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遗嘱
赖永勤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是在病榻上度过的,但她却活到了83岁的高龄。母亲辞世时留给我的遗嘱,既没有财产分配一类的常套,也没有生离死别的悲伤。她只是叫我要倍加珍惜身体,并特别叮嘱:“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爱你最爱的人。”现在想起来,这看似平淡的遗嘱,在我心中却是一份最温暖的人生告别了。
母亲在离开人世之时,为什么要我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我想,除了因为她曾久病缠身,深受疾病折磨之苦和拖累他人之赘外,更重要的是,我的两个兄长不到50岁便先后离她而去,这几近毁灭性的打击,使她对生命有了新的顿悟。她曾痛彻地说道:“子女先父母而去,既是他们最大的不幸,也是他们最大的不孝。我们先祖一直提倡为老人尽孝送终,先老人而去者,非但不能为老人送终,反而为之增添巨大的悲痛,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不孝吗?”
母亲在晚年之时,愈加体会到了将财产金钱遗留给子女,远不如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当作一笔精神财富传承给子女更为有用。母亲一生历经坎坷,她不但没有被苦难击倒,反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当她看到我为某些解不开心结的事情而愁烦甚至恼怒时,会叫我端上一杯茶坐在她身旁,并让我慢慢地喝上一口,然后对我说:“你要记住,养身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养性。将性情养好了,心情会时时保持平静和愉快。有了一颗平静的心,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慌乱;有了一颗愉快的心,不仅吃得好睡得好,工作学习的精力也会异常充沛。”
现在回忆起来,晚年的母亲真是将“身、心、性”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到了极致。母亲年轻时多病,到了晚年便格外留意日常生活中的起居饮食和气候的变化,并主动戒掉了烟酒、辛辣及一切不利于健康的不良嗜好,就她的话说:“我管好了自己的嘴。”母亲的感情曾遭重创,两个儿子的去世,更为她旧愁添新伤。她解脱的方式是,尽量将爱转移到其他健在的子女和孙子辈的身上,以减轻心情的沉痛感,达到心理的平衡。
母亲一直信奉“性格决定命运”这句名言,所以在“身、心、性” 这三者中,最注重性情的陶冶。生活中的若干细节,处处体现了她的生活的态度。
母亲一直喜欢喝茶,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喝茶的程序及茶具都有讲究。她说,茶本是静心之物,烧水、清洗茶具和沏茶的过程,也是一个静心的过程,人的心也会慢慢地融入茶香中,这样的茶喝起来才更有滋味。
母亲也爱读书,在读书时,她经常爱焚上一枝淡雅的藏香,她认为,在袅袅的清香中读书,既悦目又养心。母亲还喜欢收藏,或一枚竹制的小书笺,或一张绣花的丝手绢,或一个奇异的玻璃球,有时甚至连一个新颖的包装盒也会爱不释手。她收藏的物件虽然并非名贵,但却从中找到了收藏的乐趣。她经常说,一个物件一个故事,多一个故事就多一份快乐。
惜乎,当时我并没有将母亲对生命的体悟细细消化,更没有将母亲的忠言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一任性格使然,我行我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增加,再加之近些年不时有比我年轻者先后谢世,便越感到母亲那份遗嘱的温暖与珍贵。
每每节假日,朋友们总爱发短信息或者通过微信相互祝福,而我发得最多的就是母亲留给我的遗嘱了。我还会告诉我的朋友,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它不仅浸润着母亲满腔的慈爱,同时还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折射着生命的真谛。
作者:赖永勤,国家一级文学编辑。
绘画:苏维军,字云翰,1979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先后师从于郭克教授和熊显林教授,结业于天津美院花鸟画高级研修班,清华美院高研班。现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中国画学会会员,原重庆市渝中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