大的焦虑却是极度个体化,极度内在化的。很多人都在探究,他们渴望某种宗教的或者哲学的真理,他们愿意跟他人建立起一种有意义的纽带和联系。在把过去的经验应用到现代的挑战方面,他们遇到了麻烦。父母亲和孩子们分别处在不同的世界里,他们的婚姻更加复杂——我很少遇到在一起真正感到快乐的夫妻。要人们在如此变化的国家站稳根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的警察有时候也许有些粗野,但实际上,他们跟这个国家所有的人一样,讲求实用主义。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承担任何责任。

--《寻路中国》

QQ截图20171002094720.jpg

《江城》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版本: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1月

对于这一切发展变化,你只有接受它、适应它,因为你无法控制。

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

这就是中国的方式。成功是预料中的,失败则要受到批评,并且立刻加以纠正。要么正确,要么不对,没有中间状态。

--《江城》

何伟当然算是旅行作家。他曾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由此开始旅游文学写作之路。但与其说他在旅行、找自己,不如说他在不断锤炼着一个观察者的洞察力火候,“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从1996年到2007年,在中国十年,从《江城》时夹带迷茫的热情到《寻路中国》中成熟的分寸感,他一直尝试用最普通中国人的经历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也让文革、计划生育、国企改革、改革开放、公路铺设和三峡大坝等大事件在小人物的命运浮沉中,与更多中国人的距离近一点。

让何伟的作品出现在这份书单里,并不意在彰显中外作者的差别,而是想提醒大家,旅行作家有不同的维度与深浅,看见与去过之外有纵深的诠释空间。某个休憩的午后,《撒哈拉的故事》和《背包十年》可能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若你恰好要坐七八个小时以上、横穿大半个中国的列车,那就带一本何伟的书吧。各中人事更可琢磨,时间长了也不会腻。

岛屿书

世界边缘,想象这个星球的另50种可能

QQ截图20171002094751.jpg

《岛屿书》

作者:[德]朱迪丝·莎兰斯基

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2013年1月

这份书单的最后是《岛屿书》。往前推三四十年,走完一趟旅行畅销书之旅,还是要以一点点神秘和理想主义作结。

这里有50个遥远岛屿,顺着朱迪斯·莎兰斯基的简练文字,跟着她创造的精细的地图册飞到世界的边缘。除了纽约,这个星球上的孤岛也可以是天堂,或者地狱,正如朱迪丝·莎兰斯基所言:“岛屿是一个剧场式的空间,这里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在不可抗拒地浓缩为短篇小说、乌有之地的小型戏剧以及文学素材。这些故事的特色乃是诗与真的不可分割,现实被架空,幻想照进现实。”

阿森松岛

91km²|居民人数1100

一切都朝向天空伸展。那四十四座尚在锈红色灰烬之下沉睡的火山口,那一根根高达数米的天线树,还有那些碗口冲着天空的雷达锅。它们窥伺着一块块大陆,窃听着整个世界、外太空以及无穷无尽的宇宙空间。这是一片由冷却的火山熔岩形成的崎岖土地,就像月球表面一般贫瘠。灰蒙蒙的十字山山脚,粉刷成白色的圣玛利亚(St.Mary)教堂仿佛是末日之后上帝的最后一座堡垒。

拉帕伊蒂岛

40km²丨居民人数482

孚日山脉(Vogesen)的余脉间有座小城,那里生活着一个六岁的小男孩,他梦见有人在教他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不久后,小李卜兰(MarcLiblin)就能在梦中流利地使用这门语言了,可他完全不知道,这是哪里的语言,抑或,这种语言实际上是否存在。

他是个孤独的孩子,极有天赋,求知欲很强。青少年时代,他的每日食粮是书籍而并非面包。三十三岁时,他在布列塔尼(Bretagne)过起避世的生活。后来,他引起了雷恩(Rennes)大学有关研究人员的注意,他们希望能够破解并翻译那门他在梦中学会的语言。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不断用巨型计算机分析他那奇特的语言。徒劳。

不知何时,他们想到了个主意,一间间地走访港口的小酒馆,向那些上岸休息的水手打听,看有没有人曾经在哪里听到过这门语言。雷恩的一间小酒馆里,李卜兰举办了一个个人秀,他在一群突尼斯人面前用这门语言秀了一段独白。突然,吧台后面一名海军退役军人插嘴说,他曾经听到过这种语言,那是在波利尼西亚群岛中最孤独的一座岛上。他还认识同样说这种语言的一位年长妇人,她跟她的军官前夫离了婚,现在住在位于市郊的社会救济房里。

与这位波利尼西亚妇人的相遇改变了李卜兰的一生:玫克(MeretuiniMake)开了门,李卜兰用他的语言向她问好,她立刻用家乡的老拉帕话回答他。

从来没有离开过欧洲的李卜兰迎娶了这位唯一能够听懂他说话的女人。1983年,他带着她一起,去了那座说他的语言的岛屿。

尽管作者多少带着点“傲慢”地宣称,这50个遥远岛屿,我们未曾拜访,也永不能游历,可面对这本精美且精准的书,你可能不忍抱怨。它像是一个打开世界另一扇门的盒子,让人想到《蝇王》,《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甚至是清代小说《镜花缘》……

这个假期,若你决定避开人山人海,绝不出门,那请考虑这本岛屿书,这样一种另类的行旅书足够让你--这次在路上的,是想象力。

(原标题:你出门自拍的样子,很三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