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国家卫健委发文称国产虹鳟未检出寄生虫,一天后文章便被删除
09-08 09:39:4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9月6日发布的一则称“国产虹鳟抽样监测未检出寄生虫”的情况说明,在其官网公开、存续一天之后,便被删除,已无法找到。但该文仍令虹鳟“入籍”三文鱼事件波澜再起,从业内人士到普通网友,均对其中的样品来源、检测方法等关键内容提出质疑。

9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称卫健委)在官网发布《水产品相关问题回复》一文。该文称,今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湖南、广东、青海三省组织开展了相关水产品中寄生虫应急监测,根据文献报道和舆情信息,针对淡水养殖中常见寄生虫和我国人群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开展了华支睾吸虫囊蚴、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和颚口线虫三期幼虫监测。监测样品共92份,其中国产虹鳟63份和进口三文鱼29份,分别采样于养殖环节(50份)、流通环节(20份)和餐饮环节(22份),采样地点兼顾农村和城市。此次监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华支睾吸虫囊蚴、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和颚口线虫三期幼虫。

据官网资料,文中所述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是直属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成立于2011年10月13日。作为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国家级技术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标准管理等相关工作。

澎湃新闻9月7日致电评估中心询问此次监测相关事宜时,一位主任级别的专家称,此次监测结果只对本批次国产虹鳟有效,“只代表进行监测的这批虹鳟中没有寄生虫,不能证明其他的都没有。”对于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国产虹鳟的寄生虫风险,该专家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进行“专门的寄生虫实验”。

值得注意的是,卫健委的上述文章在发布一天之后,此文被删除。9月7日13时30分许,澎湃新闻记者登录卫健委官网,在“新闻中心”一栏的“回应关切”中找到《水产品相关问题回复》一文,打开后可以正常阅读。但20分钟后刷新网页,“回应关切”栏目中已没有该文章。截至9月8日发稿时,在卫健委网站上仍能以“三文鱼”为关键词搜索到《水产品相关问题回复》一文,但打开网页则是“404 Not Found”。

澎湃新闻就此询问卫健委,对方坚称未删除该文。

《水产品相关问题回复》原文

文章未删除的页面

文章已删除后的页面

相关抽样监测遭到质疑:样本数量太少、常见共患寄生虫未列入

《水产品相关问题回复》一文中的诸多细节,遭到了外界质疑。

有水产行业业内人士公开质疑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监测中只检查了3种寄生虫,而对国际公认的虹鳟身上的常见共患寄生虫,包括阔节裂头绦虫、复口吸虫、宽头鲤蠢绦虫、变头绦虫、直沟绦虫、棘头虫,则均未检查。此外,63份国产虹鳟的送检样本究竟是有关机构送检还是随机抽查,也不得而知。

不少网友也认为,63份国产虹鳟的样本数量太少,即便检测结果显示无寄生虫也不能说明问题,该批次检测无寄生虫不代表以后无寄生虫。也有网友对此次检测的目的及检测机构与三文鱼团体标准制定方的关系提出质疑。

针对评估中心上述监测的三类寄生虫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澎湃新闻咨询了专业人士。

华支睾吸虫即大家所熟知的肝吸虫,囊蚴是肝吸虫成长的中间形态。在传播时,肝吸虫虫卵会先在淡水螺体内成长为蝌蚪一样的尾蚴,随后游动入侵至淡水鱼体内,在其中成长为囊蚴。如果人类生食含有囊蚴的鱼肉,则有染上肝吸虫病的风险。

一位渔业养殖领域的学者对澎湃新闻表示,肝吸虫的传播途径具有随机性与偶然性,仅对63条样本进行检测依然难以准确评估国产虹鳟的寄生虫风险。这位学者建议,如果希望得出全面可靠的结论,应进行高频次、大批量、长时间的检测。但即便如此,由于肝吸虫传播的随机性作祟,也难免出现“漏网之鱼”。

至于此次未被列为检测项的裂头绦虫,澎湃新闻此前通过采访专家与查询文献了解到,裂头绦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列出的重要的人鱼共患寄生虫,其中感染案例最多的阔节裂头绦虫主要分布于北美与欧洲。文献记载显示,淡水环境下的虹鳟无论是养殖还是野生,都有过感染阔节裂头绦虫的案例。

1993年,阿根廷科学家Jorge Eduardo Revenga在《寄生虫学杂志》(Th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6月刊上发表论文提出,在阿根廷南部的莫雷诺湖抽查114条虹鳟,发现其中同时存在包括阔节裂头绦虫在内的两种裂头绦虫。这是阿根廷首次出现阔节裂头绦虫,Revenga在论文中写道,虹鳟对这两种绦虫而言,似乎比红点鲑、金鲈、银汉鱼等其他湖中鱼类“更为重要”。

2010年,智利科学家Patricio Torres在《寄生虫学杂志》6月刊上发表论文。其中提到,研究团队自8家智利水产养殖场中抽查了90条虹鳟,其中感染裂头绦虫的比例为6.7%。同样的实验在智利的潘吉普伊湖中再度进行,发现野生虹鳟感染阔节裂头绦虫的比例为61%。研究同时指出,阿根廷与智利地区的阔节裂头绦虫都是自北美地区入侵的外来物种。

除了以上案例外,1980年代,美国西海岸曾大规模爆发绦虫感染。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估计,在1977年到1981年之间发生了多达200起阔节裂头绦虫感染事件。据调查,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是生食虹鳟所属的马哈鱼属鱼类(Oncorhynchus)导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水产品相关问题回复》文末强调,预防寄生虫感染的最有效途径为切断其传播途径,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尽量食用熟食,且要烧熟煮透,彻底杀灭寄生虫,降低感染的风险。加热不仅能杀死寄生虫,也能有效杀灭致病性微生物。

团体标准牵头起草单位会长:吃三文鱼光吃肉不吃皮,对人没影响

对于国产虹鳟寄生虫的问题,《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牵头起草单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会长崔和也曾作出过回应,他并未矢口否认寄生虫的存在,而是作了不恰当的类比。

今年8月,崔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鱼体表产生皮肤性的寄生虫,对人体没什么危害,“吃三文鱼光吃肉,不吃皮,对人一点影响都没。”

在接受另一家媒体的采访时,崔和又称,“有没有寄生虫你得拿检测报告、检测数据来说话,你吃毛豆吃玉米还可能有寄生虫。那你说咱谁不吃?”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的执行会长、团体标准起草企业之一爱乐水产(青岛)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王小洁。王小洁曾表示,寄生虫生存必须有适合的温度,在环境污染、水流不畅时,才可能滋生寄生虫,有些是寄生在鱼体表面鱼鳞上,有些是寄生在鱼鳃里,但不会寄生在鱼肉中。“寄生虫有生存环境才能活下来,达到3公斤以上生食三文鱼规格的三文鱼离开水后,99%以上的寄生虫都活不下来了。”

但这一说法在业内人士看来站不住脚。中国渔业协会内部人员、渔业资深人士王金和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在超市买一条活体三倍体虹鳟,检测其内脏和皮肤,“很大概率能查出寄生虫,逃不掉的。”鱼皮上的寄生虫在加工、运输过程中也会污染鱼肉。至于寄生虫的有无,和鱼的规格大小并无关系。

对于国产虹鳟寄生虫检测的客观公正性,王金和态度悲观。“(检测机构)几乎都利益相关,谁会去做中立的检验呢。”

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团体标准制定参与者之一、国内最大淡水虹鳟养殖企业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公司”)在今年5月28日就已经将公司养殖的虹鳟送到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并要求检测寄生虫,但检测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5月26日,有媒体直播民泽公司现场检测虹鳟寄生虫。操作者并未将鱼肉切成薄片,也未使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制作标本,厚厚的鱼肉被放置在光源位置上。该检测过程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在网络上被称为“闹剧”。

直播中显微镜检测截图

澎湃新闻获得的一份今年5月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的对民泽公司“冰鲜三文鱼”体内寄生虫的检测报告中,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的异尖线虫,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但讽刺的是,这项检验根本没有做的必要,因为这是海鱼寄生虫,并不会出现在淡水虹鳟身上。

在显微镜检测直播事件之前,有关方面有意混淆虹鳟和三文鱼的行为已颇受争议。为了平息争议,5月25日,青海当地媒体的官方微博@大青海网发布微博称,“质疑‘青海三文鱼’的可以闭嘴了……中科院青海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牧厅渔业局、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等单位接受专访,就有关青海虹鳟鱼相关问题回答了网友关切。”

次日一早,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对此辟谣称,中科院并无青海生物研究所,并附上机构列表的链接。一个多小时后,@中科院之声再次声明,询问了网友提出的疑似为“青海生物研究所”同一单位的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该所科研人员没有接受过采访。

随后,@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发微博自证清白。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表示,所内无专家学者接受采访。

(文中王金和为化名)

原标题:国家卫健委发文称国产虹鳟未检出寄生虫,一天后文章便被删除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