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全家人一起守候在收音机旁,收听电台节目的场景吗?曾几何时,电台节目风靡一时,成为家庭重要的娱乐消遣。而随着屏幕的出现,音频行业一时间陷入了低潮。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和汽车普及,音频行业再次获得了生根发芽的乐土。而内容付费习惯的养成,则让各大音频平台构建起了自己的盈利模式。资本的闻风未动,再加上互联网巨头相继布局加码,让“耳朵经济”的风头越来越盛。在内容付费的背景下,“耳朵经济”的崛起似乎只是开始,未来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
用户
每10个网民有3个在听书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父亲的一台旧收音机就是我听到外面世界声音的来源。”33岁的李小姐小时候很喜欢听广播节目,她告诉记者,近两年,随着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电台APP的兴起,她又像儿时一样,开始了每晚定时收听电台节目。“我会听有声书、广播剧,也会听像《晓说》这样的栏目。”李小姐说,现在的音频APP选择特别多,一些定期更新的栏目,她就会像小时候一样守着时间等更新。
李小姐说,听电台能够解放双手和眼睛,煮饭、做清洁、带孩子的时候都可以听,十分方便,所以她身边很多朋友,现在都开始使用各种音频APP。
如今,音频的人气正在逐渐回暖。据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6月,国内有声阅读用户已达2.32亿,占网民总数的28.9%。换句话说,目前中国每10个网民,就有3个在听书。
从业者
“声音”市场价格较混乱
周先生是一名职业主持人,平时会兼职做一些和声音相关的工作。
周先生介绍,因为行业没有一定的价格标准,一般都是买卖双方自己谈,根据能力不同,或者洽谈的情况不同定价。就以他自己做商配为例,一般专题片时长10分钟左右,1分钟60~80元;短一点在5分钟以内,可能就是直接一口价,费用大概在300~500元。如果是配广告,一般时长会比较短,一分钟以内大概是500元左右。
相较线下,线上的工作费用会少一些。周先生前段时间给一个粉丝较多的10点夜读微信公众号配音了一篇文章。文章不短,配了10多分钟,但是只拿到了一两百块的报酬。而据他所知,像一些录小说的线上配音工作报酬其实更低,录一个小时可能才五六百元。
“这个市场比较混乱,应该是说每个人的行情都不一样。”周先生告诉记者,像他们这种兼职的,一般来说价格都不算高,好一点可能能拿到两三百元一分钟。真正能够赚到钱的,还是专职的声音工作者。如果是稍微有点名气的大咖,月入10万元以上都很普遍。
周先生告诉记者,近两年声音市场其实变化很大,以前主要从美学角度去欣赏声音,但是现在声音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工具角色,通过声音来传递内容。现在互联网上的夜读、有声书,广播剧等,让整个市场多元化,“以前是比较简单的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行业
“123知识狂欢节”销售超4亿
电商平台有淘宝双11购物狂欢节,音频行业也有123狂欢节。2016年12月1日,喜马拉雅做了第一届“123知识狂欢节”,通过红包、打折、秒杀、礼券、充值返现的优惠手段来进行营销,当时的业绩做到了5088万元。而今年的第三届“123知识狂欢节”的业绩已达到了4.35亿元。
然而,回顾前几年,音频行业其实是很难赚钱的,因为大部分都是免费收听的形式,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流量带来的广告。直到2016年,从《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上线开始,音频平台才开始尝试通过知识付费盈利。
2016年,喜马拉雅的知识付费收入就已经超过流量广告、社群、硬件三部分总和。而2017年年末,蜻蜓FM也对外表示,其收入基本已经形成付费收入和广告五五开的格局。
知识付费的受众其实非常有限,其他内容同样有付费需求。如今,各大音频平台已经从最初的知识付费,变成了内容付费,提供有声书、广播剧、相声等多元化的产品。
广播剧这一品类也在今年显现出了新的潜力,今年,广播剧《魔道祖师》首季12集单季售价25.9元,获得的总播放量达到4191.6万次,还有8719人支付了最低5元,最高100元的打赏。
通过优质内容吸引核心用户,完成用户积累后,音频平台通过会员模式挖掘核心用户潜力也是另一个商业变现途径。据了解,从去年到今年,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都先后推出平台的VIP会员。
资本
巨头“闻声而动”加码布局
随着“耳朵经济”的崛起,竞争也不断激烈,不断有巨头进入这个行业。
月前,投入腾讯“怀抱”的阅文集团,正式对外发布了旗下全新有声阅读品牌“阅文听书”。而几乎就在同一时期,美股上市公司国内最大的二次元社区B站,也被媒体曝出收购了音频平台猫耳FM,收购价格大约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
实际上,资本早就“闻声而动”,各大巨头早已在音频行业跑马圈地。早在2015年7月,喜马拉雅FM就曾获得阅文集团数千万元的C轮投资;去年9月,蜻蜓FM完成由微影资本和百度领投的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创下互联网音频行业的单轮最高融资纪录;2018年1月3日,在线音频类APP荔枝FM获得5000万美元D轮融资;车载音频运营商考拉FM随后也获得了来自一号资本及时尚资本等机构联合注入的A轮融资。
此前,喜马拉雅FM被曝已经完成VIE架构搭建,并已完成新一轮4.6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春华资本、腾讯、泛大西洋投资、华泰证券、高盛和新天域,投后估值34亿美元,将于明年上半年赴美IPO。随后喜马拉雅回应,网上流传喜马拉雅融资信息与估值数据与实际不符,具体信息不方便透露。
资本之所以积极入场,是因为音频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指出,数字阅读行业在2017年的市场规模已达152亿,其中有声阅读市场规模为40.6亿元,占数字阅读整体市场规模比重超四分之一。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预计达到4.16亿,增速预计为19.5%,增速将高于移动视频及移动阅读行业。
而根据艾媒北极星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在线音频行业三大头部平台(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对于用户的渗透率加起来不足10%,依然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纵深
“耳朵经济”得利于内容付费
“‘耳朵经济’也可以称为‘音频经济’,它的崛起其实有多方面的因素。”互联网评论家丁道师分析,首先是移动互联网和汽车的普及,给“耳朵经济”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其次,付费意识的养成,则是“耳朵经济”崛起的“肥料”。近几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再加上在线音乐、视频网站、网络文学等多个行业,通过优质内容不断培养消费者的付费意识,付费的习惯在过程中逐渐养成。如今,从最初的知识付费已经进化成了内容付费,用户不仅愿意为学习课程付费,现在用户愿意为看视频、听音乐付费,也愿意为听有声书、听广播剧付费。
此外,资本的入局,巨头的加码,也为“耳朵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催化剂”。
“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已经养成,随着优质内容的增长,内容付费的市场潜力还很大。”丁道师表示。
智能音箱等终端是行业机遇
虽然“耳朵经济”正在崛起,但是音频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相较视频行业还是较小,同时内容付费也存在着复购率不高的问题。未来,“耳朵经济”会如何发展呢?
“我认为,未来‘耳朵经济’应该是构建上下游全产业链,上游打造内容,下游利用智能终端获得流量入口,产业链融合发展。”投资人钟裕宽表示。
钟裕宽认为,在咨讯发达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其实“眼球经济”相对来说已经饱和。“耳朵经济”解放了双手和眼睛,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求,所以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如今市场规模较小,说明未来市场的潜力还十分巨大。
“生产优质内容,肯定是必须要做的。”钟裕宽表示,在内容付费时代,像喜马拉雅、蜻蜓这些APP,其实更像是一个内容电商平台,将优质内容上架,让用户可以购买。所以,首先必须要专注于优质内容,那么版权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要点。
上游生产优质内容,那么下游来说,就是要着眼于终端的问题。“现在很多巨头都推出了智能音箱,像天猫精灵、百度小爱等。智能音箱其实是当下的一个风口,也是音频行业的机遇。”钟裕宽表示,智能音箱已经成为与智能手机并列的全新流量入口,而且是以听为主要信息传播方式,这必将给在线音频市场带来新一轮发展红利。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谢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