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杭州西湖旁几棵柳树的命运牵动不少人的心。有网友反映,最近西湖边景观正在提升改造,但是西湖边靠近少年宫这一带原本的高柳却都不见了,替换成了月季等。“我有点想不通,柳树不是西湖边的标配么,为什么要弄走?”
11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原来的柳树有病虫害,已经影响了树的长势和整体美观。对此,园林专家也进行了会诊,现在会诊的方案是要换树。“栽种的月季花是为了优化景观效果,柳树会再种上去,但整个工程还没有完成。”该工作人员说。
从目前各方呈现的信息看,西湖旁确实有些柳树“消失”了,原来的位置种上了月季。但准确说,那些被替换的柳树不是被砍掉了,而是“迁移”,且它们是遭遇了“病虫害”。言下之意,这些柳树应该不会永久“消失”,日后依然有复归的可能。
树木和人一样,“生病”了需要休息、治疗,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但柳树与西湖的经典搭配所构筑出来的景观意义、文化意义已深入人心,公众对于西湖旁几棵突然不见了的柳树的担心,并非小题大做。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柳树从来就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比如,冬奥会上“折柳送别诉说中国式浪漫”的一幕,就是对柳树人文象征意义的生动阐发。具体到杭州西湖,它与柳树的搭配,同样承载了许多文化历史记忆。即便没有去西湖身临其境感受“柳浪闻莺”的意境,相信不少人都多少熟悉几句与西湖杨柳相关的诗句。比如,很多人从小就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之类的名句朗朗上口。
有网友在相关新闻下留言:“一株杨柳一株桃,才是杭州西湖”“柳树才是西湖的灵魂”。不夸张地说,西湖与柳树在文化意义上是一体共生的。没有了柳树——哪怕它已经遭受病虫害影响,在很多人看来,西湖也注定会少一份韵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次“月季换柳树”引发的公共讨论背后所对应的公共情绪。这背后的逻辑和价值主张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承载着公共情感的景观植物,看似只是一草一木,却需要小心处置。因为在城市、景区更新的过程中,市民情感、历史文化记忆以及审美偏好,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在程序上,涉及公共情感和利益的事务,也应该引入必要的公众参与,事先做好告知、解释工作,或是征询公众意见。
就拿这起事件来说,西湖边部分遭受病虫害的柳树若不得不替换,要是提前向社会作出告知,并就哪种植物才是最好的“替代物”征求社会意见,相信公众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说不定,还能留下一段“共治”的佳话。
从更广阔的意义上看,这次事件无疑再次提醒人们,关乎公众情感和利益的事务,务必要以“公共”的方式来进行,多一些“问计于民”。当我们谈历史文化保护,谈尊重城市的历史脉络,首先也必须是尊重人的情感需求和文化认同,不能偏离这个价值基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