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杂货店夫妻的“爱心茶摊”坚持两年了 只因路人说了两个字
12-04 23:07:56 来源:上游新闻-慢新闻

张春涛给茶壶加水

城市街头,人流熙攘,车水马龙,这是街边一个不起眼的茶摊——两个简单圆木桩和一个方竹凳,再加大大小小的茶杯;这又是一个不平凡的爱心茶摊,连续两年免费供应茶水,为过往路人“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俨然成了沙坪坝区小龙坎车站旁的“爱心驿站”。

免费茶摊,源于一句话

张春涛的妻子正摆放茶具

12月4日上午,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来到小龙坎车站旁,探访这个冬日里的爱心茶摊。

当天寒风呼呼吹着,街头行人缩着脖子,把衣服领口攥得紧紧的,行色匆匆,谁都不愿多停留一秒钟。但在小龙坎车站旁,冒着热气的茶水和几把凳子,有路人驻足“逗留”,喝上一杯热茶,感受到它带来的那份温暖。

茶摊简易地摆在路边石墩边。一个高30多厘米,直径20厘米左右的圆木桩上,摆着保温水瓶,另一个稍微矮点的木桩上,摆着沏好的茶水杯;旁边方竹凳上托盘里,放着5个小巧的白色茶杯。

正值出行高峰,锻炼的、买菜的、扫地的、送快递的、等车的……人来人往,不时有人在茶摊边停下来喝水,喝完后又会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这只是举手之劳,我们尽点微薄之力,也是给家人行善积德。”茶摊主人,是车站旁一家杂货店的老板。53岁的张春涛说,他们一家是从1998年开始在小龙坎车站旁开店做生意的。

“两年前,隔壁邻居搬家留下一个饮水机和空水桶,当时就顺手放在店门口旁,碰巧有人路过,一看以为有水。”谈到摆起免费茶摊的初衷,张春涛三言两语中透着质朴。他说,当时那名路人拿着茶杯就喝,结果“扑了个空”,就顺嘴说了句:“假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因为“假打”二字,他跟妻子商量后摆起了这个茶摊,方便路人。

善心坚守,已成习惯

环卫工人累了就喝喝茶

现在的小龙坎车站旁,沿街都是一些老旧楼房,商铺很少,不过每天有12条公交线路经过这里。上下班高峰期排队等车的人特别多,加上人行道又窄,有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对于很多老人和抱孩子的妇女来说,特别不方便。

家住重庆肿瘤医院附近的李大爷,是这个茶水摊的“老顾客”。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看见,他一下车就到茶摊倒了一杯热茶喝。“我每天到杨家坪去锻炼,回家要在小龙坎换乘公交车,口渴了就会在这里坐一坐歇歇脚,喝杯茶再乘车回家。”李大爷说,商店老板做好事很人性化,确实给不少路人解急渴、消暑热。

53岁环卫工人古春芳,也是其中一名受益者。她说:“去年以来,出门扫地就从不带杯子,春夏秋冬要是口渴了,就到茶摊来解渴。夏天喝水的时候多,老板就用大茶桶装着凉茶给我们喝,现在这一带的环卫工人,基本上都跟老板很熟。”

就这样,两年来,“爱心茶摊”一直存在着。每天早上,张春涛和妻子都是早上七八点钟开店门,摆茶摊,这已经成了夫妻生活中的一部分。“原本有一张小方桌,前不久被人拿走了,老公才去搬了两个木桩来。”妻子谭女士说:“我们每天早上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厨房烧水、洗茶杯、泡茶,如果现在不让我干这些,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特别是大雨天,茶摊实在没法摆出去,一整天我心里就总惦记着有件事没干。”

热心公益,一直做下去

随时都沏满茶水方便路人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同张春涛摆谈中得知,他们一家人就住在小龙坎,夫妻俩在车站旁经营着自家小店,一个月维持生活不成问题。这个免费茶水站每个月的花销,差不多在百八十块钱左右。天气炎热时,一天能喝掉五六壶水,现在天冷了,只需烧两三壶水,只有茶叶稍微花点钱,“我们只是想多做点好事,茶叶和水,能值几个钱嘛!”

“张哥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好人,不光免费摆茶摊和凳子,由于小龙坎没有公共厕所,他家店铺里的厕所都是贡献出来给大伙解急,夫妻两个更是热心肠,每天要帮不下十来个人指路。”在旁开广告工作室的易娟说,能够像他们这样两年坚守免费提供茶水,这份爱心不容易,也正是这种坚持和执著,给城市带来了温暖。“他们的行动令我感动,让我肃然起敬。”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看见,茶摊旁的墙上,写着鲜红的“拆”字。张春涛说:“店铺搬家以后,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将茶摊一直坚持摆下去。” 

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 陈英 文李野 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