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又称天子,代表上天统治。为了表明一个朝代的合法性,会尊崇以前的朝代,对前朝进行分封。
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古代政治礼制,新兴王朝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显示本朝继承前面朝代,具有正统地位。二王通常指紧邻的两个王朝,三恪指更久远的王朝。
尧舜禹时期,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夏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礼。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灭商后,武王追思先圣王,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商代后裔宋国。周朝封了8个公爵,上述6国全部是公爵国。公爵是最高爵位,公爵是王室的客人,可以组建“三师”军队,有较大的独立性。
周朝在灭商之前的身份就是商朝的臣属,而且武王伐纣后,殷人依然有强大的势力,出于对殷人势力的限制和一定程度的承认,以及合法性的塑造,不仅保留了殷人的部分领域,还分封了之前的许多先圣王的后裔,这是二王三恪的第一次制度化。
秦始皇用法家治国,没有使用二王三恪制度,二代就灭亡了。汉朝恢复这一制度,汉武帝封周朝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汉元帝加封周承休侯,汉成帝加封为周承休公,后改封卫公。汉成帝封孔子十四世嫡长孙孔吉为殷绍嘉侯,汉平帝改封为宋公,以继承商朝。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不称臣,受诏不拜,可以天子仪仗祭祀宗庙,仍行汉朝正朔。西晋武帝封魏元帝为“陈留王”,汉献帝后裔封山阳公,改卫公为卫侯(周朝)、宋公为宋侯(商朝),封刘禅为安乐县公。其中的陈留王在西晋灭亡后,持续了200多年, 到南齐时期才亡国。
唐朝,封杨侑为酅国公,行隋正朔;封北周后裔介国公,共为二王后。唐玄宗时期,封商朝、周朝、汉朝为三恪。
宋朝,宋太祖封柴宗训为郑王,以奉同嗣,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宋仁宗封柴咏为崇义公,宋徽宗又封周恭帝玄孙为宣义郎,与崇义公为国二恪。此外,封封隋、唐、五代后裔与吴越、荆南、蜀汉等诸国子孙为官,负责宗庙祭祀。
元末红巾军起义,韩山童刘福通打着恢复宋朝旗号,建立宋政权。朱元璋跟随红巾军起家,最后却将宋政权小明王韩林儿给淹死了,因而不愿提及宋朝;另一方面他出于怀柔,承认元朝正统,但是也不适合将元朝列为二王。因而明朝没有使用二王三恪制度。
满清入关,打着替明朝皇帝复仇的旗号,却将明朝皇帝后裔全部残杀,自然不敢采用二王三恪制度。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