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出自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面指的的是三国大将周瑜喜欢拿着羽扇。
除了周瑜外,《太平御览》卷七引晋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对于诸葛亮来说,也喜欢拿着羽扇。
提到诸葛亮这个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羽扇不离手,无论在雕塑、绘画,或舞台上,诸葛亮都是如此。这件道具犹如孙悟空的金箍棒或李逵的板斧,和人物的性格结合得如此紧密,几乎成为其有机整体中的组成部分了。甚至在口语当中,也常把“摇羽毛扇的”作为智囊或谋士的代名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诸葛亮总是拿着羽扇呢?
首先,诸葛亮羽扇的形象主要来自《三国演义》,不过,诸葛亮喜欢拿着羽扇并不是罗贯中的凭空塑造。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有“葛巾毛扇,指挥三军”等记载。羽扇用鸟类羽毛做成的扇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羽扇是扇子家族中最早出现的,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汉末到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羽扇成为士大夫、文人都比较喜欢艺术品。换而言之,羽扇最初的作用可能是纳凉,但是,因为文人喜欢在上面写字绘画,慢慢地就成了艺术品。
由此,对于诸葛亮来说,拿着羽扇并不是一个奇怪的行为,反而是符合当时的潮流,如同现在人穿西装、打领带一样,对于汉末魏晋时期的士大夫就喜欢拿着羽扇。同时,天下闻名的诸葛亮一年四季拿着把大大的羽毛扇,除了摆“酷”和彰显自己儒雅的气质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挡风啦。众所周知,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率军多次北伐。而诸葛亮和司马懿等魏国大将战斗的地方,主要在今甘肃省一带。对于该地区来说,干燥多风,可能还有沙尘飞扬,所以诸葛亮用羽扇来遮挡风沙也是非常合理的。
再者,针对诸葛亮手中经常拿着的鹅毛扇,有说法和他的妻子黄月英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黄月英是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在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在诸葛亮临行前,黄月英亲手给诸葛亮做了一把扇子,在这把羽扇的扇柄上,黄月英画了八阵图,并且要求孔明随身携带。通过一把扇子,黄月英是希望提醒诸葛亮一方面不忘夫妻之情,另一方面则是告诫他息怒。
最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对黄月英给诸葛亮赠送羽扇,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不放心诸葛亮的安全。毕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经常率兵打仗,万一遇到伏击什么的,可能就和庞统一个下场了。在此基础上,黄月英给诸葛亮做了一把羽扇,并叮嘱孔明:“鹅性最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它便知动静。你将鹅毛扇带在身边,可以发挥预警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观点指出诸葛亮手持的不是羽毛制作的扇子,诚如之前提到的《三国志》一说,里面是“毛扇”。还有宋刊《艺文类聚》卷六七引《语林》是这样说的:诸葛武侯与室皇在渭滨将战,宣皇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宣皇闻而叹曰:“可谓名士矣!”
在这里,诸葛亮拿的不是白羽扇,而是“毛扇”。宋刊《白氏六帖事类集》卷四“葛巾”条、宋刊《太平御览》卷六八七引《蜀书》,文句大致相同,也作“葛巾、毛扇”,可见当以毛扇为正。
而毛扇并非羽扇,而是麈尾的别名。麈是一种大鹿。《逸周书·王会解》:“稷慎大麈。”孔晁注:“稷慎,肃慎也,贡麈似鹿。”清代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卷八说:“麈即今之四不像也。”又说即“时所称堪达罕也”。在口语中,四不像可以指麋鹿,也可以指驯鹿。而根据《清文鉴》的解释,满语堪达罕(kandahan)指驯鹿,而与麋对应的满文为ultseheu-golmin-buho,是长尾鹿之意。
据动物学家谭邦杰先生说,麈实为驼鹿。驼鹿的尾较长,古人将其尾毛夹在柄中,制成一种类似拂子之物,就叫麈尾。因为它的轮廓像扇子,所以也叫“麈尾扇”,见《南齐书·陈显达传)。又因为它是用尾毛制作的,所以又叫毛扇。《世说新语·言语篇》:“庾稚恭(庾翼)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当作成)帝。”这里的毛扇也就是《宋书·明恭王皇后传》中说的“玉柄毛扇”;而所谓玉柄毛扇在《晋书·王衍传》《陈书·张讥传》《世说新语·容止篇》等处都被称为玉柄麈尾。华贵的麈尾常装玉柄,故《通鉴》卷八九胡三省注称:“晋王公贵人多执麈尾,以玉为柄。”而在当时人描写羽扇的文字中,却未见有明言装玉柄者。相反,《晋书·五行志》说:“旧为羽扇者,刻木象其骨形。……王敦南征,始改为长柄,下出可捉。”则羽扇装木柄,故这时装玉柄的只能是毛扇,即麈尾。
来源:中国历史网、解放日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