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服装设计的重庆80后糖画师:坚持的理由是笑容
02-17 14:46:12 来源: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

拖一个行李箱去滨江路摆摊,在石板上,用一根勺子一瓢糖即兴作画。画出来的画可看、可吃,用来送给小孩和老人……

今年春节前,这一幕真实发生在云阳滨江路上,作画人,是一个特别的80后小伙子向星,云阳糖画第四代继承人。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他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到了他这一代,已有近400年历史。

他说,那天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给家乡人拜年。今年春节,他一个人在外地过年,但他心里有家、有憧憬,一点也不感到孤单。

△向星一个人在上海过年

他是糖师傅

虽然我们去了云阳,但没见着向星,所以采访只能通过电话进行。

今天上午,他正在上海一家婚礼派对上作画,他要画鸳鸯、画囍字、还要画一个大胖娃娃,总之,他能想到的婚礼祝福,都要通过糖画的方式,挨个表达一遍。

最近两年,向星在上海小有名气,说到糖画,不少人知道他。在庙会、民俗展会、超市活动和企业团拜会等场合,都能看到他一展身手。由于画得一手好吃好看的糖画,被许多人亲切地称呼为“糖师傅”,也让他在上海是站稳了脚跟,还成为了当地各种派对上的特邀嘉宾。

向星的所获,是他在上海熬了9年换来的。从摆摊到开画坊,直到站上舞台,终究生活没有亏待他。所以今年春节,他要趁热打铁,做了一个狠心的决定,让媳妇和刚出生的娃回老家过年,他要在上海一个人奋斗。

向星制作的糖画,给重庆的家乡父老拜年

“媳妇不怪你呀?”

“她会理解的。”

“春节就难得的几天,能挣多少钱嘛?”

“这样说吧,天天爆满,最少一天两场,最多一天四场,出场费肯定比平时高。”

“这么卖力值吗?”

“劳动最光荣!”

别人一家团聚,向星就这样宽慰自己,他说,目前最紧要的事情,是给娃多挣一点奶粉钱,但他打心底里还有另一份念想——他想给重庆的糖画,树立一个名号。

他是创作人

虽然找钱的机会在增多,但向星心里有杆秤。钱要挣,传承也要做,他不想千篇一律,所以给自己定了一个高难度的目标——专画立体糖画。

向星介绍,糖画也分南北派,北派主要表现线条,如人们常见的街头“糖关刀”,转转方向盘,民间艺人随性一描,花果、十二生肖就捏在手中,这种糖画业内人称“练练货”。被业内称作“板板货”的南派糖画,则以实心糖垫底,手艺人需用勺子和工具在糖料表面进行细微描绘,随即勾勒出戏曲人物、飞禽走兽、龙飞凤舞等意趣造型,使之活灵活现。而向星的立体糖画,既融入了南北派的作画手法,也融入了现代派绘画元素。

光头强、怪物史莱克、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叮当猫……小朋友喜欢的漫画人物,向星都能即兴创做。其实向星更喜欢挑战不按常理出牌的画风,比如制作出不同大小的玫瑰花瓣,拼接成一朵仿真的玫瑰花束;比如把剩余的糖条组合成灯笼,再描一个寿字、福字点睛;比如把小狗、大象、乌龟变成惟妙惟肖的糖画艺术品,从平面变成立体,令人不忍下嘴……

△立体糖画玫瑰花

有想法没基本功,也是当不成糖画师傅的。向星说,制成糖画之前,最关键的步骤是化糖。首先把准备好的糖块,包括麦芽糖、蔗糖、红苕糖,放在糖锅内溶化,多数时候要温火,偶尔要大火,用小圆勺舀起铜桶中的糖稀,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方能一气呵成。

“做糖画的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在脑子里面。”看来向星的手艺,不是人人都能操作的。

他制造快乐

根据当地有关部门资料收集,民国时期,向星的祖上向大现住在当时的盐茶古道,结识了走街串巷的糖画艺人。作为借宿的回报,糖画艺人刘师傅将自己的手艺倾囊传授,自此曾祖父便以此手艺谋生,也将所学一代代传了下来。

我问向星,糖画传承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传承快乐。

“你想想,现在的年轻人、上班族,成天面对冷冰冰的手机和数码产品,脸上少有带笑,但是,我给他们做一个糖,他们会笑得像个孩子,我相信,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向星说,他现在的日常,就是专职为他人制造快乐。

实际上,他选择这份职业极为不易。起初,父母和亲朋极力反对,也让他动摇过,眼看朋友们工作稳定,有人创业成功,而他却要靠手艺吃饭、甚至漂泊在外。并且在国内从事糖画的手艺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传承人少之又少。

“有人说我是奇葩,年纪轻轻的不上班,其实他们不了解,总有一些人会坚定我的决心。”向星说,他看着一个小姑娘吃着他的糖长大;也有外国友人曾提出拜他为师;不少游客鼓励他坚持,继续发扬文化传统;甚至,向星的爱人也辞职学做糖画,与他风雨同行。这些都成为了他坚持的理由,给他力量,“我希望这门手艺不要失传,并且能在我的手上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年轻人,国外人,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技艺。”

△小姑娘吃着向星制作的糖画

2009年,他刚来上海那会儿,带着服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原本追逐着设计师的职业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他偶遇糖画艺人的精彩表演,随即联想到了自家的祖业,于是放弃了服装设计的梦,操起祖辈留下来的糖炉子。因为有设计功底,在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糖画风格。

“小时候,爷爷带我去镇上赶集,挑熬糖的炉子走十几里路。我小,只能帮他拿瓢盆。现在,炉子被电磁炉替代,交通四通八达。工具在变,传统的手艺不变。”向星说,待他学成归来,他要回重庆回家乡发展。

近日,向星祖传下来的糖画技艺,已列入云阳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李琅 记者 吴娟 李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