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在公告发布仪式上讲话。新华社记者 刘向 摄
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 俄媒称,“中国把自己定位为外空开发国际合作的先锋”,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就中国有关本国空间站的倡议做出次此番评论。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大使说,“中国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和外空方面发展水平,都能在平等基础上参与合作”。
俄罗斯卫星网5月29日发表题为《中国欲打造太空丝绸之路》的报道称,中国计划2019年发射本国空间站核心舱。到2022年建成名副其实的空间站。史忠俊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外空技术,挖掘航天潜力。”
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航天大国邀请联合国所有国家开展航天合作。
他说:“直接邀请联合国所有国家合作,还是首次。无论是苏联还是后来的俄罗斯,以及美国,虽然都提出过类似建议,但它们都有一些限制以及政治或经济特点。而如此公开,不附加任何前提条件,这的确是第一次。”
按着这位俄罗斯专家的意见,中国倡议包含技术和政治两方面。它表明,中国可以向世界奉献,并且也想这样做。
他说:“首先,这说明了中国技术的发展水平。它不仅要建成自己的轨道站,而且还要提供一定的技术质量保证。若对使用安全以及载人飞行安全没有把握,邀请其他国家派遣自己的宇航员,就不合乎逻辑了。而政治因素当然也扮演一定的角色。像宇宙开发这样领域的任何国际合作,当然都很受欢迎。它能引起其他国家的兴趣。中国在努力证实自己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报道称,近来许多国家对太空飞行表现出兴趣。不久前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了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联酋三国代表参加的会面。期间提到共同完成太空飞行,培训宇航员。这位俄罗斯专家说,阿拉伯国家有可能是最先对中国倡议感兴趣的国家。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现在发展较快的国家,像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它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对中国倡议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俄罗斯航天技术研究所专家伊万·莫伊谢耶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这是一个措辞讲究而又非常悦耳的倡议。这是中国朝航天强国迈出的又一步”。他说,“邀请合作,不是一句空话,不是梦。空间站正在建,中国正成功地开发太空。邀请合作,让中国显得很光彩”。
报道称,今天有80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卫星,10个国家可以发射。可能最先对中方建议感兴趣的,是那些还没太涉足航天领域的国家。实际上,这也是在暗示那些打算开发太空的小国:要考虑一下自己将带着什么项目进入中国空间站。
报道还称,那些对该倡议感兴趣的国家,可以在三个领域获得实际好处。这就是通讯,从太空观察地球,以及导航。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2024年后中国轨道站有可能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唯一平台。
焦维新说:“首先,我认为,开放是中国的一贯立场。例如,5月21日,中国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其中嫦娥四号就将搭载荷兰、德国、瑞典和沙特阿拉伯的载荷。那么这些国家的参与,一方面,反映了其他国家对探月的关心,另一方面,也展现中国了一直以来秉持的开放态度。其次,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建设必然要嫦娥四号的规模大得多。中国空间站是基于一个核心舱的三舱段结构——也就是说配有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每个舱段大概在22吨左右。所以,该空间站未来可开展的科学试验是非常多的。此前,中国就多次表态,会秉持开放态度,欢迎其他国家和地区参与空间站建设。那么这次在维也纳举办的‘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更不是一般的宣传,而是在非常正式的场合发布空间站合作消息。这表明中国在空间站建设以及利用方面是敞开胸怀的,充分践行了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到2024年之后,国际空间站就要退役了,届时在太空运行的就只有中国的空间站,因此,中国致力于更好地利用空间站、更好地让空间站为人类福祉和利益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这位中国专家说,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将仅有中国轨道站在运作。因此中国正在为将来成功利用并向其他国家提供空间站服务而努力。这对全人类的福祉和利益都非常重要。
原标题:原标题:俄媒:中国空间站打开合作大门 “太空丝绸之路”呼之欲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