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第一位直面未成年人性侵题材的中国女导演:打破沉默,救救孩子
12-05 08:43:15 来源:参考消息微信公号

参考消息微信公号消息,这个冬天,《嘉年华》成了一部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电影。

有人说,它是第一部直面未成年人性侵题材的中国电影。

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熔炉》。

还有人说,这部电影和眼前的现实相互映照又相互呼应,特别魔幻又特别真实:借着这部电影,我们得以谈论某些话题,而这种热度,又反过来推动了原本排片率极低的电影票房。

▲《嘉年华》海报

但导演文晏却对小锐说,不存在所谓“时机”,更称不上“幸运”,“从内核到外延,《嘉年华》映照的都只是现实”。

11月25日的台北,文晏在金马奖现场接过“最佳导演奖”的奖杯,她感谢两位小演员“为那些发不出声音的孩子发出了声音”。

▲文晏在金马奖现场。

一周后的北京,未成年人性侵的话题热度还未褪去,文晏与小锐面对面,谈论了《嘉年华》这部电影,和它背后的故事。

“它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文晏告诉小锐,动笔写《嘉年华》,是在四年前。

灵感来自当时的社会事件:未成年人被侵害的事件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来一次,但最让人意外的是,几乎每一件都有头无尾、不了了之。

文晏早已不记得具体的案例,但那种社会新闻隔三差五带来的心理刺激还很清晰:就是觉得不正常。你会去想,我们的下一代是怎么了?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社会的哪一个环节缺席了?

“我们太多人认为这个事情跟我们无关,但实际上它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电影中,受到侵害的小文不堪母亲的责备而离家出走。

最终,文晏选择用孩子的视角讲述一段残酷青春。在这个故事中,她设置了两个女主角:少女小文是被性侵者,少女小米则是旁观者。

“但其实他们都是受害者。”文晏对小锐说。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海滨小城,采取的是双线叙事结构,上初中的小文和辍学离家在外打工的小米,两个女孩的命运因为一场性侵被彻底改变。

▲《嘉年华》海报上的小文和小米

侵害就发生在小米打工的酒店,而事发当晚,小米用手机从监控屏幕中拍下了侵害人——某民间商会会长进入小文和同伴房间的关键一幕。

确切地说,《嘉年华》里有六个清晰的女性形象:受到侵害的少女小文和同学新新、酒店服务员小米、酒店前台莉莉姐、小文的母亲以及为小文案件奔走的律师。

而也正是在故事的写作过程中,文晏意识到:电影中的几个女性角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她们只是我们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从少女到成年人,这一路上的各种可能性。对我来说,她们不分彼此。”

这部电影里有着时代的烙印

的确如此。电影中,除了受到侵害的小文,几乎其他每个女性角色都有自己要面对的“命运黑洞”——

小米13岁离开老家,三年换了十五个城市,最大的梦想是办张身份证。一个小混混糊弄她:给一万块钱就能搞定身份证。这促使她决定以手里的视频向商会会长勒索一万块钱,结果反被人打成重伤。

而和小米一起打工的莉莉姐,美丽的莉莉姐,烫着大波浪、涂着红色的指甲油的莉莉姐,最终仍无法避免被男性玩弄、出卖的命运,最终选择离开小城。

▲小米(右)与莉莉姐

小文的母亲,抽烟、跳舞、长得凄美,然而女儿被性侵后,她歇斯底里地扔掉女儿的裙子、剪掉女儿的长发……

几乎可以说,《嘉年华》表现的是中下层所有女性的处境,某种程度上,她们的人生也互为镜像。

文晏告诉小锐,看完电影后,一个女孩告诉她:某一个时刻,觉得“自己就是莉莉”。

但事实上,这部整体极度克制的电影又有着一个非常浪漫而开放式的结尾:打算出卖自己初夜的小米,穿着一条白色连衣裙等待客人,广播传来新闻播报的声音:侵害小文的罪犯和在该事件中贪污受贿的警察、医生都受到了惩罚,政府未来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此时的小米突然起身,逃出房间,砸开电动摩托车的锁链骑上逃了出去。

最后一个镜头,是在公路上飞驰的小米,追赶着被一辆卡车带走的巨大的玛丽莲·梦露雕像,她的白色连衣裙迎着风飘起来……

▲小米出逃后飞驰在公路上。

身穿白色的梦露和身穿白色的小米,都奔向着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

巧合的是, 《嘉年华》的英文名是Angels wear white(天使身穿白色)。

谈到这个结尾,文晏说:“小米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不会只有美好,这是唯一确定的,其他都是不确定。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她的走向会和那个雕像有微小的不同吧,不管怎么说,她做出了一个不同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需要勇气的。”文晏说。

文晏还说,这个结尾里,有着时代的烙印。

“其实改变的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

作为一部艺术电影,文晏坦言,没有对《嘉年华》的票房表现作出过任何预期。

“它该有什么样的反响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响,”文晏说。

但这部电影却又被普遍认为“运气不坏”,先是拿到了金马奖,然后碰上了热点话题。

但在文晏看来,这部电影和它的所谓运气,其实指向的恰是社会存在的问题,“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依然在以很高的频率在发生,所以撞上是必然的,所以什么时候上映都可能会撞上。”

有更多的人拿《嘉年华》与韩国电影《熔炉》相比,后者讲述了聋哑学校学生遭性侵案件,并促进了犯罪者被重判及修法。

▲《熔炉》海报

谈起电影的社会功用,文晏却认为,其实不该依靠一部电影去改变什么,而是要依靠每一个人去改变什么,“我们太希望别人来改变,其实改变的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

文晏说,《嘉年华》拍了一个性侵案件,但又没有停留在案件本身,“我觉得有一些更深远的东西在影响着事件的发生和走向,比如为什么性侵案发生后,很多人认为受害人是应该羞愧的,很多人会说事情怎么就发生在你身上而不是在别人身上,很多人会觉得你不纯洁了……其实是社会的每一个层面都需要改变。”

▲电影里,警方和医院举行联合发布会宣称小文没有受到性侵。

事实上,《嘉年华》这把火不仅仅只烧在了中国,它在世界上引发的反响也非常热烈。

美国综艺网站评论《嘉年华》是一部勇敢的、打动人心的电影,展现了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公。

▲美国综艺网站评论《嘉年华》截图

而IMDB上一位加拿大网友则评论说:你会发现,电影中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那个海滨小城,从得梅因到德里再到达喀尔,全球许多地区的女性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加拿大网友在IMDB上的评论

“电影是一面镜子,是能看出来的,你想隐藏都隐藏不了,看得懂的人都能看出来。”文晏说。

原标题:锐参考·对话 | “打破沉默,救救孩子”,我们和第一位直面未成年人性侵题材的中国女导演聊了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