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波浪幻化的双手捧起一条灵动的中华鲟,便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案,这个标志属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
10月9日,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艺术研究院与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此次双方通过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让生态融合美术、让美术助力生态,共同推动长江珍稀鱼类保护。
双方将通过校地合作,各自发挥艺术人才、设计灵感和生态资源、管理经验的优势,通过共同举办珍稀特有鱼类拯救保护研讨、科普知识讲座和摄影书画展览等活动,唤起全社会对珍稀鱼类的保护意识。
“川美以中华鲟和水为元素,为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计了logo,未来我们将以这个标志为核心,设计丰富的文创产品,比如文化衫、帽子、手提袋等,让保护珍稀鱼类的观念的深入人心。”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娟表示,学校还将组织学生在江岸或者合适区域进行3D绘画,用于鱼类科普保护以及国家政策的宣传等。
明年初,川美还将策划鱼类科普类套书,用绘画、漫画等方式进行科普宣讲。“川美学子还将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以鱼类保护相关的主题教育与科普宣讲,和他们进一起行集体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还将共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图像数字化”研究中心,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未来,孩子们在密闭空间内,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与鱼儿互动,不仅能看到它们的外观,听到鱼类发出的声音,还能了解鱼类的发展史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