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消息,近些年,量化私募基金在A股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国内量化私募基金近5年产品发行总量达到了27317只。其中,30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旗下产品合计有7647只,占比达到了27.99%。
多位私募基金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内量化私募基金近些年发展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量化私募实现超额收益;二是量化私募管理规模大幅提升。未来量化私募发展空间还很大,对提供市场流动性进程等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发行总量突破万只
自2017年以来,国内量化私募基金发展呈现出节节攀升态势。2021年,量化私募基金发行产品数量突破了万只关口,创出了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量化私募基金合计发行总量为3236只;2018年发行了2620只;2019年大幅攀升,全年合计发行3914只;2020年再度放量,合计发行6261只;2021年首次突破万只关口,发行10430只。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合计发行856只。
黑翼资产首席策略分析师王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量化交易是运用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建立的统计学模型进行交易,从而赚取超额收益。近些年,量化交易作为一种投资手段能够获取较高的收益,其实底层逻辑在于当前中国A股市场还处于无效波动较大阶段,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相比,还存在着较多的Alpha收益(超额收益)。因此,当前以及未来很长时间,仍将是量化投资的黄金期。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些年,量化交易快速发展主要有几方面因素:一是需求因素。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后,大量非标金融产品到期转化,高净值客户主动寻求优质投资工具,市场需求旺盛;二是人才因素。大量海外量化人才回国发展,把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带到了国内市场;三是技术因素。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量化交易提供了技术基础;四是资金因素。近两年量化私募产品业绩普遍优于股票多头,大量资金涌入了量化赛道。
在量化私募基金取得优异业绩的同时,量化私募的管理规模也在同步提升。目前量化私募管理规模突破了1万亿元,相比此前有很大增长。另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目前,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数量已达30家,在百亿元级私募的占比近25%(百亿元级私募总量为118家)。与此同时,在近5年的发行中,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发行产品数量也逐步提升,2017年发行了425只、2018年发行了462只、2019年发行了840只、2020年发行了1961只、2021年发行了3773只,今年以来发了186只;近5年合计发行了7647只,在同期所有发行的量化私募基金产品中的占比为27.99%。
百亿元级纷纷降频交易
对于量化私募来说,同样有着“不可能三角”定律,即:规模、收益和波动。近两年,在量化私募规模不断提升下,多家百亿元级私募为了保证产品收益,不断采取封盘等措施。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百亿元级私募由于规模过高,除了采取封盘措施外,降低交易频率也成为当下之举。
明世伙伴基金量化投资总监宁乔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降频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风格,由于短期风格剧烈变化,行业轮转加快,导致大规模量化因子失灵,甚至模型失效,在此背景下,高换手率不断转换投资方向有可能会不断犯错,所以,适度降频是适应市场的举动。目前市场中的高频量化策略同质化严重,机构之间策略竞争激烈,适度转向中低频策略更有利于量化机构保证收益。
厚石天成投资总经理侯延军表示,降低频率是“自救”之举,外加市场的质疑,部分量化机构只能明哲保身。
姚旭升表示,随着量化私募管理规模扩大,从高频策略向中低频调整是必然趋势。降频的初衷是谋求未来发展,高频策略通过捕获标的短期波动过程中的定价偏差盈利,容量十分有限,随着赛道拥挤,策略有效性就会下降;同时,中低频策略更注重一定时间段内标的是否能跑赢指数平均水平来获取超额收益,中低频策略有更好收益能力。
原标题:近5年量化私募基金发行达2.7万只 赛道拥挤部分产品选择降频交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