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周春芽:别叫我“最贵艺术家”!前30年都不晓得画画还可以卖钱,大部分作品早年很便宜就卖了
06-05 06:23:0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605062514.jpg

周春芽接受采访。

大咖简介

周春芽,1955年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88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综合大学自由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上海。

周春芽的“绿狗”系列、“桃花”系列、“园林”系列广受追捧。2017年11月,周春芽的作品《中国风景》以4427.5万元成交,创下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5月27日,由周春芽发起的五彩基金,与重庆市儿童福利院一道在重庆给孩子们做展览。当天,周春芽一早从成都驱车赶回重庆。当重庆晨报记者想约他第一时间采访时,他只提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吃碗小面后再采访好吗?”

到达酒店放好行李,周春芽和夫人就由记者引路,前往小面馆。“不用专门找地方,重庆随便哪家小面都好吃,就像重庆的火锅,都比成都的好吃些。”周春芽在成都生活了几十年,还是怀念家乡的味道。

走进小面馆,周春芽就一口气点了两碗面:“一碗豌杂,一碗原汤牛肉!”

downLoad-20180605062513.jpg

周春芽回到重庆先吃小面。

大咖对话

争取回家乡 做个展

重庆晨报:你是重庆人,毕业于川美,但好像还没有在重庆做过个展,有没有计划回家乡做一次个展?

周春芽:按照现在的计划,明年我在上海会有一次大规模的个展。接下来我希望有机会能把这个个展放到重庆做,我争取,但这对于美术馆的硬件要求比较高。

重庆晨报:对于重庆的艺术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周春芽:我知道重庆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美术馆,但其实对于这么大的城市来说,美术馆的数量还是不够的。当然美术馆也应该有自己的收藏,不仅要展示历史的艺术,也要陈列现在艺术家们的作品。美术馆要让老百姓能够随时欣赏到这些艺术,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常大。

谈重庆

“当年要是有空调就留下来了”

downLoad-20180605062750.jpg

“桃花”系列 《桃源只在镜湖中》

“我是在重庆出生的,6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就去了成都,大学的时候又考回了重庆。”周春芽的父亲曾在重庆作协工作,周春芽还记得就住在大田湾体育场附近。1977年恢复高考,在成都生活16年的周春芽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又回到家乡重庆。

“我在重庆加起来有10年时间,大学四年对我来说是最关键的,没有川美四年的学习,我的艺术之路也不会继续走下去,也就没有现在的周春芽。”在周春芽看来,在重庆上大学的4年,不仅是回到了家乡,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1981年,还是大三学生的周春芽就凭借作品《藏族新一代》获得当年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就在那一届美展中,周春芽的同学罗中立画的《父亲》获得一等奖。

《藏族新一代》是周春芽在大二时和同学们一起去阿坝州写生回来后创作的。“那时候在城市里,人们都是穿着蓝色衣服,连样式都是统一的,到了阿坝州的红原大草原,我看到那里的人们穿着藏族特色的衣服,戴着各式首饰,颜色非常的漂亮,引发了我对色彩的好奇。”周春芽说。

这个二等奖,对于周春芽的影响很大,对他的创作是一种鼓励,也让他毕业后有了工作。周春芽说,那会家人都在成都,“再加上我又很怕热,另外黄桷坪到市中心实在太远了,交通也不方便,我就选择去了成都。”周春芽顺手指着酒店天花板上的空调出风口说,“要是有现在这样的空调,这样好的条件,我肯定就留在重庆了。”

谈创作

“去上海生活离江南更近”

downLoad-20180605062805.jpg

“绿狗”系列 《Green Dog 2001.A》

电影明星刘嘉玲曾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抱怨”,为了收藏一幅周春芽的“桃花”,她等了两年时间。但这其实不算长,有的藏家为了收藏周春芽的作品,差不多等了10年时间。

“我的创作完全不是有意识的去改变,完全是跟着我的情感轨迹在走,画什么都是生活的改变对我的影响。”周春芽画“绿狗”,是因为他当时养了一只德国牧羊犬,取名叫“黑根”,从1993年到1999年,一直陪伴了他六年。

因为黑根的离去,周春芽一度悲伤到不能拿起画笔。于是他去江南散心,看桃花、看园林,后来就有了“桃花”系列。

周春芽说也就是从1999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去苏州、扬州等地,到今年已持续了近20年,“每年春天都会找时间去,有时候一年还不止去一次。”现在周春芽更是要将家搬到上海。“今年7月就会去上海生活了,那里离江南更近,随时都可以去看。当然也是因为上海的医疗等各种条件会好一些,将来自己的晚年生活就在上海了。”

周春芽近年来的作品,有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记者笑问,莫非是年纪大了的原因?“确实,年轻的时候对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表达语言更感兴趣,因为那个时候对我的冲击力更强,所以我选择去国外留学。”周春芽说当年高考的时候,关于文言文的两道题他不会做,直接就放弃了:“后来在国外待的时间长了,才发现自己骨子里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更深的人,于是我重新开始补课,学习传统文化。”

这一变化在周春芽作品的色彩上也能体现出来,从“绿狗”系列中那炫目的绿色身体和红色舌头,到“桃花”系列中各种大胆的用色,再到现在“园林”系列画面中已经“没有色彩”,就像是传统绘画的“墨分五色”。“现在我画的都没有色彩了,只有黑色。”周春芽现在觉得“黑色才是最高级的颜色,它不像红色、绿色那样打眼,很难把握”。

对于未来的创作,周春芽不会刻意去规划,“但园林是我还没有画够的,我还没画到我理想的目标,才刚刚开始。”

谈慈善

一直关注地震中受伤小孩

downLoad-20180605062803.jpg

“园林”系列 《苏州太湖石》

近年来,周春芽推掉大部分社会活动,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更多是五彩基金发起人。

五彩基金由周春芽在2009年发起成立,基金以艺术教育为基础,开展“艺术助残计划”,着重培养残疾儿童的艺术技能,为他们无偿提供教师教学以及学习用具,并为残疾学生提供助学金。目前经五彩基金资助的学生已有18位考入大学。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在医院里看到很多在地震中受伤的小孩,当时我就在想,我怎样能帮助他们?”周春芽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一直关注着这些小孩,“我们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发挥我们的艺术特长,来教他们画画。”在周春芽看来,“学习画画首先是对他们心灵的一种抚慰,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痛苦,在艺术上寻找快乐。当然还能教会他们一门手艺,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将来也能更好地生活。”

近10年的时间里,有近200名孩子在五彩基金学习。为了方便孩子们学习,五彩基金都是上门教学,送课到家,“都是残疾孩子,他们有诸多不便,我们就做了专门的教学车,车上就是教室,把老师和教室送到他们身边。”为了筹集资金,周春芽带头捐画,邀请艺术家们参与,进行慈善拍卖,张晓刚、曾梵志、方力钧等著名艺术家都曾参加。

对于慈善,周春芽觉得收获比付出更多。“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看到孩子们快乐了,我也就高兴了。自己高兴了,工作起来也有激情了,所以我们其实收获的比付出的更多。”

谈市场

拍出3000万的画作1万就卖了

在网络上搜索“周春芽”,“最贵艺术家”这一关键词总会不时地蹦出来,采访时记者当然也把这一问题抛给了周春芽。“你可千万不要这样写啊,那就是网络上的误传。”周春芽连连摆手。

网上所谓的“最贵艺术家”,其实源于2013年发布的某艺术榜单。在那份榜单中,当年58岁的周春芽以4.66亿元的拍卖成交额,成为成交额最高的在世艺术家,也是当时最年轻的榜首艺术家。“那个只是关于拍卖成交的一个统计,那些价格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大部分作品都是我早年很便宜就卖掉了的。”比如《剪羊毛》,2011年拍出3047.5万元的价格,但1991年一位成都藏家收藏的时候,价格仅仅1万元。

“前30年画画,我根本不晓得画画是可以卖钱的。我们能够坚持这么久,最关键是对于画画的热爱。”周春芽说,市场对艺术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价格是一种价值体现,但也是对艺术家的一种考验和约束,能不能独立保持自己的创作热情,不为市场所动,这是最关键的。”但周春芽并不排斥市场,“艺术家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价格的问题交给市场,艺术家只需要关心自己的创作就好了。”

对于年轻艺术家,周春芽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真正能靠卖画为生的,那是极少数,年轻艺术家如果能有一份第二职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维持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这是很重要的。”周春芽认为,市场对于他们的追捧也是一种考验,“他们能获得生活上的保障,但能不能坚持纯艺术的创作,这对年轻艺术家来说是考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 摄影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