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是最强地级市的经济强市,还是精高尖技术产业的高地?其实,你看到的这些都是苏州。
6月24日,空中客车(以下简称空客)中国研发中心签约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消息,一经发布就持续引发关注,为什么选择苏州?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苏州汇集了全球航空航天领域众多领先的外包商和一流的科研机构,拥有完备的供应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提到,空客希望借助苏州工业园区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苏州在供应链领域的独特优势,以及本地丰富的高端人才储备,与长三角地区企业开展更多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共同为中国航空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签约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2021年4月,苏州市正式发布《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截至2021年年初,苏州航空航天相关产业规模达300亿元,重要零部件及配套企业200多家,涉及动力系统、机电系统、航电系统、航空材料等诸多领域,参与中国商飞有关项目的企业就有近30家。近年来,苏州市下设各区市均已在航空航天领域布局。根据《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到2023年,苏州力争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600亿元,将在大飞机产业、航天产业、通用航空产业、航空智能装备和航空功能服务等方向重点发力。
空客是世界领先的飞机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航空航天技术公司,也是最大的直升机制造商及全球领先的防务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空客和波音垄断了全球99%的民航大飞机(可搭乘百人以上飞机)订单,形成了国际双寡头格局。
2017年,空客(中国)创新中心准备落户深圳。时隔5年后,空客又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约,将在苏州设立中国研发中心。据苏州发布消息,中国研发中心将重点围绕氢能源基础设施开展研发工作,同时为空客全球提供先进制造、电气化、未来客舱及新科技的研发创新服务。空中客车全球执委会成员、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技术官萨宾视频致辞中提到,作为全球航空业的重要一员,空客致力于引领航空航天领域的去碳化进程,中国研发中心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载体。
航空航天成为经济升级重要产业
有着全国经济大市、工业大市、开放大市名片的苏州,近年来却面临着产业结构大而不强、大而不新,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对外依存度高且缺乏高精尖产业创新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困局。如何打破僵局,重构核心竞争力,是苏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苏州把转型的目标放在航空航天上。之所以选择航空航天,一方面是看重了航空航天附加值远超其他产业的优势。据官方媒体报道,以航空发动机产业为例,以单位重量价值计算,航空发动机、民用飞机、轿车和轮船比值达到了1400:800:9:1。
其次,航空航天对其他产业的溢出和带动效应也同样值得关注,如果能掌握复合材料的自主研发技术,将带动汽车、医疗、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的发展,其利好将成为带动城市产业转型的强心剂。除此之外,还将带动产业的相关配套建设,促进服务行业延伸。
因此,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成为“最强地级市”再升级的重要产业。
当然,如何让更多航空航天领域的“大佬”们选择苏州,苏州也有着自己的底气。因为毗邻上海,沪苏深度合作的背后是人才、技术、项目的共享优势,多年来围绕智能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数不胜数。数据显示,苏州是上海电气在沪外布局产业最多的城市,目前已投资布局11家企业,供应链企业超过200家。
苏州发布提到,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全面建成,形成‘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一核”是指上海虹桥商务区。“两带”是指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作为毗邻上海的苏州,“苏州制造”品牌抢抓机遇围绕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航空新材料、专业无人机等重点方向依托虹桥发展国际服务业加强与上海大飞机产业体系的配套协作致力于建设国际化的航空高端创新成果的高端转化基地。
同时,随着长三角效应不断加强,苏州交通便捷的优势,也为苏州创造了有利的区位条件。此外,苏州汇集了航空航天领域众多全球领先的外包商和一流的科研机构,拥有完备的供应链,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上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苏州基地、空天院苏州研究院、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南航苏州研究院等学术加持,也为苏州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全市聚集的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其配套企业 200 余家,涉及动力系统、机电系统、航电系统、航空材料等多个领域。此外,面临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共建“一带一路”叠加优势,也成为苏州的加分项。
德国驻华公使吕帆在签约仪式上表示空客中国研发中心的设立,体现了公司对苏州和苏州工业园区投资环境的高度认可,未来将使空客在中国的投资版图扩大到尖端创新产品领域,进一步朝着碳净零排放方向迈进。
▲2021年苏州市“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大飞机苏州航空产业园”揭牌。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苏州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实力雄厚
实际上,苏州与航空航天很早就已结缘,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的背后都有苏州制造的贡献,相城区渭塘镇苏州华瑞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已经与中国商飞合作多年。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承担ARJ21-700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和CR929宽体客机的研制和产业化使命,是我国民用飞机产业的核心企业和骨干央企。
2020年12月21日,中国航天科工与中国商飞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指出,苏相合作区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将作为机体结构件领域的研发中心,引进自动铺丝机等关键设备,与镇江产业园能力建设进行优势互补,达到中国商飞CR929宽体客机供应商资质条件,发挥内部资源协同效应,集成碳纤维原材料、关键核心部件研制能力,为中国商飞在飞机国产化进程中提供支持。
今年6月6日,该材料研究院获批苏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重点专项支持。据了解,该项目主要针对单体容积1000L以上(直径Ф550mm以上、长度大于6m)氢气储运用铝合金内胆高压复合气瓶,国内无法制备的瓶颈问题,搭建集新原理、新装备、新方法和新产品开发的立体创新平台,打通全工艺链关键核心技术,助推国内氢能源移动运输能力快速追赶欧美最新技术水平。
此前,2021年5月,全球最大的金属3D打印机亮相,发布者为苏州西帝摩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西帝摩负责人张正文教授表示,此次发布的超大型3D打印机,成型范围达2米x2米x0.65米,能够满足大型金属零部件的制造,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属3D打印机。
目前,西帝摩生产的航空航天结构部件,已经应用到了中国航空航天的探索中。其产品客户不仅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顶尖企业,也有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
2021年5月8日,苏州相城(北京)航空航天产业对接会在京举行,相城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大飞机产业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合开展先进算法研究与应用,共建“先进航空材料联合实验室”。此外,大飞机增材制造(相城)协同发展中心、相城(北京)航空航天产业创新中心、空天材料长三角成果转化基地、Rego黄桥(北京)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载体现场揭牌。仅这场签约会上,相城区就签订了44个项目,主要涉及航空新材料研发制造,动力产品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等方面。
今年上半年,相城经开区2022年度市重点项目“航空航天产业园”也已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建成后,该产业园将聚焦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新材料、电子设备、检测维修、航空服务等重点领域,培育航空航天新技术、新产能,打造全国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示范园。
▲太仓航空产业园。图片来源/太仓发布
太仓正打造航空航天创新集群
实际上,从2018年起,苏州就已开始在航空航天产业暗自发力,2018年,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太仓市拿到了航空航天产业的重要入场券。随后,太仓提出要建设航空产业园,并发布了《太仓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划定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航空新材料、专业无人机、航空服务业等发展方向。
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势,上海发展大飞机产业的辐射溢出效应,加之有着30年与德国合作积累的精密制造产业基础,太仓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据显示,2021年,太仓市累计签约航空航天项目75个,总签约金额达257.3亿元。在建航空航天产业重点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额121.5亿元。截至2021年,太仓共有规上航空工业企业15家,主营业务收入近50亿元,另外还有航空航天产业链配套企业50家,相关航空航天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
2021年4月,大飞机苏州(太仓)航空产业园正式揭牌。天航长鹰、穆格飞控、舍弗勒等企业进入商飞供应商名单。同年12月,火箭派(太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首个商业航天生物载荷“火种一号”空间微重力生物载荷试验装置,跟随“华羿一号”火箭发射升空。火箭派(太仓)公司也将作为火箭派全国总部和未来上市主体,承担运载火箭的生产制造总装工作和飞船的生产制造工作。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飞机的可靠性及经济性,目前,小型航空发动机在我国属于稀缺的产品。众多在研的飞机或者无人机都处在“等发动机”的状态。在太仓,江苏点石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着力解决这个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公司创始人丁建国介绍,公司目前研发制造的500kgf推力级涡喷发动机,耗油率、推重比和可靠性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此量级高空高速无人机用发动机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55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预计2023年开始量产。
据《太仓高新区航空航天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显示,目前太仓已初步构建以中游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
在航空新材料领域,江苏金江铜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具有高温、高导、耐磨、抗疲劳、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等领域,在国内首先研发了高强高导易切削高精度铍铜棒,结束国内市场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目前该产品已处于行业第一。
在航空零部件及精密制造方面,主要从事航空轴承的生产维修工作的舍弗勒航空轴承(太仓)有限公司,目前已通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审核和中国民航总局CAAC认证。目前舍弗勒集团已计划在太仓高新区航空产业园专门新设厂房,实现各类高精度航空轴承本地化生产。
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无人飞船、空间站、地面设备等商业航天方面,2021年10月29日火箭派(太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与九州云箭就液体运载火箭发动机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达尔文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一级采用一台7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二级采用一台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真空版),计划2023年首飞。
在飞机维修、机场运营等航空服务方面,太仓集聚了兹韦克罗睿测试、航宇检测技术等代表企业。其中,兹韦克罗睿测试太仓团队于2020年成功研发了全新的热变形维卡试验机。
▲太仓华钛瑞翔公司研发车间。图片来源/太仓发布
除上述成果外,华钛瑞翔主营产品钛铝合金低压涡轮叶片,采用自主研发的国际先进涂料技术,攻克了钛铝叶片制造核心难题,使航空发动机减重达50%以上。
吉太航空自主研发核心机载航空电子系统和装备,突破了国产大型客机航空电子产品关键技术。
飞享家的航毯胶带拉抗性能、初粘性能等关键性参数数倍好于波音BMS、空客AMIS的技术标准,性能全面优于现役国外同类产品,获航空零部件制造国家级证书。
正在打造“做航空到太仓”城市新名片的太仓,其“打造太仓航空航天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和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的定位,还被写入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今年1月12日,太仓举行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会议,会上,星河动力液体燃料商业运载火箭研发总装基地(港区)等13个航空航天产业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太仓,签约总金额达98亿元。
“创新集群是一个催生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我们要全力打造助力企业成长的最优‘生态圈’,让每一个优质的航空航天企业和人才团队,都能在太仓找到合适土壤、实现蓬勃发展。”太仓市市委书记汪香元表示在会上表示: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是太仓立足多重机遇优势、着眼提升产业能级层级作出的重要选择,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加速向500亿级目标迈进。
▲苏州各区市航空航天产业布局图。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两年航空航天产业营收要达600亿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不仅在相城、太仓,苏州市各区市均已在航空航天领域为自己找好了定位。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航空装备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部分。苏州工业园区提出,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大飞机航空产业园,力争到2023年,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超150家,产值超200亿元。
在常熟,正重点打造高铁片区数字科技新城。将集聚数据存储基础设施、航空航天数字资源、常熟“数字门牌”和政府数据等核心资源。商业航天新晋“专精特新”潜力企业航天科工海鹰卫星、深蓝空间遥感、纳飞卫星动力等均已落地常熟。其中,深蓝空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研发天地一体化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纳飞卫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孵化的高科技公司,专业从事微小卫星先进推进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其拥有的纳飞碘工质射频离子电推进系统体积只有常规氙气电推进系统的三分之一,是目前国内最轻最小超长寿命的新一代卫星电推进系统,可赋予小卫星极为强大的机动能力,为巨型星座卫星升轨、离轨等姿轨控任务,提供了轻小经济、模块化、高可靠的新型解决方案。
据苏州市发布的各区市航空航天产业布局图显示,根据规划,太仓市将着重培育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昆山市、吴中区主打民营航空部件加工;苏州工业园区以外资航空装备企业为主;苏州高新区主攻军工航空航天企业;吴江区聚焦航空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张家港市、常熟市突破聚焦航空标准件和新材料;相城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材料、航空发动机等产业链;而老城区姑苏区则在提升航空延伸服务能级方面发力。
一时间,整个苏州都“造”起了大飞机。
不同的发展方向,为苏州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2021年4月26日,苏州市召开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正式发布《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大飞机苏州航空产业园”同时揭牌。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中为制定了大飞机产业、航天产业、通用航空产业、航空智能装备、航空功能服务等五个发展方向,并发布了力争到2023年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打造3至5个特色产业园,培育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的目标。
这也标志着,航空航天正式成为苏州新的发展方向,在当天的发布会上,78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236亿元。
没有民用机场也不影响苏州“起飞”,苏州正集全市之力实现苏州人的飞天梦。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