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微信公众号消息,九龙坡区走马镇源于汉代,明代中叶开始兴盛,位于重庆通往成都的旱路节点。清代乾隆《巴县志》记载:“(重庆)正西陆路八十里至走马岗交璧山县界,系赴成都驿路。”
成渝古道 自古繁荣
走马镇 原属巴县,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往来商贾、马帮络绎不绝,留下“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
客商走了一整天,当务之急是饱餐一顿。吃饱喝足,找一家小客栈,滚烫的热水泡泡脚,然后蒙头大睡,梦见周公。第二天一早,顶着一头雾水,继续赶路。
住在镇上的庄家,自然不用早起。待到文昌宫、南华宫、万寿宫敲响晨钟,大开山门,街头出现赶早市的零星菜担,小面担子也吹熄了亮油壶灯,这才起身漱洗。庄家老板用过早餐,背着手在老街转一转。隔壁的剃头铺为和尚剃光头,也替镇民剃平头。鞋铺师傅为人厚道,鞋面用上等青毛贡呢,鞋底用新白布壳叠成,夹板手工纳底,一针一线勒紧上牢。又走几步,是万寿宫开设的“佛经流通处”,出售自印的木版经书。
在街上溜达一圈,庄家们才去坐茶馆。茶客大多互相认识,一壶茶,几把瓜子花生,从清早一直泡到中午,甚至去吃午饭时还声明保留茶碗,下午接着来喝。其间,便有驮着巴蜀山货、江浙杂货的马帮逶迤而来,当家的行商自然会到茶馆来拜码头,谈生意。
评书天地 曲艺之乡
民国时期,走马镇已十分繁华,戏楼就有三座,茶馆有十多家。戏楼天天有戏,茶馆天天有评书。走马镇的评书相当有名气。
走马镇评书属于川东派,大致分为清棚、擂棚两大派别。清棚特点为武书文说,说书人温文尔雅,一般没有师承,不采用他人套路,全凭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领悟加以提炼。擂棚特点为文书武说,说书人多为师承,有的文化不高,甚至不识字,全靠死记硬背师傅传授的书目、套路。两派书目亦大不相同,清棚多墨册,擂棚重条书。墨册指公开出版的图书,如《聊斋》《说岳》等。条书系师门中口口相传,只有故事梗概,过筋过脉的细节也没有文字记载。
走马镇的说书人两派都有,以擂棚为多。他们借鉴戏剧表演程式,模仿鸡鸣狗吠,手舞足蹈,阵仗大,感染力强,过往的马帮和镇民都喜欢听。
早年的书目,有《七侠五义》《包公案》《彭公案》《济公传》《蜀山剑侠传》等。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期,由王秉诚创作的《重庆掌故》系列风靡一时,《魁星楼的来源》《巴县教案始末》《重庆十大凶宅》《肖贵与马绍元》等,讲的都是本埠龙门阵。
在茶馆听评书收费低廉,买一碗茶便可入座听讲。堂倌服务态度好,不分贵贱,不停来续开水。因此,茶馆每晚座无虚席,门外还有人偷听,散场后听众还在争说肖二麻子、烂草鞋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走马镇改说新书,如《林海雪原》《平原枪声》《红岩》《欧阳海之歌》等。2005年,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走马镇被批准为“中国曲艺之乡”和重庆市首个“故事创作基地”。
古镇风情 桃之夭夭
历经千年风雨,古镇依然静静卧在马头形的山岗上,石头拱门上写着“走马场”三个字,透露出它曾是大场镇的所在。走进拱门,右边是武庙,早年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后来唐肃宗封姜太公为武成王,改称武庙。它始建于明朝,于清代重修。由于年代久远,多年破烂不堪,近年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得以修复。武庙现在供奉的是关公。
武庙有一座戏楼,从前是川剧演出的舞台。
拱门左边是一家大茶馆,古镇说书人的表演场地,木牌上写着说书人的姓名、书目、说书时间,茶客可以预先作出选择。
再往里面走,便是绵延800米的石板老街。清代的“利源”客栈还在,四合院结构,两层穿斗,悬山式屋顶,檐口出挑,木板门窗。据说早年悬挂的店招,无非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与之相连的就是酒肆、绸布店、鞋店。走累了,小吃店备有现成的担担面、醪糟水、荷包蛋、桂花炒米糖,既可解渴,又可当饭。
走马镇种植了千亩桃树,每年阳春三月,金马湖畔的桃花次第开放,粉里透红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宛如灿烂的云霞。一阵春风拂来,朵朵桃花又像无数只花蝴蝶,扇动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近年来,古镇多次举办桃花节活动,吸引数以万计的重庆人前去“走马观花”。
原标题:重庆古镇 | 到走马泡茶看川戏 千年驿站故事讲不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