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全国各地,包括屡屡入冬失败的广东也迈进了寒冷之中。
在抱怨着一年比一年冷的同时,大家默默地穿起保暖内衣。
什么“南极人不怕冷”、“恒源祥羊羊羊”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保暖品牌洗脑广告语。
今年,双11卖家成绩单出炉,南极人在天猫商城销量排第一。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南极人并没有自己生产线,不仅是南极人,包括恒源祥、北极绒、俞兆林的四大保暖内衣品牌都没有自己的生产线。
没有生产线,那么市场上这些品牌的产品是哪里来的呢?
据《南方周末》报道,包括南极人在内,当年叱咤上海滩的四大保暖服装品牌(北极绒、恒源祥、俞兆林)不约而同地砍掉了生产线,低调转型卖起了吊牌。
3年半卖“吊牌”累计收入16.6亿
据公开资料显示,“南极人”是张玉祥在1998年创立的内衣品牌,经过密集的广告投放,成为国内保暖内衣第一品牌。品牌成立之初,公司拥有自己的工厂和渠道,产销一体化。然而,经过行业激烈竞争,南极人产能过剩明显。
2008年,南极人提出“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关闭自营工厂,签约并授权供应商合作工厂生产“南极人”品牌的产品。
“如今市面上销售的南极人品牌,全都是贴牌。”武汉汉正街一家保暖内衣批发商直言,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授权模式”后,2014年南极电商出售了旗下全资子公司吴江新民化纤有限公司100%股权、苏州新民印染有限公司100%股权,当期减少亏损6000万元。2015年,南极人主体南极电商成功借壳“新民科技”登陆A股。当年即彻底剥离了丝织品织造业务,完成了由传统制造业向电商服务型企业的转型。
至此,公司营收从2014年1.57亿元,升至2015年的3.89亿元。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8.11亿元。剥离实体生产线,南极电商不到4年时间,营收翻了5倍。
年报数据显示,通过“南极人”品牌授权,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南极人共同体(NGTT)内的授权供应商达422家,授权经销商达1053家,相比2014年分别增加103家及249家。
与此同时,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经销商授权使用业务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年报显示,2015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合计收入分别为2.74亿元、4.66亿元、6.39亿元、2.81亿元,分别占同期营收比重为70.29%、89.47%、64.84%、22.77%。
3年半时间,南极电商获得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收入累计达16.6亿元,占同期累计营收31.3亿元的53%;而同期累计净利仅12.99亿元。
只要10万元授权保证金,就可以在网上卖“南极人”
南极人合作客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合作经销商,另一种是授权经销商,自己开工厂的。合作经销商只需要同授权经销商签订名义上的合同,就可以以工厂的名义去自主进货去销售。
这些年,电商火爆得不得了,所以南极人主要的销售渠道都是在网上,特别是电商平台。经销商只要缴纳10万元授权保证金就可以在电商平台上开一家“认证”的南极人店铺。
据统计,南极电商旗下全品牌授权经销商有846家,合作经销商3427家,授权店铺4442家,无一例外,都是经销商运营的,标着官方直营的旗舰店也是如此,南极人从来不管。
但是,如此多的店铺还是不够用。按照电商平台的政策,南极人店铺数量已经达到限额,想要开一家南极人官方店只能去置换,目前一家普通的南极人男装专卖店价格已经涨到了15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
南极人则凭借早前攒下来的很多个网店狠狠赚了一把。
今年14次上黑名单,南极人品控在哪?淘宝质检100元搞定
那些经销商为了多赚钱,都是到各大廉价的批发市场进货,基本上不存在品控环节。
南极人虽然会要求经销商供质保证明,但这些相关质检合格证明,在淘宝上100元就可以搞定。
质量存在问题的南极人即使可以逃过阿里的检查,但不可能逃脱国家的查处。
2018年截至至今,南极人已经上了14次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其均有产品上质检黑榜。其中很多产品是被国检检出来的,还有“惯犯”。
但这些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似乎都不值一提,因为南极人会尽力配合经销商,该出具的证明都会帮忙出具,更不会处罚经销商。
对于品控问题,目前,南极电商未做任何回应。
零售业分析师王源认为,品牌授权存在随意性、监管缺失等问题。这给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有毒材料埋下隐患。王源表示,南极人之所以还有如此高额的销量,得益于之前的品牌口碑,如今放纵授权生产,品控不严,最终会丧失消费者信任。
综合南方周末、东方财富网、长江商报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