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第一见证丨重庆第一批个体户:“四放开”使得朝天门生意如火如荼万贾云集
09-11 22:02:06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从个体户的轰轰烈烈到品牌店的遍地开花,再到旗舰汇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壮丽70年,重庆市商贸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几代重庆商贸人的汗水和辛勤付出。

80年代

第一批个体户见证重庆商贸的崛起

配徐菊第一见证,商贸稿件(3332873)-20190911222533_副本.jpg

△邱守雄

70年代末,邱守雄和很多个体户一样,在较场口一带偷偷卖一些针头线脑、袜子、拉丝、口子、橡筋等小百货以补贴家用。

1981年,重庆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个体经济蓬勃发展,陆续发出了第一批个体户营业执照。

邱守雄就是重庆第一批拿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个体户之一。可以说,他是重庆商贸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从偷偷摸摸到国家发证认可,做生意的人猛然多了起来。”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如今已经70岁的邱守雄回忆起了当年的情形。

80年代中期,做小生意的人自发集中在较场口、八一路、新华路等地摆摊设点,除了小百货外,服装、手表、自行车等百货商品非常丰富。

1982年,较场口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邱守雄担任理事。

1988年,为了规范路边摊,当时的市中区(现渝中区)将国有仓储公司的仓库进行改造,所有路边摊全部迁到朝天门市场,个体户们登堂入室了。

虽然不管天晴下雨都可以做生意了,但不少个体户还是担心,这么多人过去,会不会没生意,吃不起饭。

“只要客户不散,生意就不会垮。”

个体户们预计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把市场做活,结果没想到,搬到朝天门后,3天时间,市场就火了。

当时,和邱守雄一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比较有代表的有李卡、王庆民等人。在一份工商部门的统计表中,上游新闻记者看到,1983年元月,原市中区共有3270户个体户,个体户从业人员有3728人。

90年代

万商云集的朝天门市场

配徐菊第一见证,商贸稿件(3332875)-20190911222716.png

△瞿伦川(右)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市场生意比较好做,很多做食品的,饮料的,服装的,皮鞋的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而重庆在全国率先推出国(营)合(作社)商业企业推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改革,使得重庆朝天门的批发生意如火如荼。

新疆、云南、贵州、成都、西安、杭州等省市的批发商都来进货,朝天门营业员的收入甚至比国有百货商场还要高,朝天门市场成了全国闻名的批发市场。

到了90年代中后期,朝天门市场进一步扩容,邱守雄们在赚到第一桶金后,开始在朝天门购买固定的商铺,为自己稳定经营打下基础。

此时,不少人纷纷涌进朝天门市场做生意。

17岁的瞿伦川,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进入了朝天门市场,成为个体批发大军的一员。

1991年,瞿伦川从涪陵只身来到重庆主城,在服装厂打杂做学徒。两年后,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找亲戚借了3万元,与人合伙做服装加工,很快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瞿伦川回忆,1991年至1995年,在朝天门做生意的人,最早凌晨3点开张。那个时候,来往朝天门的货船和夜行车24小时通行,车灯、街灯通明,朝天门似乎没有黑夜。从贵州、四川、云南和重庆各区县赶来的商人,争着抢着在天亮前,把货物塞满编织口袋。

“卖童装的摊位生意好,最早收摊,差不多上午10点半左右,就可以结束一天的营业。”然后陆陆续续的,卖服装、床上用品、锅碗瓢盆等,不到下午3点,个体户们就要关门休息了。

1995年后,市场管委会出于安全考虑,特意规范了市场开门时间,早上7点后才开门。

邱守雄说,最多的时候,朝天门的经营户达到上万户,个体经营非常兴盛,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整个朝天门市场人山人海,商贸业非常繁荣。

2000年

服装鞋帽品牌重庆造

有了自己加工厂的瞿伦川,随后注册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欧曼蒂尔。

安吉妮亚、蒂王花、杰克帝尼……这个时候,像瞿伦川一样的地产服装品牌纷纷出现。随后,几百家地产服装品牌抱团成立了渝派服装协会,共同打造渝牌服装。

2001年,由于老家拆迁,16岁的杨勇也在朝天门大正商场租了一个20平方米的商铺,开始代理广州、温州的品牌裤子。

2006年,杨勇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杰克帝尼”,经营男装,最多的时候,在重庆拥有8家直营店,在川渝地区就开了40多家专卖店,年销售规模达到3000多万元。

2008年,朝天门两江商场开始招商,瞿伦川等渝派服装品牌争取到入驻机会,将整栋楼命名渝派服装城,经营渝派服装品牌。

经营环境好了,订单更多了,渝牌服装品牌也抓住机遇、扩大规模。

2012年,瞿伦川成立了重庆锌鑫涵服饰有限公司,打造开发、生产、销售团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生产的服装销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得到业界的认可。

与此同时,服装、鞋等本地品牌纷纷崛起。

在南岸区,从四公里开始,一直延绵到九公里,全是重庆地产服装的工厂,很多重庆服装品牌出自这里。

来自市服装协会的统计,最多的时候,重庆有3000多家上一定规模的服装自加工厂。

在南岸海棠溪一代,形成了羽绒服加工生产一条街。在涂山,形成了鞋业一条街。曾经的“男有科尔士,女有珏池”广告词家喻户晓。

经过40年改革开放,重庆民营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商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截至2018年11月,全市民营市场主体由改革初期的不足1万户发展到242.7万户。

新时代

旗舰汇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现在的朝天门,一栋栋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随着来福士购物中心的开业,重庆商贸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各大商圈及商业步行街纷纷兴起,国际国内品牌旗舰汇集,国际国内客商云集,按照规划我市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来自市商务委的信息显示,重庆中央商务区已汇集上万家法人企业、18个购物中心、27栋亿元楼宇、150多个中高端国际零售品牌。

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特色商业街22条、市级夜市33条、中华美食街17条、中国美食之乡7个、市级美食街(城)35条(个)、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140个,消费平台有效提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徐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