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挖挖哇 | “灶”、 “鼎”、 “甗”、 “斝”这些中国古代炊具你认识几个
12-17 13:13:03 来源:中国日报微信公号

中国日报微信公号消息,俗话说“饮水思源”,那么用餐也可以溯个源啊。毕竟巧妇不只难为无米之炊,无炊具也得抓瞎。

那么今天这些种类多样的的炊具,比如炒锅、煎锅、汤锅等,都是怎么形成的呢?

查过之后,小观整理介绍中国古代八种主要炊具,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既学使用功能“涨姿势”,又多积累几个表义字形。

最原始的灶是新石器时代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用来做饭的就叫做火塘。做饭就直接在土坑里,或者在坑上悬挂其他器具,坑中点火加热。(有点像野营炖菜哦。)

后世又逐渐发展出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农村仍有使用。

“灶”的字形表义明确,在土中生火。

釜可以视为现在“锅”的前身。古代写作(fǔ),圆底无足,需要辅助的支撑。

陶釜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后则有铁釜。

新石器时代的鼎均为圆形陶质,是当时主要的炊具之一。

随着较稳固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鼎逐渐发展出了作为祭祀礼器的作用。一个标志是,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鼎、方形鼎(方鼎受热不如圆鼎均匀,所以用于烹饪的加热效果逊色不少)。

后因为青铜鼎多在礼仪场合使用,所以逐渐演化成国家政权的象征。秦汉时期,鼎作为炊具的意义已大为减弱,成了标识身份的随葬品。秦汉以后,鼎又变为香炉,完全退出了饮食领域。

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已渐趋消亡,所以秦以后的文献中很少见到这个字。与鼎相似,陶制的鬲一般是炊具,而青铜鬲在商至战国以前则衍生出了礼器的功能。

“鬲”还是个多音字,作为古代河流名字时,读作“”,作为炊具则读作“”。而且字体和实物的形态,真是说不出的相似,有沿、有颈,大腹三足都一应俱全。

甑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用来蒸饭。它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鬲内放置食物,通过镂空的箅相连,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瓦”这个偏旁很好地体现了这类器具的起源,都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下部是鬲或釜,用于盛水加热,上部是,盛放食物,下方的水蒸气通过甑底部的孔洞加热食物。(就像现在的蒸锅、笼屉。)

这是到了战国晚期,随着灶台的普及逐渐被开发出来的烹饪方式。鬲个体功能逐渐被釜取代,转而开始与甑配套构成甗。

甗在东汉之后,逐渐被淘汰,所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关语汇。

东周之前的甗大多是上下一体的,至秦汉时多为上下分体,由两部分器物扣合而成。

将鬲的上部加长做出长颈,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

鬶用于盛装流质食物并烹煮,但因为更适合倾倒,比鬲功能更齐全,在中国古代炊具中独具特色。

不过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

这个字上音下义,比较好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记下来找机会卖弄一番。

斝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时,足部中空可盛物,是炊具。

到了商周时便变为三条实足,且多由青铜制成,由炊具演变成酒具。当时,青铜斝也被用作礼器,呈三足、一鋬(耳pàn)、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字形上,别的不说,两“口”表示“两柱”真是可爱极了。

原标题:“灶”、 “鼎”、 “甗”、 “斝”这些中国古代炊具你都认识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