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之魂”浮雕焕然一新。渝中区市政设施维管中心供图
近日,李子坝轻轨站旁的“岩之魂”浮雕文化墙容貌整治,焕然一新。这让78岁的江碧波兴奋不已,江碧波是中国著名美术家,也是“岩之魂”的作者。
“这面浮雕墙原本就是按照景点来打造的。”昨日(5日),江碧波接受了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独家专访,首次揭秘“岩之魂”背后的创作故事。
设计
浮雕墙与车站同步建设,保留了边坡原形
△江碧波。受访者供图
时隔十多年,江碧波回忆起“岩之魂”创作过程,依然情绪激动。她记得,“岩之魂”浮雕墙是与李子坝轻轨站同步建设的。
2001年,时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的江碧波受重庆轨道集团邀请,负责李子坝站旁边坡浮雕墙的设计工作。
“边坡地势陡峭,土壤少,不适合种植植物,但却为创作浮雕带来了‘灵感’。”江碧波说,大家现在看到的浮雕墙凹凸不平的形态并不是特意加工,而是保留了边坡原形设计而成。
江碧波在设计之初,就给浮雕墙起好了名字,叫“岩之魂”。她解释说,边坡岩石独特的形态本身就是一块“宝”,它守在嘉陵江的高地上,见证了重庆的历史;重庆这座英雄之城孕育了红岩精神,重庆人也拥有着岩石般坚强的意志。
江碧波希望通过这件艺术作品,将当代重庆人的精神面貌投映在岩石之上,一直传承下去。
施工
十多种材料组合而成,每块材料都是定制的
保留边坡原样给设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江碧波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思考,才确定了浮雕的设计方案。但在动工之前,她还面临一个难题。
为了让浮雕墙能够充分展现“岩之魂”的意境,在江碧波的设计方案中,整个浮雕是由天然矿石、陶瓷等十多种材料组合而成。不仅材料复杂,而且色彩多样。
设计团队在重庆主城的建材市场找了个遍,却难以让江碧波满意。
“材料的好坏是这个作品的关键。既然确定了方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江碧波没有修改设计方案,而是做了一个“任性”的决定。她跑到荣昌收购了一家陶艺工厂,专门制作浮雕墙所需材料。
江碧波花费了半年时间,终于将浮雕墙需要的所有材料准备齐全,工程顺利开工。
亮相
浮雕墙按照景点打造 比李子坝站出名还早
2004年12月11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较场口至动物园段)开始观光运行,浮雕墙与山城市民正式见面。
“浮雕墙一开始就是准备当做一个景点来打造的。”江碧波告诉记者,“岩之魂”浮雕墙选址在李子坝站旁,本来就是轻轨穿楼景观的配套景点。
另外,李子坝站离红岩村的距离较近,“岩之魂”浮雕墙的出现,也为红岩村周边环境添彩不少。
江碧波说,“岩之魂”浮雕墙原本还计划在周围配上彩色灯光,这样一来,到了夜晚,无论是路过还是在江对岸,都能欣赏到“岩之魂”的风采。
“我们当时就有预感,这里将成为重庆一道靓丽的风景。”江碧波说,浮雕墙正式亮相那年,李子坝站轻轨穿楼的景观还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反倒是浮雕墙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
“浮雕墙其实比李子坝站还要早出名。”江碧波笑着说,浮雕墙一亮相,就受到了国内外不少艺术家的关注,“他们对这件作品都称赞有加。”
欣赏
浮雕墙上有十多张人脸,每个角度看都有不同的美
如今,“岩之魂”浮雕墙经过翻新美化,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在“岩之魂”浮雕墙重新亮相的当天,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合影。
△游客在翻新后的浮雕前争先拍照
游客应该如何欣赏“岩之魂”呢?
江碧波建议游客多选几个角度欣赏。因为每个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美。
“这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江碧波介绍,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现在来欣赏“岩之魂”,也依然不过时,充满了现代感。
江碧波说,浮雕墙运用了近40种颜色,描绘了十多张人脸。浮雕墙上的人,有各种肤色和发色,他们或背着背篓,或提着公文包。
“它象征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重庆,重庆也欢迎所有人的到来。”江碧波说,浮雕墙上的这些人有的在观望,有的在奔跑,有的竖着大拇指,作品想表现世界各地的人在山城聚集,见证重庆发展,同时也展现重庆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魏明伦在浮雕墙上为“岩之魂”画龙点睛:年华似水,人生有限,高龄难比峰峦寿;品格如山,魅力无穷,雄魄可追岩石魂。
人物简介>>
江碧波,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首任院长、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她创作的版画、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作品数以千计,大量作品为国际国内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作品《歌乐山群雕》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最佳奖,彭德怀纪念馆雕塑及壁画获1998全国十大陈列展精品奖。毕业创作《飞夺沪定桥》套色版画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版画作品《近邻》、《白云深处》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江碧波艺术作品集》、《东方魂─江碧波艺术集》、《巍然天地间》等。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冯锐 实习生 王喻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