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没那么简单
01-19 07:44:09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消息,“泾渭分明”,描述的是一道风景,泾河与渭河交汇处,两水一清一浊,清晰的分界线绵延数里,蔚为壮观。

这种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不过它们的成因,并不只是水清水浊那么简单。

泾渭变迁,清浊难辨

1.webp.jpg

原版的泾渭分明“景点”在陕西西安郊外、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的诗句,成语就由此而来。然而往后历代至今,泾河与渭河谁清谁浊的话题却一直争议不休,甚至有人说它们并不分明。

这是因为泾河、渭河是否清浊分明,与河流汛期、河道环境变迁有着密切关联。渭河上游河道泥沙沉积多,河水常年浑浊。而泾河上游虽流经黄土高原,但河道深切入岩层,大多数时候泥沙少,河水清澈。但每当雨季,山洪会把大量泥沙冲刷入泾河,短时间内泾河含沙量会比渭河高得多。这时如果到泾渭交汇处,就会看到二河“同流合污”,甚至泾河比渭河更浑浊。图中左侧为泾河,右侧为渭河。

河水颜色谁来定

2.webp.jpg

那么两河相会时,如何才能“泾渭分明”呢?

此类风景的先决条件是,相汇的两水颜色要有足够差异——通常是一个黄一个绿,有时也会是一边深、一边浅。水的颜色与水体成分、水中包含物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图为亚马孙河上“泾渭分明”的黑白河水交汇带。亚马孙河的干流侵蚀了河道的土壤和岩石后被染成了浅黄色;而内格罗河却因上游融入了太多腐烂的植物落叶,造成水体富含黑褐色腐殖质,将整条河水都染成了深色。当亚马孙河流经巴西城市玛瑙斯时,内格罗河汇入干流,河水变成一边黑、一边黄,形成十几公里黑黄分明的交界线。

“势均力敌”才造景

3.webp.jpg

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流处

是不是两条水色不同的河,交汇时都会“泾渭分明”呢?不一定。

在颜色差异的基础上,两股水流的“混掺带”、分界线要足够长,才谈得上壮美风景。河水的密度、温度、酸碱度等因素会影响混合的快慢,而水量、流速、交汇河道的角度,也会影响分界线的长短

通常情况下,交汇角度如果呈比较小的锐角,交汇后两道水流更易于保持各自之前的方向,几乎是“平行”流动——它们齐头并进,不会很快交融,于是出现较长的分界线。如果两河以接近直角的方向交汇,水流方向相互交叉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分界线也很快就模糊不清了。此外两河如果水量差异很大,那么水多的很快会稀释掉水少的,分界线短且不太明显。总体来说,两条河越是势均力敌、交叉的角度越小,越有可能形成泾渭分明的风景。

原标题:“泾渭分明”,没那么简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