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这句直白而深情的话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战的殷殷嘱托。
从河北阜平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到湘西十八洞村,从凉山三河村到重庆华溪村,这些贫困的中国村庄让总书记殷殷牵挂。
4月15日这天,在重庆石柱中益乡华溪村,早间一场淅沥的春雨过后又是暖暖的艳阳,整个村子透着清新与温暖。就在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先乘飞机,再坐火车,又转汽车,来到了这里。
走学校,转食堂,翻山越岭走访贫困户,在农家院坝开座谈会。
石柱县是革命老区县、民族自治县、边远山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三峡库区移民县,集“老、少、边、穷、淹”于一体。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与村民代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一起共商“两不愁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牵挂和饱含深情的话语,激励和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
沿着总书记在中益乡华溪村的足迹,我们一起来聆听群众收获的感动和对未来的期盼。
炊事员焦大翠: 感恩总书记的牵挂 就是要保证每一餐的营养与健康
中益乡小学炊事员焦大翠。上游新闻记者 钱波 刘力 摄
来到中益乡,总书记看的第一个地方是学校——位于华溪村的中益乡小学。
总书记专门走进了师生食堂,仔细察看餐厅、后厨,了解贫困学生餐费补贴和食品安全卫生情况。
炊事员焦大翠正在给孩子们做晚餐,“锅里正在炖的是萝卜炖牛肉。”面对总书记的亲切询问,焦大翠报告了学校师生食堂每天的伙食计划搭配,“天天都在给师生们做饭,早就熟记于心了。”
回忆起与总书记面对面的场景,52岁的焦大翠难掩心中的感动。
“总书记问得很细致,特别关心学校师生们的饭菜搭配。”
焦大翠知道,她作为学校师生食堂的炊事员,一天三顿饭菜的搭配,直接关系着全校孩子们的营养改善和扎根基层教育的老师的健康饮食。“这既是本职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当着总书记的面,焦大翠一五一十地作了报告。
“我们每天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加上一个汤菜,今天(15日)晚餐是白萝卜炖牛肉、炒鸭子、紫菜汤、蒸鸡蛋、炒小白菜,主食是米饭。”焦大翠话音刚落,总书记就笑着说,这个是标准的四菜一汤啊。
中益乡小学校长谭顺祥说,学校共有11个班(含盐井村村小4个班),165名学生,其中有78名贫困学生,56名留守孩子,教职员工有23人。
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中益乡小学的每一个小学生每学期都能得到400元的补贴款。
“在厨房,总书记打开冰箱检查了存放的肉食和蔬菜的新鲜度。”焦大翠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这看似简单的一个个小细节,体现的是总书记对师生伙食营养与健康的关心。”
讲到这里,作为土生土长的中益乡人,焦大翠了解学校师生们用餐的变化。
以前,中益乡小学离家远的孩子,午餐靠的是从家里带来的米,到学校蒸饭,再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和食堂的汤下饭。如今学校建好了食堂,每个孩子6元钱就能够吃上营养餐。
不仅吃饱,还能吃好。“食堂的蒸扣肉和蒸鸡蛋最受欢迎。”在食堂工作一年多,焦大翠对师生们的口味掌握得一清二楚。有时候孩子们还来向她点菜:“孃孃,我想吃土豆炒肉,我最爱吃这个土豆了,今天中午吃这个要得不嘛。”每每遇到这些要求,焦大翠和食堂的同事都会尽量满足。
“有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脸色’看。”焦大翠说,有的孩子挑食,不喜欢吃青菜,打饭的时候说不要青菜。“不吃青菜啷个得行嘛!需要兼顾到各种营养。”焦大翠就“命令”这些孩子把青菜吃完。
食堂的炊事工作,让同样作为母亲的焦大翠心生浓浓的责任。换着法子给师生们搭配伙食,不停地琢磨出新的菜品,利用假期学习新的烹饪,在中益乡小学,焦大翠感受到了师生们的爱,同样,她也把这份爱化作责任,保证每一餐的干净卫生和营养健康。
“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学生在学校学、住、吃都安全,让家长们放心。”总书记的关心犹在耳畔,焦大翠深知自己的职责。
用焦大翠的话说:“孩子们的学习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而我们作为后勤,保障每一餐的营养与健康,就是在为教育做保障,也是对总书记这份牵挂和关心最简单又最实在的响应。”
小学老师马影翠: 坚定初心扎根基层 让孩子们拥有快乐学习的童年
中益乡小学老师马影翠。上游新闻记者 钱波 刘力 摄
4月15日,学校操场上,中益乡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开展课外文体活动。
看到总书记来了,学生们围拢过来,纷纷问习爷爷好,总书记高兴地同大家交谈,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今年35岁的马影翠老师告诉习近平总书记,师范毕业后,她回到母校中益乡小学当老师,今年已经17年了。
“希望老师们扎根山区,献身乡村教育事业,为群众脱贫贡献一份力量。”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了马影翠这个80后扎根乡村基层教育的决心:“他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言语间饱含深情和关爱。”
再次回想起总书记的这番话,马影翠心生感触。
如今,马老师是学校二年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也是全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马影翠是地道的中益乡人,1996年从当时的中益乡小学毕业后,上了初中考到黔江民族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中益乡小学当老师,这一下来,就是17年。
“我回来的时候,学校已经从原来的一个旧庙搬迁到现在的新校舍。”相比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操场由原来的土坝子变成了现在的水泥地面,还变宽了。如今,教室的黑板也从油墨黑板变成了磁性白板,教室里还装上了节能灯,白色的灯光更利于孩子们学习;此外,还装上了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连音乐课上还有钢琴、电钢琴、葫芦丝等乐器可供孩子们学习。
“我看到了学校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扎根的信心。”马影翠的中师同学中,有很多在城里的学校当老师,条件比中益乡好,对于17年前选择回乡的这份初心,她的回答既朴实又充满感激:“我是中益乡的人,我回到这里就是要报答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想以教育改变家乡贫困的模样。”
这17年间,马影翠不止一次面临离开与坚守的选择。
“都去了条件好的地方,那乡村教育怎么办?贫困乡村的孩子怎么办?”面对一次次的机会和周围人的劝诫,这个80后土家族女孩态度坚定。用她的话说:“从来就没有想过离开。”这份坚定的初心,一方面是对生养故土乡亲的眷念与感恩,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
虽然已经过去17年了,马影翠至今仍记得第一次来到中益乡小学踏进课堂的那一幕:“全班80多个小学生,那天真、渴望的眼神,让你感觉身兼重担,托付着他们的希望与明天。”
“有时候出差回来,学生们就会围着我说:马老师,你怎么这么多天没有到我们教室来啊!你不要离开我们……”
这一幕幕,深深地印在了马影翠的脑海里。
17年的坚守与坚定初心,让马影翠在学生中间不仅有“马老师”这一个称呼,还有“妈妈”这样的呼唤。
这些都深深地感动着马影翠,也感动着像马影翠一样扎根基层教育的每一位老师。
4月15日,在中益乡小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回想起这些,马影翠说:“或许,没在贫困乡村做过教育的不会明白学生们那些动人的小举动,或者一声‘妈妈’这称呼背后意味着什么,但是我的理解就是责任,就是坚定初心,扎根基层。”
卫生院院长蒋凤: 请总书记放心 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做好医疗保障
中益乡卫生院院长蒋凤。上游新闻记者 钱波 刘力 摄
4月15日,在中益乡华溪村老党员马培清家院坝里开起了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摆政策,聊变化,谋发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热烈。
总书记对乡亲们说,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这次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
中益乡卫生院的院长蒋凤在座谈会上第三个发言。
在当天的院坝会后,总书记拉着蒋凤的手嘱咐:“一定要做好医疗保障工作。”
回想起这一幕,蒋凤铭记于心。“请总书记放心,我们有信心和决心。”
谈起脱贫攻坚战役中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的变化,蒋凤感触颇深。
7年前,蒋凤到中益乡卫生院工作,当时院里医生少,病人更少。“来看病的人真的不多。”蒋凤说,那个时候,村里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人都是小病不去医,拖成大病了。
“穷!”蒋凤用一个字概括了其中的原因。
“2018年起,我们就实行了大病医疗的兜底政策。”蒋凤介绍,兜底救助,针对贫困户生病住院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90%,自己只需掏10%就可以了。对于这剩下的10%,如果还承担不起,可以通过村里的一事一议等方式解决,保证大家看得起病。
4月15日,习总书记指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
蒋凤说,现在中益乡542户贫困户中有大约40%是因病致贫的。
签约医生服务团队每个月一次对这些家庭进行测量血压、指导服药等入户巡诊。同时,卫生院每年为村民提供一次免费体检,还有健康促进、心理辅导这些更为细致和人性化的服务。
巡诊卡仅仅是一个方面,卫生院还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一个档案袋。“档案袋里面有八样东西,我们简称为六个字:四卡两册两书。”蒋凤介绍,四卡包括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卡、贫困户亲情卡,兑现明白卡和家庭医生巡诊卡,扶贫政策宣传手册和健康手册。两书就是家庭医生和贫困户的一个签约式服务协议书、贫困户免费体检结果的报告书。
兑现明白卡填写贫困户自己住院报销了多少、自己掏了多少。
“我们针对不同的人群发放一个宣传手册,比如说高血压要合理膳食控制等,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一个宣传手册。”与此同时还要求家庭医生每月巡诊,对于贫困户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求一个季度做一次上门随访跟踪指导用药。
如今,老百姓生病,都会在第一时间到乡卫生院来看病拿药,保障了大家的基本医疗。“两不愁三保障中,做好基本医疗有保障。这还不仅仅是我们的目标。”蒋凤说,接下来还要朝让老百姓“少花钱、少跑路、少生病”方面努力。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基本的公共卫生,多宣传,让老百姓少生病。
在蒋凤看来,目前医院的硬件没有问题,还能适应中益乡的医疗保障,但是面对发展中的中益乡,就有点落后了。“中益乡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未来到我们这里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卫生院的医疗条件还得继续提高,跟上现在这个时代。”蒋凤说,卫生院要加强医生自身的能力提升,走出去到大医院去交流学习提高医疗水平,适应旅游人群的需求。“就像中益乡一样,一天一小变样,一年一大变样。”
老党员马培清: 总书记好亲切 我要把老党员的工作作风传承下去
华溪村老党员马培清。上游新闻记者 钱波 刘力 摄
4月15日下午五点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85岁的老党员、华溪已脱贫户马培清家。
总书记沿着乡间小路步行察看自然环境、村容村貌,了解华溪村通过种植中药材黄精等特色经济作物带动村民脱贫的情况。
“总书记好亲切!”马培清清楚地记得,总书记走上来握着她的手,走进自家堂屋,看到谷仓里装满粮食,厨房里挂着不少腊肉,温饱不愁,了解到他们家通过参加黄精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土地入股分红、管护药材基地等方式,实现了稳定脱贫,总书记表示欣慰。
尽管已经85岁了,谈到自家的脱贫路,马培清思维清晰,言语利索。
马培清说,她1974年7月入党,年轻的时候曾任华溪村妇女主任、生产队会计。马培清之父马发兹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前借助手艺人身份开展革命工作,解放后先后担任石柱县委组织委员、桥头区工委书记、中益乡供销社经理、中益乡党委书记。
马培清从小受父亲影响极大。“我父亲一直都教育我要踏踏实实做人,要为人善良,作风正派,勤勤恳恳,乐于奉献,常怀感恩之心。”
正因这样,尽管马培清现在年龄大了,但她却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去年村里的环境整治中,村里建立了自然村落的院落长制度,马培清主动站出来承担了自家附近的院落长。“家长里短的事情,大家有些问题,我就出面去协调,化解纠纷。”
“我要把父亲那种老党员的工作作风传承下去。”说着,马培清从抽屉里翻出一枚五角星帽徽,“这就是父亲传承给我的,父亲当年就是带着这样一枚帽徽为党工作。”
马培清说,自己二儿子陈朋,前几年因为一场大病,导致家里成为贫困户。
“差点到了妻离子散的地步,陈朋也有放弃生活的念头。”马培清和村支部书记王祥生不停地来做陈朋的工作,最终动员陈朋种植黄精和木瓜等中药材,还将土地入股分红,走出了困境。
如今,陈朋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管护药材基地等方式实现了稳定脱贫。
黄精,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被认为具有补气润肺的功效。华溪村采用木瓜和黄精套种的方式,既节约耕地,也符合黄精喜阴的习性。华溪村目前种植黄精200亩,有150户480人参与种植,其中贫困户48户、159人。
更让她感到高兴的是,去年儿子陈朋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已经成为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了。
马培清说,过去,华溪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粮食作物,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这些年来,中益乡调整产业结构,确定发展中蜂、中药材、特色果蔬等特色产业和民宿、健康养生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在中益乡华溪村,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像马培清家这样,将房屋外立面刷成了姜黄色的房子很多。马培清告诉我们:“因为姜黄色是蜂蜜的颜色,当地主要出产黄连、辣椒和蜂蜜。”
乡亲们说,“吃得黄连苦,换来蜂蜜甜”。
在马培清家院门口,有一大片种植基地,“这是2017年底种下的木瓜树苗,预计明年秋天它们可以挂果。漫山遍野的木瓜树在花期既美丽又是很好的蜜源,促进当地的生态旅游和蜂蜜产业,可以一举多得。”
对于未来,马培清的愿望是,儿子陈朋能传承党员的信仰和职责,搞好自己的黄精种植产业,尽早成为华溪村里脱贫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正如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经受考验,磨炼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
贫困户谭登周: 九死一生靠政策 三病两痛有医保
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和妻子焦光润。上游新闻记者 钱波 刘力 摄
4月15日,习近平踏着湿滑的石阶登上陡坡,来到贫困户谭登周家,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老两口生活和身体状况。
回想起与总书记交流的点点滴滴,谭登周和老伴焦光润眼里泛起了泪花。“是党的好政策,真正造福了老百姓,这才让我们这样的家庭有了现在的好日子。正是因为扶贫的好政策,才让我谭登周一家人挺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谭登周夫妇享受到的不仅有医疗保障,还有住房保障。
“我这房子原来是危房。”谭登周说,当时房子很破旧,村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就帮忙申请了改造款。
在驻村队员的帮助下,把房子改造好了,如今还专门修了冲水厕所,房前屋后都干干净净的。“过几天还要找人来把土坝子硬化了。”说起来,谭登周眼神里充满了幸福和感激。
在谭登周的大门口,一副对联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联是“九死一生靠政策”,下联是“三病两痛有医保”。这是今年春节前,谭登周请村里的驻村工作队员帮忙写的。
说起来,这副对联背后还有一段故事。2018年3月初,谭登周在地里栽洋芋,一边放线一边后退,一不小心就摔下山沟沟里。恰好被帮扶责任人罗风华发现了,大家立即将昏迷的谭登周送到医院抢救。“在重症监护室都住了10多天。”罗风华说,检查结果是全身多处骨折,真算是九死一生啊。幸运的是,谭登周从死神身边逃了回来。
但是,面对15万多元的医疗费用,谭登周一筹莫展。原因在于2016年,妻子焦光润生病被纳入建卡贫困户。好不容易脱贫了,没想到自己又摔伤重新返贫。
2018年石柱县开始实施的大病兜底政策,让谭登周看到了希望。
来自石柱县农委的帮扶责任人罗风华一边在医院照顾谭登周,一边帮他办理了医疗住院费的报销。“90%的住院费都报销了,自己只出了1.5万元,还是村里帮垫付的。”谭登周清楚地记得这些数字。“如果不是这个政策,我啷个有钱医嘛?”
如今,谭登周老两口都在养病中,没有了经济来源,但是日子并没有太困难。
罗风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谭登周一家2018年土地流转入股分红2476元、股金分红960元;领取低保金5052元、养老金2880元,享受森林直补1945元、种粮直补1082元,家庭纯收入14395元。除此之外,村里还将谭登周安排为公益性岗位护林员,每年还可以领到6000元的收入。一方面是帮助他,另一方面还是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管护一下周边的林地。
今年春节前,谭登周思考着找人写一副春联表达自己的感激。驻村工作队员和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这副对联。
“在扶贫政策和大家的帮助下,我的吃穿不愁了,房屋也有了保障。我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我还是想等我的身体恢复好一点后做点事情,日子才能过得好。”谭登周谋划着,等身体好点了,自己养上10桶中蜂,卖蜂蜜换点钱。
“这个不需要太多的体力活,应该做得下来。再反包一点土地,和村里的其他农户一样,种上中药材。我就少种点嘛,根据体力来。”谭登周说得很实在。“现在扶贫政策恁个好,我也不能拖村里的后腿。”
“要得,老谭,我们一起加油。”说话间,罗风华在一旁笑着说,争取明年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上游新闻记者 罗永攀 刘翰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