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经济、技术持续推动,AI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科学性,人工智能技术从概念到实践,逐渐实现了与城市发展的高度联结,多应用场景渗透,“城市智慧”体现在居民切身感受中。
为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在智能城市居民中的各类情况,日前,艾瑞咨询联合商汤科技发布《2018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报告》:一线城市居民的AI需求指数和AI使用指数的得分情况都要高于二线城市居民,二线城市居民的Al潜力值更大。
人工智能有助居民幸福感提升
在2018年,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目前已有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城市生活中不断提升的普及性与落地性,搭建合理的体系,通过数据对各典型城市的AI居民感受力进行评估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
从现实意义来看,科学性的评估和数据呈现将更加直观的展现典型城市中居民对人工智能城市的切实感知,反映城市在智慧社会建设中的先进性;另外,对于居民当前生活状态、特征及需求的描绘与挖掘更能看出城市在智慧城市推进中的细节问题,将有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
从未来价值来看,从居民的视角对城市AI感知进行评估,从更微观的角度探索AI未来落地的创新与可能性,也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一线城市人工智能感受力较强
据报告资料显示,在居民AI需求指数得分方面,广州市民分数最高,其次是深圳、成都;而在AI使用指数得分上深圳市民得分最高,其次是广州、上海。 而且,广州、深圳两个位于南方的一线城市中,居民对于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较强,这也体现出这两大南方城市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普及的初步成效。
在AI发展潜力方面,从人工智能潜力值得分情况看,广州、成都、北京这几个城市的未来AI发展潜力较大,并且成都以4.7的评分占据第二,比其他三座一线城市都高出很多,成都的居民对于人工智能相关服务目前的需求缺口相对较大,尚未完全被现有服务满足。
从细分场景的潜力值方面,一线和二线城市排名前三的细分场景依次均为医疗、金融和教育,城市居民目前普遍对于这三大领域的AI服务诉求较高,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低。
月收入越高对AI高需求更大
据报告资料显示,AI需求指数得分在70分以上(满分100分)的市民被划分为AI高需求人群,六城市AI高需求人群在性别方面差异不大,在年龄方面25-30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33.4%,平均年龄为32.9岁。
而在AI高需求人群的收入方面,月收入超过万元的市民占比达到48%,其中月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市民TGI达到155,表明高薪人群对于人工智能服务的需求特别突出。
教育程度方面,AI高需求人群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的市民占比达到81.3%,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的TGI达到127,凸显出高学历人群对于AI应用的需求较强。婚姻情况方面,AI高需求人群中已婚且有小孩的人群占比达到70.3%,已婚人士在生活中需要用到人工智能的场景相对较多。
并且,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典型城市地区市民的AI使用指数与市民的城市生活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AI使用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面影响城市居民的城市生活幸福感:市民在AI层面的使用场景越频繁,其生活中的幸福感会越多。
交通场景居民AI需求最高
据报告资料显示,上海地区居民整体对Al的感受力较强,Al使用指数总分为64.2, AI需求指数总分为68.0,居民对于AI落地应用的需求略高于平时实际使用,这也说明AI在城市中的应用渗透具有较强的需求基础,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交通、安全、生活办公三大场景中,对于AI的使用情况与需求均较高,这也与人工智能目前在视觉识别与语音识别上的技术与产品较成熟有关,但从AI潜力值(需求指数使用指数)来看,医疗、金融、教育三个与惠民育民最为相关的场景需求缺口最高。
其中,安全场景应用最普及,交通场景居民需求最高。
从需求角度来看,更加困扰城市居民的交通场景则受到更大的关注,成为AI需求指数的第一位,高达70.2分。从整体上看,交通、安全和生活办公依然是热门场景,应用普及和需求感知都排在前三位。
和其他城市类似,深圳地区城市居民AI需求程度和使用程度均较高的细分服务也主要来自安全、交通和生活办公的细分场景,其中AI需求指数TOP10中有三项细分服务来自安全场景,智能手机解锁的需求度最高,而AI使用指数TOP10中有来自生活办公场景数量最多。
新闻名词解释:
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相关定义
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城市居民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对于所在城市在人工智能技术实际应用方面的感受程度与需求程度。经研究,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的大小会影响居民对于城市的幸福感。
城市居民AI使用指数:指衡量城市居民在安全、交通、医疗、生活办公、金融、零售、教育、文娱八个场景中对AI技术相关应用或服务使用程度的指数指标。
城市居民AI需求指数:指衡量城市居民在安全、交通、医疗、生活办公、金融、零售、教育、文娱八个场景中对AI技术相关应用或服务需求程度的指数指标。
上游新闻记者 杨野 实习生 黎盛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