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图书馆公众号消息,又是一个“收货”的季节,空气中早已弥漫开孔方兄的味道,购物车已超载,花呗已提额。
那么,“双11”买买买只是二十一世纪的专利?开玩笑!瞧不起谁呢~
▲ 唐代彩绘女俑“LV同款挎包”
今(8)天
小编就跟大家好好唠叨唠叨
古代重庆人的剁手指南
首先,还得从重庆较早的地方志
乾隆《巴县志》说起
▲乾隆《巴县志》
据乾隆《巴县志》记载:当时重庆叫做巴县,隶属于四川,位于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汇合的重要位置。城关内的街道小巷子特别多(二百四十多个),酒店、茶馆、商场等也很多,非常繁华。
01
古代重庆人的“双11”
古人类似“双十一”的购物节日,通常称为“市”、“集市”、“赶场”,只有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等固定的节日和日期才会设有。
▲乾隆《巴县志》十七卷卷十“风土”
巴县志:邑当三江冲要,百货骈集。自吴楚转运峡门,一路滩险水恶。若辈挟重赀博蝇头,君子未尝不悯之。..........闻此地三十年前士庶之家,不轻衣帛,既无负债居民,亦鲜拖骗行贾。
当时的卖家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生意
货物从上海、湖北等转运至三峡口再进入重庆
一路上险滩恶水、风险重重
02
古代重庆购物会场
千厮门、通远门、朝天门、临江门、太平门
没错了
最热闹的地方
就在当时的各大城门前
重庆城图
巴县志:巴一叶云浮,万家烟聚,坊厢廛市,傍壑凌岩。吴、楚、闽、粤、滇、黔、秦、豫之贸迁来者,九门舟集如蚁。陆则受廛,水则结舫,计城关大小街巷二百四十余道。酒楼茶舍与市闼铺房,鳞次绣错,攘攘者肩摩踵接。”
当时的重庆小得像一片叶子
但依然挡不住
江浙、湖南、广州、福建等地的大boss
来此做买卖
他们有的在货物边找个地儿住下
有的住在附近的船上
再加上附近的居民也都出动了
赶集的日子
打挤程度堪比如今的“双11”爆仓
科普小贴士
唐朝时长安商业非常繁华,城内有两大市(会)场。
一个叫东市,在现乐居场附近,有钱人买东西的地方。
一个叫西市,平(穷)民(人)买东西的地方,在现西大街附近(如城隍庙)。
简称买“东西”。
03
古代重庆人都买些什么?
那古人都买什么呢?
《巴县志》记载:“县北有稻田,出御米。”那可是特供的产品。还有其他谷、麦、菽、麻、蔬、瓜果,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巴县乡土志》下卷“物产”类载有众多物产,比如当时特产锦鸡、九节狸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四大类,有谷麦菽蔬瓜果竹木等八大类,还有各种矿物和油类等。
●古代重庆网红产品●
NO.1
“允丰正”的渝酒。
NO.2
“来其”(也就是现在的豆花)。
NO.3
磁器口“千张皮”。
当时的重庆因着水陆交通,商务繁盛,往来的大宗贸易物品很多。
古代重庆往来业务
出口货
土、丝
蜡、麻
茧、巴盐
糖、药材
烟叶
皮毛
骨角
等
进口货
棉花
绸缎
洋纱匹
药
海味
洋油
颜料
等
04
古代的重庆也包邮?
成都的张三在重庆店家李四家买了两石米
怎么从重庆弄到成都去?
嗯
如下图所示
经过资源整合
古时的驿站从情报业务扩大到物流领域
就是重图到家(这是一条硬广)
就是快递到家了
三江汇聚之地的重庆,古代的驿站分为陆站和水站两种。
乾隆《巴县志》记载,以前共有十个驿站,陆站有朝天驿,白市驿,温汤驿,白节驿,铁山驿,冷水驿;水站有在城水驿,铜礶水驿,鱼洞水驿,木洞水驿。不过在清代末期只有朝天和白市二者了。其他均因时而变化,省其制。现在的朝天门、鱼洞那里都有古代的驿站设置过。
科普小贴士
以前,歇台子是重庆至成都的必经之道,货物运输由人挑马背。从重庆城出来到了歇台子就坐下来休息一下,于是被取名为“歇台子”。
乾隆《巴县志》简介
重庆图书馆藏的珍贵古籍中,典藏有历代旧方志约1500种,其中有关的重庆地方方志约200种,其中稀见方志多达数十种。其中最早的就属清代王尔鉴修,王世沿等纂,周开丰校阅的[乾隆]巴县志十七卷首一卷,12册。此志最早修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最早刻版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不过国宝流失海外,现在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乾隆]巴县志十七卷首一卷,(清)王尔鉴纂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
到了嘉庆二十五年(1820)再次刻版,于是有了我馆藏的版本。
[乾隆]巴县志十七卷首一卷,(清)王尔鉴纂修,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原标题:古代重庆人剁手指南|文末有惊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