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五一小长假将至,“报复性”旅游会来吗?
04-24 22:14:0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消息,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而且是近几年来首次连休5天的五一长假,疫情以来居家防疫的人们纷纷开始筹划怎样"因地制宜"安全地旅游玩耍。

据艾瑞咨询近期的用户调研数据,消费者日常可选消费的11个行业中,旅游行业受影响突出。受疫情影响最重的行业依次是国内旅游、商务出差、外出就餐,以及出境旅游。

也因此,连日来各地积极推进旅游行业"复工",旅游报复式消费频现。但在疫情影响下,一些热门景区或项目开工后又紧急叫停或严格控制人流,如宋城演艺近期重新开业但随后又暂停"复工"。

一面是人们"关不住"的旅游消费热情,一边是疫情防控需求,这个五一,"报复性旅游 "还会来吗?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热门景点"严阵以待"

据业内人士预计,由于国外疫情的发展,不断平衡疫情控制和旅游经济复苏将是未来半年内持续存在的问题。

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2020年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同比减少61.4%;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同比减少80.7%。

从清明假期旅游数据来看,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总体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大幅下降,但从个别景区游客数据来看,大众对于出游的需求依旧旺盛。清明假期黄山、杭州西湖等地游客摩肩接踵的火热景象吸引了各界格外关注。黄山景区在清明假期虽然将最大承载量限制到2万人每天,但在假期前两日均在中午就已达到客流上限。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建立完善预约制度,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

在此背景下,五一的旅游经济方面,游客数量应不成问题,怎样在做好疫情防控下吸引服务游客已成为各大热门景点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黄山市日前发布旅游景区分时预约公告称,根据防疫常态化工作要求,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景区开放工作,黄山市自4月11日起实施所有A级旅游景区分时预约,未预约游客不得入园。

4月22日,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信息称,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和促进国内消费,近期厦门市陆续恢复开放部分A级旅游景区,已达到集聚人气、提振消费信心的预期效果。厦门市文旅局积极协调已恢复开放的13家国有A级旅游景区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至2020年6月30日。不过,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流量控制,并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取临时管控措施;市民、游客入园需佩戴口罩、体温测量;游客在游览、休息、餐饮等场所自觉保持间距。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全省共228家景区恢复开放。这些景区以大空间、开放式街区、自然类景区为主,景区的室内文化场馆暂不开放。

据媒体报道,丽江古城景区早在2月20日就恢复接待游客,古城景区将门禁值守点调整为16个,加强对出入景区人员的把控和管理,以避免游客量过于密集。

4月20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全省旅游景区客流管控暨五一假日旅游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会议要求,5A级旅游景区在法定节假日要全部落实预约游览,实现"应约尽约",确保安全有序开放。

本地及周边游要火?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从用户研究的情况来看,尽管疫情期间旅游消费受到抑制,疫情结束后存在较强反弹动能,但预计国内旅游依然需要3个月以上的恢复期。

该机构指出,五一小长假仍处疫情影响期内,国内长线游的用户需求依然受抑制。但本地游、周边游或因空间距离较短、心理安全性较高,有望率先在五一假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携程《2020清明节旅游复苏报告》显示,4月周边游产品预订人数是3月的三倍,其中主要集中在清明节期间和周末。清明节期间交通出行订单比前一周增长超过五成,酒店订单量环比增长六成,跟团出行人数环比增长超过366%。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机采访的数个不同城市的人士均表示,因为担心疫情问题,五一假期可能不会安排较长距离的旅行,首选城市本地游或周边游。

截至目前,数个省市开展了"某地区人游某地"活动。

陕西日前发布旅游消费刺激政策,陕西文化和旅游厅印发《陕西省旅游业恢复发展预案》,支持景区出台旅游惠民政策,引导所辖各地出台旅游消费减免政策,深入开展"陕西人游陕西"活动。

浙江省政府在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按照国家新近规定,浙江暂不恢复跨省跨境旅游,倡导"浙江人游浙江"。

响应浙江省政策,浙江省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34个湖州A级景区推出相应的湖州之旅活动,推出了景区门票、酒店打折,以及全国医护人员免费游等优惠措施。

新时代证券研报预计,携程大数据平台显示,一线城市周边游信心回升,这说明周边游吸引力相对强劲。目前来看,在五一假期,周边游有望迎来小高峰。

原标题:五一小长假将至,“报复性”旅游会来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