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的秀湖公园。 通讯员 陈亮 摄
5月21日,璧山暴雨倾盆。整整六个小时的雨量,仅仅一个小时就被城市排水系统快速“回收”了。这场暴雨,让璧山居民看到了城市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璧山的活力水城建设。2016年,璧山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新建扩建了3座水库、4处湿地,城区水域面积占比提高到10.5%,人均水面面积达到10平方米。同时,璧山还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0个,覆盖试点面积2平方公里。
昔日“臭水河”变清了
蜿蜒流淌的璧南河,从璧山区穿城而过,陪伴着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原来,由于污水大量排入璧南河,一到夏天多远都能闻到河水散发的臭味。”老居民刘畅说,如今,璧南河两旁修起了一栋栋高楼,人们争相购买;河两边的滨河小道上,经常能看到来散步消暑的居民;年轻人则把这里当成了跑步健身的好去处。
“河两岸的树木很多,清晨在这里跑步,可以闻到空气里植物散发的香气。”因工作而定居璧山的王悦说,她每天早上都会来璧南河跑步健身。
璧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说,为了充分发挥出水城的特色,水务部门非常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对待污染“零容忍”。通过整治城区次级河流,城区5条主次河流水质保持在Ⅲ类或准Ⅲ类标准。三年来,46个污水处理厂(站)相继建成投用,污水直排入河已成为历史。
污水变身绿色生活主角
那么污水又该怎么处理呢?璧山将污水变身为“中水”,用于绿化灌溉、消防、冲洗厕所和河流补水,实现了变废为宝。
洁源排水公司总经理张长虹介绍,“中水”即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以进行使用的水,也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通过对中水的再利用,不仅可节约水资源,还能降低用水成本。
目前,璧山城区及各镇街的工程车辆清洗、道路冲洗、市政环卫、园林浇灌用水、景观用水、河流补水等均用上了“中水”,全区“中水”回用率达46%,不仅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河流水质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张长虹说,截至目前,璧山城区仅市政绿化用水就为财政节约水费近9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缓解了璧山夏季生活用水紧张。
建成碧波映城诗意城市
周末带着家人去秀湖公园赏景,已成了王雅琳一家的郊游首选。王雅琳说,秀湖公园里碧波荡漾的湖水和满目葱绿的景观,能让一家人身心得到放松。
“现在,璧山有河有湖,满城绿色和美景一步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刘畅说,璧山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这个老璧山人感到惊喜。
为了让居民随时能感受到亲水生活的魅力,璧山区加强了水系空间塑造,建设“一河六湖十八湿地”,形成自己的水城格局。
璧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璧山有序打造水景观工程,在全城建设了喷泉、瀑布、小桥流水60余处。合理组织水上游览路线,完善“亲水”设施,增加全民参与度,营造出“碧波映城,城托青山”的意境。如今,璧山基本实现了“山与水、水与城、城与人”的相依相融。
得益于此,璧山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