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寨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次
忠县依山傍水,长江穿城而过,唐贞观八年唐太宗赐名忠州,民国二年设忠县。地处巴楚交界的忠县是古时进出巴蜀的必经水上通道,众多文人往来唱和,吟咏出一幅绚烂的诗歌地图。
“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情不自禁地道出忠县的美景。
7月,炎炎夏日里,我们重走忠县古诗路,追寻他们的足迹,以及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忠县古诗的忠县文联秘书长向金龙介绍,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文人为忠州留下300多首古诗。
李白为石宝寨写下第一首诗
忠县有一个地方天下皆知,它便是“江上明珠”石宝寨。这里也是诗人们最喜欢吟诵的对象。
忠县长江北岸,临江一块巨石孤峰陡然拔起,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由此得名。
石宝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缮。塔楼依山耸势,共12层,全系木质结构,飞檐展翼,造型奇异,被誉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
古诗人往来长江水道,途经此地,惊叹之余,留下众多吟诵之作。
曾写下“思君不见下渝州”“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李白途经忠州游览玉印山,诗兴大发,题诗赞道:“霞映孤峰峙江滨,孑孓蓬莱在凡尘。古木绕壁壁俊伟,彩霓连峰峰连云。上矗峨嵋难攀顶,下屹此峰不能登。何日乘龙跃山脊,普洒霞光济苍生。”
据查证,这首名为《连云山》的古诗就是写石宝寨的第一首诗。
写石宝寨的诗为何名为“连云山”?向金龙解释,李白登石宝寨顶峰远眺,群峰江水连成一片,如蓬莱仙境,遂题“连云”于其壁,石宝寨因此也叫“连云山”。
古往今来,明杜一经、清侯若源和王尔鉴等诗人都曾写下《玉印山》《登石宝寨》《石宝寨》等众多诗篇。
如今的石宝寨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4月,历时3年多的石宝寨抢救性保护工程完工。重新亮相的石宝寨,在巨型围堤环绕下,成为长江上一处大型江中“盆景”,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次。
白居易与忠州的怨与爱
在古代大诗人中,与忠县渊源最深的当属白居易。
818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擢升忠州刺史,在此为官一年多,留下诗歌百余首。这一年多是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时期。
“其实,白居易刚来的时候,对忠州的印象很差。”忠县本土文化研究者林亚才介绍。
那时的忠州人口不足五万,偏僻荒凉,生活贫瘠。“……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白居易写的《初到忠州赠李六》,就道出了诗人的失望之情:市井疏芜,山地不平,车马都不能通行,这哪里像个州府,简直就是个荒蛮之地!
但当诗人安顿下来后,却渐渐喜欢上了忠州的风土人情。这里人口稀少,民风淳朴。白居易在忠州留下的百余首诗中,有不少反映其政事治绩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对工作全身心投入,轻徭薄赋,劝农勤作。他在《代州民问》中写道:“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在《东坡种花》中感慨:“养树既如此,养民也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劝农均赋租……省事宽刑书。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出生于忠县的著名作家马识途曾指出,白居易在忠州创作的诗词,“更能体现他‘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为人民而歌唱的特点。”
公务之余,白居易赏花弄树,饮酒悠游,写下不少反映民俗、咏景咏物之作。此时的白诗风格发生变化,以“含蓄”为主要意境,达到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白居易还在忠州干了一件中国文学史上的大事——最早把竹枝词从民歌变成一种新的文人诗体。
“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白居易在忠州留下的《竹枝词四首》主要描写了三峡风光和对民众的同情。
“竹枝词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唐代顾况、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诗人都有作品,遂成一体,盛于一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鲜于煌介绍,白居易写竹枝词是在819年,三年后,唐代的另一位诗人刘禹锡到夔州(今奉节县)任刺史期间,才写下两组竹枝词共11首。
“可以说,竹枝词这一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奇葩,经白居易肇其端,刘禹锡扬其波,才风行大江南北。”鲜于煌说,后世不少人认为竹枝词最早由刘禹锡所写,是一种历史的误会。
已故忠县学者程福耀曾在《白居易与忠州》一书中指出,白居易开创了写作竹枝词的先河,“凡研究竹枝词之起源者,不可不知白氏之竹枝词创作。”
820年,白居易奉调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当真要离开时,诗人却有了许多不舍:“数来犹未怨,长别岂无情。恋水多临坐,辞花剩绕行。”(《留题开元寺上方》)
白居易走了,但他留下的诗作成为忠州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也让这座江边小城成了历代诗人的膜拜之地。
明朝崇祯年间,在忠州知州马易从的倡议下,白公祠建成,成为历代文人凭吊白居易的胜地。
去年,改造后的白公祠开放,醉吟阁、怀远亭、四贤亭等重新修缮,新增忠县书法家撰写的白公诗林和一片白居易最爱的木莲林,3个展厅以声光电的形式再现了白居易在忠州的历史情景,成为忠县又一处文化景观。
古诗颂扬“忠文化”
忠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城市。
唐贞观八年(634年),因巴蔓子“刎首留城”的壮举和三国时期严颜“宁当断头将军,不当投降将军”的气节,唐太宗将此地赐名忠州。
为了纪念这二位将军,历代诗人留下不少缅怀诗篇。白居易在《登城东古台》写道:“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宋时,苏轼苏辙兄弟游历忠州时亦留下两首同名诗《严颜碑》,“严颜平生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等名句,千古传诵。
不仅是巴蔓子和严颜,在中国历史上因忠义流芳千古的人物,不少都与忠县有难以割舍的关系:东吴名将甘宁、中唐名士陆贽、明末女将秦良玉……因为他们,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为这片土地留下了诸多忠义之歌。
“在我们收集到的300多首忠州古诗中,关于‘忠义’的至少有100多首,其中,写陆贽的最多。”向金龙告诉我们,明代诗人姚夔就曾写诗盛赞陆贽:“仁义百篇唐孟子,排奸劲节凛秋霜。人生一死终难免,落在忠州骨也香。”
陆贽何许人也?为何“落”在忠州?
陆贽是唐代名相,精于吏治,秉性贞刚,最终他遭受诬陷被贬为忠州别驾,在忠州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期间,他每日在翠屏山麓的山洞独自读书,其读书洞至今犹存。陆贽虽谪居僻地,仍心念黎民,因当地气候恶劣,疾疫流行,遂编录《陆氏集验方》50卷,供人们治病使用。陆贽临终遗命简葬忠州翠屏山,历代官吏文人到此祭拜不断。1998年其墓修复竣工,墓碑为马识途所书。
明代倪伯鯕在《吊陆宣公二首》中感叹:“劲节不随陵谷变,忠魂应与日星悬。古来多少岩廊者,谁是先生大义全。”清代熊学埙在《谒陆宣公墓》中写道:“墓草连天暗,忠魂揭日光。阳城休悒悒,内相葬桐乡。”
时代变迁,忠县人的忠义精神依然未变。近年来,忠县以弘扬“忠文化”为切入点,赋予其“忠勇、诚信、求实、创新”的新内涵,升级改造了一批体现“忠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历史街区;拍摄了展示“忠文化”起源和发展的专题纪录片《忠·城》等;打造出以“忠文化”为主题的实景剧《烽烟三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忠文化”的内涵得到不断拓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滋养着当今忠县儿女的精神世界。
来源:重庆日报记者 姜春勇 吴国红 夏婧 图 崔力
原标题:巫峡中心郡 巴城四面春——探寻古诗中的忠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