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冰聪
先是杭州城管执法“打狗事件”在网上一波未平,又有哈尔滨出台新规定,每户只能保留一只准养犬的新闻热搜。接连几则与养犬政策有关的新闻事件受到广泛关注,也引发大众的激烈讨论。
放眼世界上其他国家,养狗是否也问题频发,是件手续繁多的麻烦事?狗狗又是否形成了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使人头痛?在日本,有着相对完善的宠物保障制度,然而沉重的责任也导致了不少人放弃养狗,转向养猫。荷兰作为宠物友善国度,已经实现了零流浪狗,并废止宠物安乐死,狗狗在主人的培养下显得训练有素。印度养狗成为富有人家的新潮流,但流浪狗却频频伤人,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德国不仅从教育、保障多方面入手,促使饲主关爱宠物,又特别定制了养狗考试政策,确保狗权。
日本
宠物医疗保险受欢迎 养猫比例超过养狗
日本很早就强制宠物登记,从1995年开始,出生3个月以上的狗,就必须去当地的保健所进行登记,领取“鉴札”作为狗的身份凭证,一狗一生一证。此外,宠物犬每年都要接受狂犬病预防注射,家犬死亡、走失也必须申报。不仅如此,日本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养狗人家会在门口张贴“犬”字图标,显示住户为养犬家庭。这样不仅方便主管机关管理,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其他居民的作用,广而告知屋内有狗。这样如果有生客来访,主人也会提前拴好狗狗,避免意外的伤害。
到了2000年,日本开始在国内推行宠物医疗保险。最初的五个月里,就已经有多达180家宠物医院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投保后宠物一旦生病,主人只需要在宠物医院挂号处出示投保凭证,即可由保险公司负担一半医疗费用。这项制度由于不需要主人在看病后通过收据单向保险公司申领报销,而受到了许多萌宠主人的喜爱。
时至今日,日本国内有关宠物的保障制度仍在不断完善。2017年1月,日企尤尼佳宣布一项新的休假制度将被推行。该公司内员工可以在自家宠物离世时,获得一天的特别假期。截至目前,公司的“葬假”仅针对猫、狗两种宠物,对于其他宠物的涵盖仍在推动中。在这间约有四成员工饲养宠物的公司,约有1600名员工将获得这个假期。公司认为,这对于抚平员工内心伤痛,使他们以正常心态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今天的日本,养狗并不是人们最热衷的选择,养猫逐渐被更多人接受。日本永旺宠物公司的公关石田朋子指出,宠物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照顾小狗是耗费心力的事情,每天需要出门遛狗,依照法律规定还需定期注射疫苗,因此许多老人、独居人口怕麻烦,干脆改养只在室内自由活动的猫咪。
据日本共同社指出,日本宠物食品协会自1994年起,每年根据国内宠物饲养情况进行统计调查。根据2017年的调查显示,宠物猫数量首度超越宠物狗,估算显示,宠物狗数量约为892万只,而宠物猫则达到了952万只。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保障健全,日本仍然存在宠物弃养的情况。高弃养率之下,为了避免流浪狗走上街头,日本形成了“不要宠物回收车”的巡回制度。这种车会在日本的各城市间穿梭,回收饲主不要的猫狗,而这些猫狗在最多7日内如果无人领养,就会受到人道处置。但生活中日本人偏好去宠物店买狗,回收来的宠物只有极少数可以找到新主人。因此,日本每年大约要结束掉30万只收容动物的生命。
荷兰
流浪狗绝迹多年 宠物友善渐成社会风气
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流浪狗的国家之一,荷兰被称为宠物的幸福天堂,在这里没有流浪宠物安乐死,也不会捕杀街头流浪犬,还有大型的宠物福利中心,给狗提供舒适的环境。
虽然流浪狗在荷兰已经绝迹十多年,然而对于狗的政策制定和福利保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荷兰为此经过了漫长的努力,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早在18、19世纪的时候,荷兰已经出现有记载的流浪狗。非营利组织“狗狗研究”的执行长、流浪动物基金会董事伊莎贝尔·史特海,曾在《荷兰如何摆脱了流浪狗》一文中表示,200年前荷兰对于狗的繁殖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因此狗的数量骤增,主人养不下的时候,狗就被遗弃在街头,成为流浪犬。到了19世纪狂犬病暴发,荷兰首次试图控制街上流浪狗的数量,捕捉和扑杀在这一时期合法化。同时也立法通过,带狗出门需上链并佩戴专门口罩。从此以后,即使狂犬病的威胁已经过去,街上未按规定上链及戴口罩的不明犬,也会被当时十分常见的职业捕狗人扑杀。
后狂犬病时代,荷兰为了解决街头流浪犬问题,同时保障动物生命做出了持续努力。动物保护团体和收容中心负担起教育民众及提倡动物权的角色,对减少荷兰境内流浪犬数量做出了巨大贡献。荷兰第一个动保团体荷兰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于1864年,其发言人纳赫特郝曾表示,荷兰人先前视狗为奴隶及员工,在多年的教育与提倡下,狗已成为荷兰人的同伴或朋友,因此绝不会被轻易丢弃。
在动物保护法的设立上,荷兰早在1886年就可以对虐待动物的人进行处罚。1962年荷兰首度通过《动物保护法》,最新的修改法令于2013年开始实施生效,其中明确规定了虐待动物的刑罚与饲主责任。执法上,荷兰有动物警察和民间调查员处理虐待宠物的案件,协助民众改善饲养环境,尽到饲主责任。
虽然荷兰的狗由于保障健全,看起来十分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为所欲为,主人仍承担规范和教养它们的责任,使它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中国留学生Lynn在埃因霍芬读生物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她表示今年9月刚到荷兰的时候,对住家附近的宠物狗印象深刻。她用“训练有素”来形容荷兰的狗,并称赞它们在公共场合不会大叫和乱跑。荷兰并没有禁止宠物狗进入商店、餐厅等人口密集区,因此主人会格外注意“狗的言行”。Lynn说,她曾看到刚从汽车上下来的狗叫了一声,立刻被女主人上前把嘴捂上。
印度
爱狗与狗害并存 人狗友善仍是难题
印度是喜爱狗的国度,虽然养宠物在印度并不算是寻常百姓家的常态,然而有条件的人通常把狗作为宠物的首选。伴随经济的崛起,身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的印度,出现了越来越多生活宽裕的家庭,有钱人的圈子中,养狗就成为新潮流。市场调查公司欧睿国际发现,2009年时印度的宠物数量只有700万只,但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狂增为1200万只。
由于印度人口中有80.5%为印度教徒,印度教认为杀生是违反教义的恶行,这使得狗等众多动物在印度不会受到生命威胁。印度曾在2001年发布一条禁止杀狗的法律,这在保护了狗生命的同时,也导致印度的流浪狗激增,全印度的狗超过2500万只,而且可以在街上行动自由。
仅仅对狗的生命提供保护,却不对养狗人的随意弃养行为进行约束,成为社会问题的诱因。大量的流浪狗直接导致印度人民受到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印度每年至少有2万人死于狂犬病,是世界上狂犬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
2018年5月,在印度北方邦的西塔普尔区,发生多起儿童遭流浪狗咬伤致死的案例。根据当地人的说法,自2017年11月起至少有12名儿童遭到攻击,单5月一个月就已发生7起被流浪狗咬伤致死的案例。西塔普尔区的地方官员维尔马表示,西塔普尔镇的地区发展官员、村长、医生、老师等已经成立守望相助委员会,确保当地儿童不会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外出。当地也有不少家长害怕小孩被野狗咬,而不让自己的小孩去上学。
流浪狗泛滥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印度政府为控制流浪狗数目,执行动物生育控制,简称ABC计划,在全国开展捕捉节育行动。捕狗大队会在大街小巷寻找流浪狗,把它们带回去打狂犬病疫苗,并做结扎手术,防止新的繁殖。
印度博帕尔科学教育研究所主任穆西写信给当局,他建议政府应仿效各式家禽、牛羊等养殖场,建立一套有系统的“狗农场”,并将它们出口到其他吃狗肉的国家。他认为这样的好处有三个,不仅可以免于亲手屠杀流浪狗而被信教者与动物保护主义者责难,同时可以赚钱,并解决流浪狗伤人问题。这样的论述已经引发印度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印度将如何根治流浪狗问题尚无定论。
德国
宠物保障很健全 养狗考试管得严
在德国城市的大街走上一圈,流浪动物十分少见,尤其没有流浪狗的身影,这与德国相对健全的宠物保障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在德国养狗要缴纳“狗税”、给狗上强制保险,并给宠物佩戴能证明身份的电子芯片,一系列措施执行下来,确保了德国每条狗都有主人的幸福图景。
不仅如此,德国专门出台《养狗法》对饲主做出严格规定,各个联邦州也对饲养大型犬和特种犬做出了专门的饲养规定,其中就包含主人需要通过理论测验,并取得饲养执照才能获得养犬资格。例如,柏林规定饲养“危险犬种”的饲主必须通过这项考试,而下萨克森州的所有饲主自2013年7月起都必须考取执照才能养狗。
养狗考试共涵盖犬只培训、医学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三个方面,每部分各有58、48、10道选择题。犬只培训部分,主要是让饲主了解狗狗的情绪表现及习性,并设计一些情境题,让饲主知道遇到这些情况时该如何应对。例题如:观察狗的身体的哪一个部分能够最快判断出狗的情绪?a.脖子上的毛b.耳朵c.尾巴d.眼睛。医学知识部分则是需要主人了解狗的生理知识,让饲主懂得一只狗需要哪些关注及照顾才会健康。例题如:幼犬在什么时候会对周遭的印象或是环境的刺激特别敏感?a.第3到14周b.第1到3周c.第6到9个月。相关法律知识是跟饲养犬只相关的法律规定,针对特定犬种可能有特殊要求。例题如:哪个犬种必须经当局的批准而饲养?a.德国牧羊犬b.美国斗牛犬c.杜宾犬。
除了立法和政策层面的保障,德国还十分重视教育层面的渗透,良好的饲主责任教育机制,让全民都意识到养宠物不简单。如果没有持久的耐心,不做充足的准备,那就不要轻易开始养狗。对狗谨慎友爱的态度,在德国从小对孩子的教育中就可见端倪,扎实的生命教育使德国人并不认为狗是“宠物”,它们的存在是一种“生命陪伴”。作为同伴和家庭成员之一,人类理应照顾并重视它们的需求,想办法帮助他们融入家庭的生活,这形成了犬类社会化的风气。
在通过了考试和做足思想准备之后,如何在德国找到自己的爱犬呢?两个有效途径是去饲养繁殖场或收容所。若向质量良好的饲养场购买纯种狗幼犬,价格约在1000欧元起,价格偏贵,因此收容所领养成为许多人偏爱的选择。领养前第一件事是做义工,领养人要帮忙遛狗、照顾狗、清理狗舍,所内人员会依照你跟狗的互动及你的生活环境,“分配”一只狗给你。这个机制有效保障了人狗之间的有效互动,然而领养“考察”过程却可长达数个月之久。
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向动物收容中心支付小额费用领养宠物。德国动物保护协会解释称,这笔费用涵盖了宠物除虫、芯片注射、施打预防针及宠物身份登记甚至结扎的开销,收取费用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民众“纯粹心血来潮”的不负责任认养行为,同时也帮助减轻收容中心的财政负担。以慕尼黑动物保护协会的收养价格为例,一岁以上的混种狗收养费用为200欧元,纯种犬则为300欧。若收养的是不满一岁的幼犬,还得多支付50欧元。
原标题:养狗狗,想说懂你不容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