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报 | 古人为什么不光有“名”,还有一个“字”?
11-11 08:53:19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如今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一般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沿袭祖辈而来,代表着血缘关系;“名”则往往凝聚着长辈的殷切希望。名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一个或几个字,跟姓合在一起,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

古人不能上网,无缘为自己取网名,因此,也就没有机会享受今人穿着多件“马甲”聊天的“乐趣”。但是,古人却有自己的“马甲”——字。因而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开使用的。

1.jpg

《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人一生下来就得由父母起个名,这个名称为“小名”或“乳名”。等长到二十岁,可以绾起头发戴上帽子成人了,还得由父母郑重其事地为其举行“冠礼”,再给他起个名,这个名就叫“字”,也叫“表字”。这表示他“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人不可复称其名,故冠而加字”,即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

因而,古代平辈之间甚至一般关系的尊长对晚辈都应该以“字”来称呼对方,不能称名,否则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以示尊重,自称则必须用名。下对上、卑对尊,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因此,“字”虽然是自己的,却是为外人称呼自己的时候准备的,自己从来不去使用。所以个人自称时,只能使用自己的名或号,否则就是妄自尊大了。因此,电视剧中“曹操自称孟德”“赵云自称子龙”等等,都是对“字”的滥用。而正确用法是,刘备、关羽和张飞都可以称诸葛亮为“孔明”,但诸葛亮却只能自称为“亮”,不能自称为“孔明”。

由于称字已经表达了尊重,因此可以不加“兄”、“先生”之类的后缀。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在他的集子里,凡是涉及到哥哥苏轼的诗,多是直书“子瞻”。同样是在宋代,梅尧臣比王安石年长19岁,他去世后,王安石写诗缅怀,题目就是《哭梅圣俞》,直呼梅尧臣的字。后人写诗作文,动辄在别人的字后加“兄”、“先生”等,以为这样更能表达尊重的态度,其实没有必要。

2.jpg

自称字的现象古代极少,但也不是没有。白居易字乐天,他的《与元九书》落款是“乐天再拜”。面对元稹,白居易自称字,惟一的解释是白居易和元稹关系太好了,即使言辞失礼,元稹也不以为忤。翻看白居易的集子可知,他的行文是很谨严的,如《与杨虞卿书》:“居易顿首。”《与济法师书》:“居易稽首。”都是以名自称,合礼得体。

除此之外,名与字之间还有别的不同功能,《颜氏家训》有曰:“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婴儿出生伊始,父母和长辈显然无法断定其将来的德行如何,因此,为孩子取“名”一般都选用意思比较宽泛的字。待孩子长大,至弱冠之年,其个性、禀赋包括缺点已为外界所了解,此时,长辈再为其加冠表“字”就有了表扬、劝诱、敦促之意。《白虎通义》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之与字相比附故。”“名”与“字”或相补、或相承、或相反、或相关、或相近。二者在意义上往往存在着相同、相近、相关或者相反的关系。如杜甫字子美(甫,男子美称)、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这些皆为意义相关、相补。

名、字之外又有号,名、字一般是父母师长给的,自己不能随意更改以示对亲长的尊重。号则是朋友取的或自己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更能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来。

(来源:天津日报、西安晚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