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内主流媒体观点聚合:
经营贷换房贷当休矣
有媒体近日调查发现,多位中介人士建议居民将房贷转换为经营贷,称这样可每月节省月供资金,减轻房贷还款压力;如果居民当前有购房意愿,还可以帮助申请经营贷用来买房。经济日报评论认为,这只是个小聪明,往往导致借款人看似得了便宜,实则会吃大亏。有关操作的合规性和经济性都值得商榷。
从合规性上讲,经营贷是用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只能用于企业经营,用经营贷置换房贷,是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即便银行放贷时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侥幸”获得资金,但银行在常态化的贷后检查中,也会发现蛛丝马迹,发现违规用贷苗头,就会依法要求贷款人进行整顿,或者实行断贷、抽贷,居民的个人信用必然出现“污点”,影响今后的信贷业务办理。
从经济性上看,有关操作也得不偿失。尽管有的中介估算,如果一套房产价值1000万元,用经营贷置换房贷后,居民5年可以节省85万元。但在实际“运作”中,违规用经营贷置换房贷,将耗费居民的大量精力和费用,包括支付给中介的劳务费、提前偿清房贷的垫资利息、包装借壳公司的费用等多项开支,并且经营贷期限大多为1年至5年,远远短于房贷期限。经营贷到期后,居民还面临转贷或者过桥垫资的麻烦,这些隐性成本大大增加了实际资金成本,远高于中介估算节约的纸面成本。
医院太平间不可再“包”生意经
不少医院将殡葬服务外包给公司,遵循的是市场规则。不过,外包的只应该是服务,而不是责任。同样要打个问号的,是太平间动辄两三百万元的外包费用。根据记者调查,一殡仪服务公司2021年1月曾在某三甲医院太平间承包服务项目中标,成交金额为239万元;另一份中标公告显示,中标金额高达280万元。殡葬服务的中标金额和天价殡葬费之间,有没有逻辑关联?其中的成本核算结构是否合理、存不存在垄断性经营行为,也需要监管部门深入调查。如果医院收取了高额的中标费,而对此后的殡葬服务不闻不问,岂不是把这一关乎患者家属切身利益的服务,当成了自己坐收渔利的算盘?
早在2019年,北京就提出试点“太平间遗体直运殡仪馆”,并要求建立对医疗机构太平间的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对“医疗机构太平间未经民政部门批准开展殡仪服务”“非法经营遗体运送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查处。从行业现状来看,该政策落实并不到位,该领域也存在相当大的监管盲区。目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三部门已启动对全市医院太平间外包情况全面排查,并将研究制定改进医院太平间管理服务的政策措施。北京晚报评论认为,这一次的从重处罚、从严处理,势必会起到震慑作用,但未来的殡葬服务监管,在规范外包机制和收费项目上,还应该更加主动、更加透明、更加公正。
严打非法“采挖”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当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过10亿,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社会。部分App运营商为积累数据非法“采挖”网民个人信息,威胁个人数据安全的问题不容小觑。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软件运营商收集到更多的数据,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更强大的市场地位,这也是非法“采挖”个人数据现象猖獗的根本原因所在。
光明日报评论认为,尽管我国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但要形成一个安全有序、保障有力的数字社会,多方合力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刻不容缓。一方面,互联网经营者、软件运营商等涉及个人数据信息的主体应当依法合规经营。应当尊重用户知情权,依法收集、处理并保护好用户的个人数据信息,做好脱敏处理,不得利用大数据“杀熟”,更不能非法出售。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念好数据监管的“紧箍咒”。监管部门要实现对各类互联网应用软件的常态化监管,上市的各类App应通过必要的备案审核程序。必要时,国家可以设立个人数据信息保护专门机构,实现统一监管,避免多头监管所致的多重执法、责任推诿。最后,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互联网、软件等相关行业组织应当推广各种用户协议示范文本,用户信息收集程序规范等,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数字社会早日实现经营者、运营商和用户的共享共赢。
规范自制食品销售,要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近年来,自制食品药品在网络上盛行,从咸菜、腊肉、腐乳到果酒、饼干和糕点,再到减肥酵素、压片糖果、中药茶饮,这些产品被商家打上“纯天然”“无添加”“手工制作”等标签,深受不少消费者青睐。但与此同时,商家无生产经营资质、无相关标签等问题也被频频曝光。
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制食品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销售。比如,如果在网上售卖的是经过加工的农产品、自制食品,如自制水果罐头、蛋糕等,入网食品经营者必须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一系列生产、经营食品的资质许可。但要提醒的是,鉴于现实中自制食品和药品种类的多样性、来源的复杂性,对其监管也应该追求精准性、针对性,切忌“一刀切”。比如,不少在网上销售的农副产品就属于自产自销,这个时候如果完全按照一般的食品监管标准来设立过高的入市门槛,就意味着很可能堵住一些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的出路,其对应的是增收和就业问题。光明网评论认为,在规范自制食品销售,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的同时,又要避免影响一些合法的、安全的自制食品的销路,这考验的是监管的智慧。总之,不能一强调规范自制食品销售,否则就变成了对整个行业的打击。防止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很有必要。
幼儿上网课真的有必要吗
3月以来,广州、上海、深圳等受疫情波及的地区发布停课通知,均明确中小学转为线上教学,但幼儿园是否采用线上教学,各地政策指向并不一致,有些地方要求幼儿园,应“立即开展线上教学”。
网络授课成了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最优选择。不过,幼儿园明显不在此列。首先,幼儿园的教学强调在“玩中学”,这种“游戏化”的教育,老师面对面、手把手的引领和集体氛围,两者缺一不可。隔着屏幕,还能有啥“现场感”?其次,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思维活跃,无法做到自律约束,这样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着所谓的网课基本上就是在做无用功。此外,网课会影响幼儿视力。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幼儿园转向线上教学的现象随处可见。个中缘由固然不一而足,但一些幼儿园则是想借此“形式”,按照正常标准收取学费或尽量少退费。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面对经营困难的现实问题,当然要想办法生存下去,但以网课为“挡箭牌”来“增收节支”,明显不是正道。从实际出发,才是幼儿园最应该做的。
上游新闻评论编译部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