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渝论 > 正文
牵住乡村产业振兴“牛鼻子”要抓好五条“链”
04-21 14:33:45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乡村要振兴,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抓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就要着眼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

筑牢供应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严措施抓好落实,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坚决筑牢供应链、守住基本盘,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一是保耕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扎实做好耕地恢复补充工作,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规范落实占补平衡政策,强化土地流转使用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二是保供给。全面落实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挖掘盘活撂荒地,探索创新经营模式,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耕地单产水平。加快推进畜牧水产发展,做强做大蔬菜保供基地,提高“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供给保障水平。三是保流通。加强重要农产品调控,深化与粮食主产地合作,完善仓储设施和流通体系,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鼓励社会主体参与粮食购销,强化市场监测预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确保价格稳定。

延伸产业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一产往前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补短板,锻长板,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一是“向前”振兴种业。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聚焦粮油、蔬菜、特色水果、生猪、草食牲畜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攻关,探索规模化、协同化、智能化现代育种新模式,培育一批突破性、源头性农业新品种。二是“向后”发展加工。因地制宜发展“两头在外”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支持农业企业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开发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非食用加工产品,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梯次利用,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三是“向外”融合文旅。加强村庄规划、风貌引导和传统村落保护,做好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等“绣花”功夫,让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打造养生养老、创新创业、生活居住的新空间。

培育创新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知识产权“三权”改革,全方位激发农业领域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激活市场主体。支持农业企业加强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合作,聚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孵化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生产工艺革新、新型产品开发、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二是盘活推广体系。加强区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协调推进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三是用活科技人才。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快集聚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

提升价值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从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推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链条增值,促进农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修订农兽药残留标准,建立健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推动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度。二是推进品牌化建设。深入实施品牌强农工程,鼓励开展农产品品质品牌认定,壮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农产品规模,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分类推进现有品牌整合,打造一批乡村特色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是推进数字化营销。建设县域电商集聚区,灵活运用网络直播、在线销售,加快农产品市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公益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改造升级,发展冷链物流,建设配送中心,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城乡贯通、内外联通、产销对接。

优化利益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不断优化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利益共同体。一是把农民权益维护好。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落实措施,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面深化“三变”改革、“三社”融合,聚焦提升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强服务带动能力、提高抵御风险水平,规范农民合作社建设、管理、经营和利益分配,维护好农民利益和收益。二是把集体经济发展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清产核资成果,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探索建立经营管理人员薪酬待遇激励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是把工商资本运用好。建立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推广“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模式,引导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不同主体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包容互促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