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夜雨 > 正文
头条大赛(第14季)丨郑劲松:永远的隆平学长——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纪念
2022-05-23 11:00:16 来源:重庆晚报

永远的隆平学长

——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纪念

郑劲松

您,走了,一粒种子,带着梦想,去了远方。

浩瀚的星空,那颗行星,正在用您的名字,永恒地闪着光亮。

您,从来没有离开。没有离开您挚爱一生的土地和人民。

70年前您留下的青春足迹,还在您的母校——西南大学32教前的草坪——青翠如诗。

袁隆平的塑像前,从来没断过鲜花(西南大学档案馆供图)

这是一尊精神的塑像。您还像多年前一样,手捧一大把稻穗,眼神坚毅地望向远方,那颗颗饱满的稻粒,真像花生米般,在晨曦中闪着金光······。

去年5月22日——那个让世界心疼的日子过去了365天。您,看见了吗?365天里,这儿从来没有断过鲜花。因为鲜花也有种子,这种子一直在发芽,一直在开花。每一朵花都是最深情的缅怀,每一片叶都是最纯洁的思念,每一颗草尖都在和你说话——

说的是:稻田的秧苗又长高了,晚风吹来您熟悉的清香。

说的是:从此后,稻花香里不说丰年,只说:永远的隆平学长。

9岁那年,抗战的硝烟弥漫。您和爸妈,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来到重庆——抗战大后方。

袁隆平题写的南岸区龙门浩隆平小学(资料图片)

南岸区龙门浩小学,您在空袭警报中上课,在防空洞完成作业······您说,您还跳进长江里,从水下看见过侵略者投下的炸弹、火光。

博学中学大门(资料图片)

重庆复兴初中、赣江中学、博学中学,您度过了战乱时期的青少年时光。您说,妈妈曾经牵着你的手,看见饿殍遍地,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那祈求施舍的目光。那一刻,一种梦想在少年的心里潜滋暗长:让中国人摆脱贫困,远离饥荒。

袁隆平的大学学生证(西南大学档案馆供图)

于是,1949年的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您说服母亲,再一次逆江而上,来到重庆,考入相辉学院,而后转入西南农学院。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学农的梦想如愿以偿,从这天起,您让西南大学的校史熠熠生辉,成了我们的隆平学长!

 “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合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有趣的灵魂伴随着青春岁月。荷花池畔的柳树,还依稀记得您的小提琴旋律。嘉陵江的碧波,北温泉的温汤,还记得您调皮的模样,宽宽的肩膀。

大足拾万镇的重庆隆平五彩田园(资料图片)

毕业前的那个冬季,大足拾万镇雪花飘飘,老乡们口中的“袁大学生”,冒雪开展土地测量。那是您躬耕田垄的第一站,老乡没忘,您更没忘。60年后,您欣然同意,在那儿建起您的院士工作站,五彩田园展开多姿多彩的梦想。

袁隆平题写的“天下大足,醉美乡村”(西南大学档案馆提供)

您还欣然题词:“天下大足,醉美乡村。”是啊,天下大足,大足天下,这是一个大地之子的情怀,不忘初心,人民至上!

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您热爱游泳,差一点就进了国家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您也曾热血沸腾,差点当了一名空军。

袁隆平与同学在北温泉(青年、中年同一位置)(资料图片)

如果是那样,国家一定多了一名游泳健将,或者一名空军英雄,而少了杂交水稻之父······您说,在精神的骨子里,这没什么不同,一片禾苗也是碧波荡漾,稻浪翻滚中您照样遨游!

您一直是一名战士,向贫困,向饥饿宣战,让咱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

您的故事,一直在大地上传扬,您是所有西南大学人最熟悉的隆平学长。

2008年11月,袁隆平回母校,师生自发冒雨在校门等待迎接(西南大学档案馆供图)

难忘啊,合校3年后的2008年秋天,您在细雨中回到母校,上千师生自发冒雨前来大校门迎接,“来了,来了,隆平学长来了······”一群学生跟着轿车一路小跑,一直追到桂园宾馆的欢迎会现场。

谁说我们只追歌星、影星,您才是我们最崇拜的顶流,人民科学家,最美奋斗者,新时代楷模!您如一片旗帜,在我们的眼里迎风飘扬!

袁隆平回母校参加校庆并致辞,“粉丝”们上前拍照(西南大学档案馆供图)

2016年4月18日,110年校庆,您又回到母校,您刚在主席台落座,人们,根本不讲“规矩”一拥而上,只为了和您照一张像,只为了“我和您,在一起”,蹭蹭你的流量······

是的,您是一个播种者。每次回来,都是一次育种。您种下的岂止是稻子,那是精神的种子一次次、一粒粒种在我们的心田上,春夏秋冬,从不荒凉!

2019年,您荣膺共和国勋章。学弟学妹给您写信,您回信八字箴言:“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像春风春雨播洒在青春的原野上。

我们永远无法忘记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这一刻,世界静默,时间停止,这时针、这分针、这秒针,针针扎在我们的心上······

32教前的草坪,那几天成了鲜花的海洋,悼念的人们络绎不绝。

可我总觉得,您没有离去,您一直抱着那把饱满的稻穗,微笑着看着我们。

这是您写下的对联,此时此刻,我们再献给您——

杂交稻 大吉稻 隆平稻,稻稻可解苍生苦。

禾下梦 振兴梦 中国梦,梦梦皆为百姓甜。

秋风又一次吹过田野,稻香盈袖,我们要欣喜地向您报告——

禾下乘凉,梦想成真! 那2米2高的巨型稻啊,结满了磅礴的思念和饱满的回忆!

您说过,“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您就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您更是一位播种者,把精神的种子深深地种进了钟爱一生的大地。

因为,这大地,是您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母亲!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档案馆)

版面欣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